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C-HIFI绝不是简单的用电脑声卡做音源。。。 [复制链接]

查看: 19873|回复: 134
111#

我作為一個用家,我覺得播放軟件要做到盡量達標﹗而我的標準就是無色無味,或者應該說是原汁原味。而各款播放器都有不同檔次或聲音上的差別,找個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TOP
112#

昨天换了个2T硬盘就没有原来的500G好听,现在新主板用料也不如老主板好听,特别是全固体电容更难听!笔记本用的大多是钽电容易出好声,由于容量小声音清丽,台机就摩机方便多玩法。
TOP
113#

十三哥,可能全固體電容要煲一段時間才可發揮?
本人曾做過試聽,主觀印象,聲音的優次是︰ssd,u 盘,內存,外置硬盘。但如果盲聽就分不出ssd,u 盘,內存出來的聲音了。
TOP
114#

回复 113# 樂民 的帖子

固体电容是音乐味杀手,它的电器指标很好,用在音响上hifi性很强,音效提升很大,但音乐味很差,声音木、硬、没有感情,不是煲一下就可改变,早期很多烧友追用,近期看见一些有口碑厂家基本上没有采用。
能听出分别就好,至于那个好听是没有共识的,因为不同的因素很多,如硬盘线材、供电的优良、usb接口和供电质素……等等都会对声音产生变化,玩法也是多样的,正所谓高有高玩,低有低玩,玩得开心,玩得满意。
最后编辑南海十三郎 最后编辑于 2012-06-03 16:11:20
TOP
115#

正所谓高有高玩,低有低玩,玩得开心,玩得满意。
就是就是﹗
TOP
11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3 12:04:00 发表
早已察觉先生是把一般的文件数据传输方式概念,套在音乐文件播放时需实时数据传递的概念上了。您这个理解对如把一些文件拷贝进移动硬盘里,这样的事情就对;但套在传输音乐文件播放时的实时数据就不妥。

另外,不要以为接口传输速度快就OK(USB 3.0不是更快?!),实际上与这个关系不大,接口传输速度只要能满足要求即可;我所说的时制不是指USB的传输速度,按照您的看法,用光纤那不是更好?!呵呵

为什么用USB接口传送音乐文件播放时的实时数据会有问题,前面帖子已讲了。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就罢了。您的概念在一般的文件传输和网络数据传输应用上就可以应用,在传输音乐文件播放时的实时数据就不同了。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06-02 19:54发表
这个事情已说过很多次了,使用USB、1394、网口作为音频信号通信,在中转接口处是通过多次音乐文件原信息重新编译和反译的,在这些数据被打包和反译的过程中,会对原数字数据排序有所改变或丢失,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数据延缓传递的制约,所以我一向也是喜欢用平衡同轴直接输出。不要忘记音乐文件播放是受时制约束的,与我们日常在无时制约束的数据文件传输时有所不同。这个事情与日常我们所说的jitter 概含是不同的。
这就是你所谓的“前面帖子已讲了”?
呵呵,不要用你半吊子的理论水平来全盘否定理论分析。
对于坛子里的很多人,我想说,你要是理论分析水平过硬,那你就来个理论分析;你要是只知道听,不知道原因,你就不要否定或者贬低理论分析。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2-06-03 17:27:11
TOP
117#

笔记本,用这款192KHZ的USB数字输出再加个好的解码器绝配

笔记本,用这款192KHZ的USB数字输出再加个好的解码器绝配
DSC04380ccc.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6/3 18:54:44 上传)

DSC04380ccc.jpg

TOP
118#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3 17:26:00 发表
这就是你所谓的“前面帖子已讲了”?
呵呵,不要用你半吊子的理论水平来全盘否定理论分析。

对于坛子里的很多人,我想说,你要是理论分析水平过硬,那你就来个理论分析;你要是只知道听,不知道原因,你就不要否定或者贬低理论分析。  

呵呵,有趣有趣!还是一句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到就罢了,也没必要让您完全理解,自己分析事情吧。你认为USB好,用USB就行了,也没人阻止您。另外,小弟水平没你这么高,俺只懂用耳来听音乐,还没学懂用眼来听音乐,失礼!

请教HappyWater先生!用您强大的“全吊子理论知识”与大家细说一下,为什么您在一般情况下区分不出320和EAC有什么差别,192 24和对其重采样后得到的44.1 16根本听不出区别?!很希望能见到HappyWater先生用理论从PC HiFi里的一个ASC码开始,一直讲到音箱的发声、声学、空气动力学;这样就能从PC里的一个字码开始,慢慢讲到最终进入我们耳朵里的一点小小空气振动,再如何在大脑中产生音乐;这样我们就完全明白了。望赐全吊子理论。先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19#

回复 98# ray_ji 的帖子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2-6-2 22:22: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2 21:14:00 发表
问题是我现在最需要一台好的AD呢!

用Orpheus就可以了。

这个不错。谢谢!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0#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6-3 20:06:00 发表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2-6-3 17:26:00 发表
这就是你所谓的“前面帖子已讲了”?
呵呵,不要用你半吊子的理论水平来全盘否定理论分析。

对于坛子里的很多人,我想说,你要是理论分析水平过硬,那你就来个理论分析;你要是只知道听,不知道原因,你就不要否定或者贬低理论分析。  

呵呵,有趣有趣!还是一句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到就罢了,也
http://www.tnt-audio.com/clinica/diginterf1_e.html
如果先生是好学之人,这相关文章很容易找到。
这篇文章跟传统Hifi关系较近,先生不妨先拿来茶余饭后略读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