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视角(二)------易有伍的雨果唱片母盘工作室和他的古董音响... [复制链接]

查看: 35708|回复: 90
71#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19:08:00 发表
谢谢各位关注,雨果公司在传承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以及选材方面绝对功不可没,早期唱片的内容非常珍贵(有些演奏家现已去世),只是音质音色显得有些差强人意,这或许和老易当时的录音器材简陋有关。雨果近些年的录音水准上来了,可惜好的民族音乐素材不多了,好的演奏乐团,好的作曲家,好的指挥家,好的创作班子.........,已日渐稀少,因此能出好唱片的机会越来越难得了,大环境不好。

乐团编制铁饭碗,演出机会也很少,演奏家单打独斗或教教学生谋生,老作品太少,新作品也集中在几个名作家手里,新人的作品根本没机会展示,整个民乐的发展状态不容乐观!
器材:音源:WADIA 581、STUDER A730、YBA CD1、EMT981、多能士LP等
功放:马兰士7、8、JADISI DA50、老关211、达萧前后级、BELL胆机、西门子胆机、ALTEC1590B等
箱子:SP100、西湖LC6.75、B&W805、SPENDOR BC1、乐爵士5/9、3/6、查特维尔PM200、EV SIX、JENSEN 1200XL等
TOP
72#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20:50:00 发表
模拟声的典范--------20bit的STUDER高级DAT磁带编辑机

既然是DAT,就不是模拟机了,呵呵,鸡蛋里面挑骨头。
TOP
73#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19:08:00 发表
谢谢各位关注,雨果公司在传承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以及选材方面绝对功不可没,早期唱片的内容非常珍贵(有些演奏家现已去世),只是音质音色显得有些差强人意,这或许和老易当时的录音器材简陋有关。雨果近些年的录音水准上来了,可惜好的民族音乐素材不多了,好的演奏乐团,好的作曲家,好的指挥家,好的创作班子.........,已日渐稀少,因此能出好唱片的机会越来越难得了,大环境不好。

赞成
TOP
74#

原帖由 难忘的战斗 于 2012-6-14 23:3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19:08:00 发表
谢谢各位关注,雨果公司在传承中国经典民族音乐以及选材方面绝对功不可没,早期唱片的内容非常珍贵(有些演奏家现已去世),只是音质音色显得有些差强人意,这或许和老易当时的录音器材简陋有关。雨果近些年的录音水准上来了,可惜好的民族音乐素材不多了,好的演奏乐团,好的作曲家,好的指挥家,好的创作班子........

的确如此。
TOP
75#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21:32:00 发表
                                  管弦丝竹知多少  
                                                                                        
这张碟录音素质很高,很HIFI。最难能可贵的是,管弦丝竹知多少?---民乐乐器介绍的人声讲解那一曲,对大部分发烧友是有莫大的帮助的。
TOP
76#

原帖由 胡思 于 2012-6-15 8:55:00 发表
原帖由 杨维中 于 2012-6-14 20:50:00 发表
模拟声的典范--------20bit的STUDER高级DAT磁带编辑机

既然是DAT,就不是模拟机了,呵呵,鸡蛋里面挑骨头。
DAT是数字录音机,当年是与CD差不多同时推出的一种数字音频载体,声音规范比CD更高,因此胡兄这里的指正是恰当的。不过杨老这里所说的模拟声典范,或许是居于STUDER专业数字音源的声音表现,一直被认为最具有模拟味的产品,而这款DAT,显然在STUDER产品系列里,是一款典范的录音极品,是追求模拟味的发烧友所憧憬的终极目标,因而说模拟声的典范也并不为过。
TOP
77#

那个SIE的调音台我还是很心水的
TOP
78#

给老易放了两段音乐--------<<东海渔歌>>、<<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
_MG_547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16 10:05:26 上传)

_MG_5470.jpg

TOP
79#

!!!!!!
_MG_5360.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2/6/16 10:10:00 上传)

_MG_5360.jpg

TOP
80#

回复 79# 杨维中 的帖子

难道这对KEF足球场老易也在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