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让hifi走向矫情(12页谈谈发烧的消费观) [复制链接]

查看: 29004|回复: 111
81#

回复 70# 静听天地 的帖子

您能认同第三点,我已经非常高兴了,至于您说的第一点,器材不重要,第二点,版本不重要。我说的都是相对的,没有说绝对的,如果说器材绝对不重要,那我自己也不是发烧友了。关键是程度。
另外,前辈有什么看法尽管畅所欲言,没有人会因为您的诤言而委屈您的,如果这个世界都容不下敢讲真话的人了,那么我们还听音乐干什么啊?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82#

第一点,第二点,有点极端,有点极端.
TOP
83#

回复 52#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国人的民乐、曲艺和西洋古典皆为音乐艺术,只是门类不同而已,我们视作曲家和演奏者先为人后为艺,便可得春秋笔法;如反之,则尚未进门便以仰视之角敬仰,难免心存艰难,更有甚者戴以“崇高”之冠,通过学习和聆听体会“伟大”、“巅峰”、“终结”,才有刻骨铭心的印迹,崇敬之请油然而生。
西洋古典音乐学习有时如同学外语,主动亲近她,她不会疏远你,并且能养成形式逻辑思维的习惯,终生受益。古典音乐曲式集大成者—巴赫,虽为小溪之意,然汇成取之不尽的汪洋,我们不必从大海着手,先从支流淌河而行便能感觉其清澈、甘甜:粗狂的农夫的节奏和轻盈的少女之舞便在他的艰深作品之中,多声部在作曲技法上有其奥妙,然各声部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掌握,这部曲子就像文学作品体现出丰满、立体的形象,以此再入演奏者的表达与诠释,可谓气象万千。
音响之道和音乐表达具有强烈的共融性,古典乐器因作曲和演出场所需求使其音域范围更为广阔,乐器发声响度更大,加上现代规范性演奏技法和“流水性”生产,使乐曲的演奏标准化、强烈化,以体现“高”、“准”、“快”,我们追寻“古老”的历史录音,是想知道以前的演奏家是如何阐述这些经典作品的,由此会醒悟于技术层面的缺陷和“噼噼啪啪”的历史痕迹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吃键”较深、不怎么洪亮的老琴所发出的延绵不尽的连音和魔性的歌唱性,此时你会感谢上苍的降福;这一切如没有过硬的音响设备支持和精心调声技术将失去录音资料光辉和价值。
TOP
84#

回复 75# markh 的帖子

我听网络收音机午睡!
TOP
85#

修自行车的老者,网络外的高人。应验了一句话,“老烧只听收音机”
TOP
86#

原帖由 小胖子 于 2012-6-23 21:25:00 发表
这是个’‘度‘的问题,,毒品用少了是药,,用多了是毒品,,,飙车,大家都是QQ也能飚,,自行车也能飚,,这些东西和音乐一样,没分别,,只要在一个’‘度’‘之内没事,,过了就出事,,这些东西是被我们玩,,不是被这些东西玩,,言语不妥之处,,见谅,,

说得好,一针见血!!!
-----hifi与音乐及其他门类太过较真就是人们所说的“发烧友”,严格地说就是病态的爱好者-----于是乎楼主所言“度”字就分外见真意了!!!~~~
》》》因为爱生活*所以爱音乐《《《
TOP
87#

在自已的能力里面享受音乐,享受器材,这才是美好的生活。
TOP
88#

进来看看,支持LZ观点
TOP
89#

标题有一定道理。其实可以借鉴一下西班牙的足球风格,即均衡。西班牙既不是所谓的攻势足球,也不能算防守反击打法。他就是控制加均衡。玩音响也应该强调“均衡”,或者说恰到好处。软件、硬件都重要,但有时又不那么重要,更不可重要到“矫情”的地步。要有好的心态,有米可以在器材上看高一线,短米则要侧重优化器材搭配,多欣赏软件。对心态的调节应该算控制吧。
最后编辑SPET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4 15:36:04
TOP
90#

回复 89# SPETR 的帖子

是这样的,网友们可能理解我对器材的看法了,您说的这个比较好
比如我,我也升级,我也玩线,也玩钉,也拉专线,也用发烧排插、墙插。但是有几个情况说明。第一,完全没有指望通过这些附件的小调整就能够将自己的系统达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不神话这些东西。第二,从价值上面来说,都是一些远远低于三大件的口碑不错的产品,酱油贵过鸡的事咱不做。
对于这些调整与附件,肯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总之,期望值不要太高,不能将宝押在这些上面。
反正我买这些东西的时候已经能够做好接受一点用都没有的思想准备了。所谓:小折腾,大乐趣。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