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4.1KHz 16bit (也就是音乐CD)真的过时了么? [复制链接]

查看: 34851|回复: 162
11#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6-20 17:12:00 发表
"我写这个帖子只是想告诉大家:44.1KHz 16bit所包含的信息量已经超过了人耳所能接受的信息量,换句话说,人耳朵是听不出24bit和16bit的区别的。"

理论的东西我就早己不参和了,但我的耳朵和器材是能清楚听出24bit和16bit的同一个录音文件区别。

那阁下能否听出一楼测试音轨中的量化噪声?既然阁下声称自己的器材那么厉害,那以阁下的器材应该很容易听出来才对。
话说,那个噪声我也听出来了,只不过,当我已经听见那个噪声时,功放的那个音量已经大到没法听音乐了,不知道在阁下的器材上,是怎么个音量,还能听音乐不?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17:23:01
TOP
12#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6-20 17:51:00 发表
楼主还是解释一下啥叫“量化噪声”吧?张同学说的是信息量,不晓得和楼主说的“量化噪声”是不是一个东西?反正就像食古同学说得也很够清楚了,你用点来组成线,再多点也还是点,不是线也

http://baike.baidu.com/view/86849.htm
在“工作原理”一段中解释了什么是量化噪声。

虽然再多的点也不是线,但并不需要很多的点就足以骗过人的感官。
TOP
13#

不知道有些人是无知还是故意胡搅蛮缠。

各种声音规格之间的对比跟各个音乐家之间的对比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是两条完全不相交的直线。

回32楼:连量化噪声都听不出来,还想听出 44.1/16 与 192/24 之间的区别,你做梦吧。就好像说连细胞都看不见就像看见病毒,您还是先回去补补课吧。

就数字音频的规格来说,44.1/16足矣用于听音,它不会对听音造成任何限制,因为它足以覆盖你的耳朵的感知范围。

至于说什么音乐家什么录音师什么的,跟音频规格之间有屁关系!老拿一些根本无关的事儿往一起扯,我能问您是推手么??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22:19:31
TOP
14#

原帖由 eric 于 2012-6-20 23:15:00 发表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20 23:01:00 发表
我的理解是类似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韩信用兵,多多益善。E版,是这个意思吗?

再打个比方,我需要一杯水就够了,但送到我面前的一杯水,不一定满,所以,送到我面前的如果是一桶水,就完全满足我了。
CD格式我认为不是问题,挺不错的,但就是有人没有百分百充分利用,于是,我需要一桶水

版主英明,我的意思就是一杯足矣。
至于买来的一杯满不满,那是另一回事,也不是我这一贴所想讨论的问题。

实际上,还有不少 DAC 只支持44.1/16的SPDIF输入,在这个结论的指引下,我们知道现在还不必要急着把它们扔掉。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可以买一桶水然后倒满一杯拿在手里,只要做好了,可以不伤音质。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0 23:22:23
TOP
1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23:44:00 发表
对。
E版!但是一个做得再好的16/44.1 对比一个24/192 的原格录音母文件呢?这个差别就天大了。
现在网上很多把16/44.1原格录音,做成24/192的格式;类似用一张VCD格式的文件做成蓝光,这样当然是没有什么区别,但VCD格式一旦与真正以蓝光录制的对比,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有差别不要紧,反正人的感官已经感觉不到这个差异了。
TOP
1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0 23:49:00 发表
有界面点。

最关键的是原来的录音是什么格式的,如果本来是16/44.1录音的,就算后来做成怎样高格式也是无意义的。这样就算是低格、高格也好,里面装的东西也是一样的。现在很多人发现不到16/44.1与24/192有多大的差别,问题就是在这里了。

给你真正的192/24录制的音频跟它重采样到44.1/16的对比你都分不出来。
去听听一楼的量化噪声测试就知道了,看你在正常听音音量下能不能听到那个量化噪声。
不要说什么“只要听出高码和CD的区别就好了,干嘛要听出量化噪声”,那是无知的表现,无知到连192/24跟44.1/16之间的真正区别都不知道。
TOP
17#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2-6-21 0:04:00 发表
嘿嘿,其实很简单。拿画面来做比喻的话,24bit相当于更高bit的色彩,比16bit更接近真色彩。192khz相当于更高的分辨率。楼主认为cd格式已经相当于1080p了,其实一般器材来放只达到dvd水准而已。如果谁有米买dcs旗舰,他也可以大声说cd格式就够了。而母带格式可以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满意的音质。lz理论水平很高,但是没有搞明白这个道理,所以纠结。

虽然这说法和我的意思稍有偏差,不过总体来说,对于其他来看帖子的烧友来说已经无伤大雅了,可以说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了。
我的立场稍微吃点小亏都无所谓了的,我写这贴所想宣传的思想已经基本传达到了。。
E版在44楼和48楼的表述已经把本帖所想讨论的问题表述的非常精确了。。

就这样吧,夜已深,诸位烧友都早些休息吧,明天还要工作呢。。。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1 00:20:54
TOP
18#

原帖由 axa1984 于 2012-6-21 8:00:00 发表
楼主您觉得您对影响人类听感的因素全部了解么?哪您能否解释一下人耳根本不应该听到超高频,为何加了超高音后还是能感觉出来?

我能理解成您在说您有第六感么?
我已经说过了,有谁要是认为自己听得出来或者哪怕感知出来192 24和44.1 16之间的区别,完全可以去给 AES 写信,跟我抬杠一点意思都没有。
AES 在全世界寻找金耳朵,到现在都还没找到一例。哪位高手去了成为AES找到的第一例金耳朵的话,奖金姑且不说,也是给金耳朵烧友们争气。

AES官网: http://www.aes.org/
TOP
19#

原帖由 远去的村庄 于 2012-6-21 2:06:00 发表
谢楼主!很具思考意义!以前个人都是以vcd与dvd画质来理解高格式文件的区别!但近日察觉,其实真正玩好cd,那里面的信息量是足够的!也在不惑中……!与用21寸电视看蓝光!千万像素拍三寸相!有点错位追求的味道。

“与用21寸电视看蓝光!千万像素拍三寸相!有点错位追求的味道。”
这比喻很好,是给“再多的点都不会成为连续的线”论者们最好的回击。
TOP
20#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6-21 10:30:00 发表
我只想表达我对玩音响的观点,玩音响玩到最后只有耳朵对声音的感觉和追求。什么指标、理论、比喻都不重要,但关键是你的系统素质和对声音理解能力。连MP3都能放得好听,再放什么都没问题,但是!同一个录音文件,格式高的和低格式的有声音差别!硬盘播放与内存播放,U盘播放声音差别!听不出来的,恭喜,成理论家了。个人观点勿较真。比方说一个我喜欢的音乐,只有MP3我也会听,但当有了WAV我当然是听WAV,再有了SA

那就请楼上先听听一楼的测试音轨吧,楼上既然这么坚信自己的金耳朵,那我估计以楼上的金耳朵一定能在正常听音音量下听出来这个噪声。

同时,对于以后来质疑的烧友,我都是这句话:请你先听出来一楼的测试音轨先,否则一切都免谈。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21 11:15:2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