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收紧低频的办法(第4-5页汇报这些天的成果,改善很大哦) [复制链接]

查看: 20476|回复: 79
41#

回复 40# wangzhiyoung 的帖子

调整之后,刚开始提升并不明显。煲练几个小时后,效果出来了:
    1.钢琴音乐提升最为明显。原来又闷又木,无法入耳。调整后钢琴的颗粒感、通透度、速度都让我本人中毒不浅,老婆都认为提升50%以上,我家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听。昨晚听了一晚EMI RED LINE NOCTURNE。暂时不想换器材了。
    2.室内乐与交响中低频速度大幅提高。尤其是听刘星中阮《云南回忆》和红杉仔,在中低频量感没有减少情况下,中低频速度和定位提升很大,让我对雨后超舞刮目相看。
    3.人声口型、定位、解析力有所提升。我比较喜欢听童丽对话2和7,选曲、录音、童丽的唱功都可圈可点。原来听人声也不错,比较满意。调整后定位更准确了,音场宽阔了不少,解析力提高了一下。
    4.小提琴更甜美了。4月初去中央音乐学院听了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比较了现场演奏的莫扎特魔笛与沙汉姆《歌剧魅影》第二首魔笛,老婆认为目前系统的小提琴比现场的甜美悦耳,我也这么认为的,但是没有现场的宽松,可能和演奏者的水平有关吧。
    5.缺点与不足。有些低频段仍不够干净利落,特别是听国产口水碟,偶尔会出现“隆隆”声。奇怪的是,听刘星中阮《云南回忆》和红杉仔,低频相当干净利落。我本人高度怀疑是国产口水碟录音质量问题,出现“隆隆”声的低频基本都是电子合成低音.
TOP
42#

回复 40# wangzhiyoung 的帖子

调整之后,刚开始提升并不明显。煲练几个小时后,效果出来了:
    1.钢琴音乐提升最为明显。原来又闷又木,无法入耳。调整后钢琴的颗粒感、通透度、速度都让我本人中毒不浅,老婆都认为提升50%以上,我家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听。昨晚听了一晚EMI RED LINE NOCTURNE。暂时不想换器材了。
    2.室内乐与交响中低频速度大幅提高。尤其是听刘星中阮《云南回忆》和红杉仔,在中低频量感没有减少情况下,中低频速度和定位提升很大,让我对雨后超舞刮目相看。
    3.人声口型、定位、解析力有所提升。我比较喜欢听童丽对话2和7,选曲、录音、童丽的唱功都可圈可点。原来听人声也不错,比较满意。调整后定位更准确了,音场宽阔了不少,解析力提高了一下。
    4.小提琴更甜美了。4月初去中央音乐学院听了梅纽因国际小提琴大赛,比较了现场演奏的莫扎特魔笛与沙汉姆《歌剧魅影》第二首魔笛,老婆认为目前系统的小提琴比现场的甜美悦耳,我也这么认为的,但是没有现场的宽松,可能和演奏者的水平有关吧。
    5.缺点与不足。有些低频段仍不够干净利落,特别是听国产口水碟,偶尔会出现“隆隆”声。奇怪的是,听刘星中阮《云南回忆》和红杉仔,低频相当干净利落。我本人高度怀疑是国产口水碟录音质量问题,出现“隆隆”声的低频基本都是电子合成低音.
TOP
43#

有效就好,007果乃神7也!!
提高崇拜度
TOP
44#

做低频陷阱
匠心锻造品质
对于音响系统而言, 没有很好的电源和避震,再牛逼的肖邦,也弹不出哥的忧伤!!!
TOP
45#

感谢各位热心烧友的指点
TOP
46#

回复 42# wangzhiyoung 的帖子

特别是听国产口水碟,偶尔会出现“隆隆”声。奇怪的是,听刘星中阮《云南回忆》和红杉仔,低频相当干净利落。我本人高度怀疑是国产口水碟录音质量问题,出现“隆隆”声的低频基本都是电子合成低音.---------我也有同感。
TOP
47#

回复 46# szlghyj 的帖子

英国喇叭就那德行,变性很难,要利索的低频就换德国箱算了。
TOP
48#

回复 47# wwaanngg 的帖子

兄弟误会了,我是说有些国产口水碟偶尔会出现“隆隆”声是正常的,我不是英国喇叭也会这样,校音用名厂的古典比较准。
TOP
49#

电子合成对低频的速度感要求很高,很直接,可能是超五的特点所致
TOP
50#

楼主,折腾到差不多就算了,因为你有几点要弄清楚:1超五是主要听古典的,不是很适应多种形式音乐,2,它的特点就是延棉,弥漫,绅士式的风格,特别是低频,3,玩音箱要玩出它特有风格,而不是搞个四不象。4,你听音习惯杂,最好找个现代风格的箱,而不是用古典味浓郁的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