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南宁首次黑胶器材、唱片欣赏会观后感(大家共同讨论) [复制链接]

查看: 4902|回复: 21
11#

名琴兄的文章看得俺汗水吧嗒吧嗒滴。。。。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2#

             一、对音响的听音方向及正确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自从4月30听了顶班音响后,对现代化的高级音响重新的有了很深的认识,虽然这一套高级音响还在不断地改进之中,但给予了我们较好的音响表现,高结像度,针点式的定位才是我们高保真爱好者所追求的。现代音响是根据【音响二十要】做出来的,这可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

             二、对音响的名牌效应有了自己的看法。
      在走访了这么多烧友中不是说名牌不好,有些是有真材实料的,但更多是吹出来的 很多时候 发烧友看到某个机器 美轮美奂的外观 无与伦比的做工 、满是补品的零件,传说中的世界最领先科技设计。 印象分很高,加上音响评论员们一致赞美之声不绝的,有的甚至称可听过世的名牌机横空出世!但!真有哪么好吗?写手们描述得象狗毛样的清甜,细腻,除了有此特质外,我觉听不到高度的人情味、穿透力及音乐连贯性。好的器材一定要慢慢地搭配,这次时间太葱忙了,线材的配置方面还是要下点功夫的。
              三、对音响好坏的鉴别有了一大进步
      在此前我真不知道什么样的音响才是好音响,以前总认为有一点音染的音响才算是有音乐味,所以我玩英国箱,在听感上偏向一些暧色调的中低频多一点的箱,中低频糊点也没关系,自从听到如此高班的器材后我才明白,原来的音响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质感(那吉它悬挂在空中的质感)那样的现场,以及超高的分析力及定位;有了这样的一套系统印在脑海后,我去访问的烧友,他的音响如何我心中非常有数了,以前可以讲是模棱两可的,没有现在这样果敢的判断力,所以我奉劝烧友们,最好出去听,建立正确的听感,将来才能够少花钱花少钱,减少换机带来的损失。

              四、正确认识我目前与现代高保真之间的差距
      第一场音乐会下来听后发出感叹!当时我问及会长感觉如何,其中谈到了我的音响至少相差二十年,当然话虽那样讲,我感到,目前我们已找准目标,不无目的,因为有了样本,别人已经有一条路子了,相信只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迎头而上赶超或者说接近当天听到的的音响重播水平。
       五、为什么【音响二十要】没把情感表达这一要素列入呢
       的确我们的音乐是通过音响器材表达情感(即使是很幼稚的感情),这本身第一就具有十分地感染力。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是初烧,首先应该明白的器材是用来表现情感的
TOP
13#



打个最容易理解的,当天的顶班器材重播出来的音乐给人轻易地看见各器乐的位置及排布,针点式的定位及精确的比例
TOP
14#



我的重播系统很难看见这种器乐排布的位置及定位,还是现代音响是我们重播古典音乐的方向
TOP
15#




第二场音乐会菜单:
唱头:Audio Technica AT33EV (铁三角唱头AT33EV)双动圈立体声唱
唱盘:Thorens TD316(多能士 TD316黑胶转盘
唱放:纯银升压牛:Kondo KSL-SFz (Kondo纯银升压牛MC)
前级:AUDIO RESEARCH LS2 胆前级带平行输出
后级:AUDIO RESEARCH VT100 MKII
音箱:Tannoy(天朗) DC10T
TOP
16#

看第二场的器材估计不会超高失真了吧。声音不至于冷艳吧。这样的配置,弦乐若单薄、不美,我就晕了!
最后编辑shotchen 最后编辑于 2012-05-02 19:58:46
TOP
17#

情感表达应该是第一位的。
刘汉盛的“20要”之所以没有这一项,估计是他认为20要项指标达到了,情感会自然出来。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18#

第二套感觉分析力不高,音场没前面套宽、深.
世界上不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观点与角度,玩音响,亦不例外,视乎你自己的看法与玩法向巳。例如有些发烧友,他的财力,可以十分轻松地拿下前面百多万元的那套,可以显示自已的身份、地位有非常好的价值,针点式的定位,强分析力,耀眼的光芒,电火石般的速度;
有的烧友只可以买一套组合音响,于是当他去选择器材时,就把目己的范围收窄,超过目己预算的就连听都不去听,只是望两眼便算数,就算店员刻意去接驳,他都一口拒绝,这是原则问题。当经过一段时间试听,直到最後,听适合自己耳朵了,所以在短时听上一年半载,对於它的音音质,开始厌倦,才慢慢去更换,或者换些高班的器材,以渐进方式去玩,都是方法之一,系看菜食饭是也。
第二套虽然分析力没那么高,速度响应,频宽差得太远,重播时音场参差不齐,但其暖与及听后会令你陶醉之音色,会令你回味无穷,所以就要考虑下你自己的观点;两者任你真是会何去何从。器材出来的声音首先得有人情味,特别是重播音乐的出来的流畅感觉,那种堂音,那种殘响。。。。。。

例如:士必草以最短的线路,最快的反映速度,搏得头牌,如CaD、火牛、与及其它之电零是精品,而且线路是一流设计,另外同厂的前置更加巧夺天工,属于史无前例制作。而士必操厂的定义是把全部成本放在机肉上,外只作一般包装而矣,视乎你以某一种角度去选择它。
你以某一种角度去选择它。或者再举一个例子第二套的的AUDIO RESEARCH 无论内外所用的料子,都是一级,单看其外型,就会吸引你去听之后就买。先谈它外壳,采用非常坚硬之铝质,又经过特别精工打磨,特厚面板,机内胆线路之设计更加精密,电源牛塄倒着,主要是作隔离用途,用最少量接线,除了外型美观,技术与及用料,都算令人相向的音响,比起高文及士必草,只是输了多少分析力,但其暖与及听后会令你陶醉之音色,会令你回味无穷。
TOP
19#

原帖由 shotchen 于 2012-5-2 19:57:00 发表
看第二场的器材估计不会超高失真了吧。声音不至于冷艳吧。这样的配置,弦乐若单薄、不美,我就晕了!

我是第二次晕了。玩笑,第二场音乐会听天方夜潭时晕了。
TOP
20#

赞同“名琴”兄关于音响有“情感”的观点。
其实,我就是一个“伪发烧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