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凌氏音响音乐工作室作品12号 提琴式书架音箱。{24页:我的评... [复制链接]

查看: 160117|回复: 451
61#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6 0:22:00 发表
为什么国产音箱模样有点与众不同就会有那么多的怀疑,而进口的音箱(有的牌子也不硬)奇形怪状而且价格死贵大家好像都司空见惯呢?
譬如呢?各人有各人的审美观。听不得不同意见?
手如柔荑 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 齒如瓠犀 螓首峨嵋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TOP
62#

期待E版的具体听感
https://shop70078640.taobao.com/index.htm?spm=a1z10.5-c.w5002-2611423340.2.6d4883b7v36jk6
TOP
63#

原帖由 sollunar 于 2012-6-6 12:17:00 发表
我想很多人可能对正面那2个类似小提琴的S形开孔看着比较别扭,设计者确实是想突出类似提琴的特点,但用在这里不免有些不伦不类感。
个人觉得去掉这两个S孔,对声音也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影响,但外观就规整多了,可能会有更多人接受。
或者建议凌总把这个孔开到音箱背面去也行。


的确,这两个S孔其实开到旁边更好看吧,象世霸前老总新设计的那个KATEMA落地箱两边就有这类似的孔,但很耐看~
另外,这箱子的喇叭似乎也不是太贵价的东西吧,如果用上如今那些热门的AT,钻石,陶瓷单元之流,嘿嘿,那不更有价值么.......
-------有梦就有希望-------
TOP
64#

在未来很有机会变成为吵架帖的帖子里先留下学习印迹。。。
学习中质疑,质疑中批判,批判中提高,提高中成熟,成熟中沉默,沉默中学习!
总之,俺不说话俺就是看看!
敬畏規則,尊重對手,善待他人,禮遇客戶!
TOP
65#

回复 33# 白了头一夜间 的帖子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2-6-6 0:22:00 发表
为什么国产音箱模样有点与众不同就会有那么多的怀疑,而进口的音箱(有的牌子也不硬)奇形怪状而且价格死贵大家好像都司空见惯呢?

是否没有飘过洋海就要拍砖;只要飘过洋海就算 “垃圾” 也是香滴?!什么世道了!

近期有对外观好象一个竖立起来马桶似的新款音箱面世,卖到好贵,且声音方面个人觉得嘛嘛;奇怪的是…….不旦没见有人去往 “ 马桶 ” 里扔砖,且围观的人反而当她是 UFO 般看待。

而这对凌氏12号音箱,模样虽有点与众不同,但估计很多烧友也是没有听过的吧,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拍砖的,这样是否厚道呢?还似听音乐的吗?!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6#

原帖由 eric 于 2012-6-5 23:36:00 发表
原帖由 杨冬 于 2012-6-5 21:41:00 发表
箱子没有听过不做评论,但是所谓的提琴腔体原理让人不敢苟同。

不知道设计者知道提琴每块材料都有不同的频率,面板、背板需要调频吗?
知道琴板薄厚对频率的影响?
知道泰州那里的提琴制作水平吗?
知道面板、背板不同的震动模式吗?
知道琴腔的共振频率吗?
。。。。。。

呵呵,您的

几百年前留存至今的瓜内里、斯特拉第瓦里名琴,声音的好,估计是听音乐的人也清楚了!但可没见有人去问瓜氏、斯氏的后人,你们祖先几百年前做下的琴每块琴板的震动模式和共振频率是多少?!这个问题估计连瓜氏、斯氏的后人也是O晒嘴滴!几百年前在没有电脑、没有频测仪、更没有电动工具下,为何瓜氏、斯氏能做出如此惊世的小提琴?也是靠他们一惯以来的经验、知识、调音技巧的累积吧;就算在现今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下,也是无法仿同的。个人觉得面对一对新品音箱,最重要的还是聆听,管它黑猫白猫,只要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7#

关于作品12号箱的外观,我觉得还算中规中矩吧,不算特别有特点,但实物还算是比较耐看。做工因为是提琴厂里的老师傅一对一对手制的,不是专业音箱厂机制,精细度不算最好。造型设计意大利人最拿手,要凌总又懂音乐,又会设计音响,还能在造型设计上独步,有点勉为其难了。

其实再好看,再新奇的箱子造型多看几天也就麻木平淡了,还是以听声音为主吧。喜欢它的声音最重要。
TOP
68#

单元上,高音是以色列魔雷MDT 29,是凌总一直爱用的以款高音单元。低音是6寸半的一款丹麦制品,具体什么牌子凌总未说,我们看看感觉有点象AT,但未经凌总确认。

其实大家能说得出的各种名牌单元,凌总那里都有,在什么箱子上用什么单元,那就是凌总的调声艺术了,未必越贵贵新的就越合用。
TOP
69#

原帖由 eric 于 2012-6-5 14:16:00 发表
……拥有3项专利技术的作品12号扬声器


现在的专利这么容易获得啊?
TOP
70#

原帖由 chtsoft 于 2012-6-6 14:19:00 发表
嘿嘿...我的信号线全部是作品线.正在试用一根电源线(前级),估计要全部换成作品电源线.


我原先用的全套凌总手工做的西电线,很满意,不过试过凌总进一步的作品线后,感觉更好,先把数码线,信号线换了,最近先试了一根作品电源线,感觉很好,就订了两根,准备用于解码,前级,两条线到了,再加上了原先试的一根,三根齐上后,感觉又回不去两根了,只得再订两根,全套器材都用上吧。
不过四根作品电源线已经贵过我的一对作品12号箱子了,不知道算不算酱油贵过鸡了,但试过了,听到了那种感觉,有念想了,回不过去了。开心又无奈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