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2年广东(中山)文化节既中山市音响音乐爱好者协会周年活动--... [复制链接]

查看: 74760|回复: 338
11#

回复 82# 镁声绕梁 的帖子

原帖由 镁声绕梁 于 2012-4-24 1:15:00 发表
支持盛会。

您好镁兄!多谢您的支持!届时镁兄早点过来中山。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回复 89# Willson 的帖子

非常感谢 Willson 版主的支持!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86# LP 的帖子

原帖由 LP 于 2012-4-25 0:41:00 发表
只为你那古树班章也要来呀!我要看行程,回来后再定了。

OK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回复 107# cadcam 的帖子

很好的照片,非常感谢 cadcam 先生的分享。给力!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118# 乐林8t 的帖子

原帖由 乐林8t 于 2012-5-1 0:48:00 发表
昨天到场,今天又是到场才回到家,明天继续到场支持。

非常感谢八兄、权哥和贵音协会、会员的鼎力支持和捧场 ! 同时愿贵会越办越好!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为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支持和方便外地不能来临的朋友、网友,稍后有文化节和中山音协周年活动的简报回顾................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开盘机音乐鉴赏会,之前BOM标志和 Cadcam 网友已有报道过,在此不再详细陈述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5-02 19:40:2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高浮雕《中山艺坛四杰》




       沿着故乡以前斑驳崎岖的青石板路,吕文成、萧友梅、郑君里、阮玲玉走向了全国;故乡的大榕树,老根苍桑犹劲,一如中山的文脉根深叶茂。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演艺厅的大堂里,有幅艺术品力作,它是由广州美院院长黎明教授与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教师郑泽辉共同创作的高浮雕《艺坛四杰》。

       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中山籍的文化名人在多个艺术领域里发出过耀眼的光芒,他们对我国多个文艺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坛四杰》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位人物——广东音乐鼻祖吕文成,全国首家现代音乐学院创办者、著名音乐教育家萧友梅,著名导演郑君里,一代影后阮玲玉。

      吕文成、萧友梅、郑君里、阮玲玉的故事及其作品,中山人大多家喻户晓,如何用雕塑的语言来表现一代大师风范,体现中山的人文特色、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创作者在雕塑的结构方面别出心裁,除了有极考技术功夫的四位文化名人的头像外,还采用了中山过往乡里独有的青石板路、榕树为背景。为了最原汁原味的表现,郑泽辉还专门跑到中山如今仍保存当年青石板路的三乡古鹤、茅湾村,复制青石板、以及乡土的榕树根,再进行重新组合,利用其表面的肌理、纹路。摸着雕塑上斑驳不平的青石板,黎明教授解释道:“ 运用青石板路,是表示艺术家们从中山走出来,虽然人工也可做出十分逼真的青石板,但却不能最原汁原味地表现当年的历史遗迹。” 而青石板路并非整齐地摆放,创作者对其重新组合呈现斑驳残旧,暗示着艺术家们走过的道路不平坦。在雕塑的两端还有复制来的大榕树的根,意寓着中山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起首尾呼应的效果。

       在每个人像的部分,还斑驳地雕刻着各自的 “ 历史记录 ”,这是创作者专门从广东省图书馆找来当年四位杰出文人在艺术鼎盛时期传媒对他们的报道,如阮玲玉主演的《野草兰花》放映时,中国的第一张报纸上海《申报》的报道:“ 中国第一部配音唱歌声片,阮玲玉女士开口第一声,今日起日夜开映北京大戏院。” “ 并非字字清晰,有些看不清楚,这是特意制作出这种效果,表现历史感。” 除此之外,创作者还为每一个人加入各自的行业符号,如吕文成的高胡、阮玲玉的电影胶片等。

       整个《艺坛四杰》雕塑长20米、高1.5米,起伏厚度达1.2米,立体感非常强,四个巨大的头像现场效果尤为震憾,尤其是在每个人像的右下部分相同的高度都有一个平面,写着每一个人的生平简介,在这样的平面参照下,给视觉效果更加立体感。


一、《艺坛四杰》 雕塑全景。





二、吕文成。






三、萧友梅。






四、郑君里。






五、阮玲玉。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5-05 12:40:2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大家觉得这幅照片的主角是不是活生生的人物照呢?
其实照片的主角是一个蜡像来的,这是中山一所蜡像制品公司提供展出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

车坛名将舒密嘉(Michael Schumacher)蜡像。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