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87452|回复: 954
41#

回复 272# 食古轩主 的帖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6 18:00:00 发表
先生好。这轴套里面是什么也没有的,但最底下有一颗钢珠(可活动的、可以通过底座调高调低)。我现在是不让钢珠接触到轴承的!
油品确实是早已发黑,也一直想更换了。不过一直在忙着搞臂线,还没下手。。。等先生你赠送我的油一到我马上就换!谢谢!!  

应该明天会到您那里了。

不用拍照片了,已知道您是那种轴了。另外,这个盘,可以用铁三角600克的片压了。

请:迅速找代理商或厂家,把您轴套底部的钢珠,升级为陶瓷珠(与轴心同一材料的那种)。


“ 我现在是不让钢珠接触到轴承的!”
==============================
这样不正确,低频会有问题,同时也不能产生最佳效果。
应该调节盘底的调节器,把调节器的中柱顶、钢珠、轴承底部三者间刚刚接触到为最佳!您试一下就知道了。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2#

回复 274# yun0251 的帖子

原帖由 yun0251 于 2012-4-16 18:18:00 发表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6 18:00:00 发表
先生好。这轴套里面是什么也没有的,但最底下有一颗钢珠(可活动的、可以通过底座调高调低)。我现在是不让钢珠接触到轴承的!
油品确实是早已发黑,也一直想更换了。不过一直在忙着搞臂线,还没下手。。。等先生你赠送我的油一到我马上就换!谢谢!!


以我之见,是要让钢珠接触到轴承的,这样就是单点传动,减少摩擦力。  

原因不在这个。相反,不接触反而摩擦力会相对更小。

原因是:该唱盘是磁浮设计的,且转动部分重量不够,当遇到不平整的唱片时,磁力线的悬浮平衡线(点),会受到不平整的唱片影响产生高速的上、下回弹浮动,因此同时会使针尖切入角(VTA)无法稳定,使播放声音不断产生变化;当然,这些我们肉眼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唱头就会知道了。另一个原因是谐振的问题。

所以 amari 的磁浮LP唱盘,最成功之处,就是轴底可调高、低,这样就可以防止磁力线的上、下回弹浮动了。另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盘底的这个可调高、低装置来微调针尖的切入角(VTA),但是不要调得太大范围 1~2mm 就好了,太大会影响转盘转动。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4-16 19:37:3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3#

回复 278# yun0251 的帖子

晚上好!
是这样,
上面277# 修改了一些东西。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4#

哈哈......今天很热闹,很多高手和朋友进来交流。先顶后看。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5#

回复 283# 食古轩主 的帖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7 9:07: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4-16 18: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6 18:00:00 发表
先生好。这轴套里面是什么也没有的,但最底下有一颗钢珠(可活动的、可以通过底座调高调低)。我现在是不让钢珠接触到轴承的!
油品确实是早已发黑,也一直想更换了。不过一直在忙着搞臂线,还没下手。。。等先生你赠送我的油一到我马

请教张兄,用陶瓷珠和钢珠声音有何不同?陶瓷珠会好很多吗??
另外,你说“柱顶、钢珠、轴承底部三者间刚刚接触到为最佳”,那么如果我进了片压,调整时是以上了片压刚刚接触到为准呢还是以不上片压为准??  

您好古兄!

我以前没有认真对比过两种珠有什么不同声音,但从轴承珠的表面加工精度、硬度、使用物料、耐磨性、摩擦时产生的谐振,这几方面来讲,都是陶瓷轴承珠比钢珠要好很多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6#

回复 263# 食古轩主 的帖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6 14:40:00 发表
这就是转盘陶瓷轴、铜轴套,请指导如何上油??


1、首先把唱盘拿出,把陶瓷转轴取出,再把盘底的轴底调节器和钢珠也取出;然后用优质的纸巾把陶瓷转轴、轴套、轴底调节器内、钢珠上的所有油泥和油品彻底清洁干净。

(用这个针管针尖滴出的油品大小为标准:)



2、安装轴底。把钢珠放回轴底后,在轴底调节器的顶部与钢珠接触处加两滴油,然后把轴底调节器装回,慢慢调节到钢珠不能动的位置。

3、从下图红色箭头处,垂直向下,向钢珠中间滴3~4滴油。



4、在下图轴套顶部的八个红色点(米字形)处,分别各加入1滴油在轴套的内壁顶部位置。



5、在下图转轴红色位置加两滴油,然后用针管在红角位置涂成一圈。



6、在下图转轴底部红色位加两滴油。



7、把转轴放回轴套内,注意:不要向下压,拿着转轴一边顺时针方向转动,一边慢慢把转轴放回轴套内。

8、使用一个月后按以上程序重新清洁上油一次;日后约半年左右也按上述程序保养、维护一次。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4-17 19:20:3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7#

回复 304# dickhk838 的帖子

原帖由 dickhk838 于 2012-4-18 0:13:00 发表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7 8: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4-16 18: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yun0251 于 2012-4-16 18:18: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6 18:00:00 发表
原因不在这个。相反,不接触反而摩擦  

amari 唱盤那一個部分是磁浮的? 磁石在那裡呢?

下图红色圈的地方就是南、北极的磁环了。



原图: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4-18 14:26:5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8#

回复 305# 食古轩主 的帖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8 9:30:00 发表
多谢张兄详尽的指导!可惜油品还没到手,等收到后马上实施。。。

您好古兄!不用客气!
刚查了快递,东西已到了您的当地了。应该下午会送到您处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49#

回复 307# jacky70 的帖子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4-18 10:49:00 发表
這個設計理念看不懂'既然磁懸浮何來剛珠隻撐'有人比較過單獨用磁懸浮好還是用鋼珠隻撐好?

您好Jacky70兄!
它的作用在以下连接第277#,已有详细说明: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203434-28.aspx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0#

回复 313# 食古轩主 的帖子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8 14:37:00 发表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4-18 10:49:00 发表
這個設計理念看不懂'既然磁懸浮何來剛珠隻撐'有人比較過單獨用磁懸浮好還是用鋼珠隻撐好?

jack兄好。我昨晚比较过了。
昨晚我按 中山张 兄的要求把钢珠调到刚刚接触到轴承底部,试听时用 蔡琴《老歌》,最明显的改善就是中低频的凝聚力、控制力,这《老歌》的贝司都变得扎实饱满而有弹性了,连带中高频的质感也提升不少,人声定位也更加稳定了!之前钢珠没接触到轴承底部全靠悬浮时听这个碟时低频是有些收不住的。。  

对了,是这样的,效果很明显的。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8 14:43:00 发表
张兄好。今天暴雨成灾,估计今天是那不到的了。。

这样就只能等待一下了,换油后,约十天左右,音质会提升10~15%左右。

原帖由 食古轩主 于 2012-4-18 14:47:00 发表
如果我进了片压,调整钢珠时是以上了片压刚刚接触到为准呢还是以不上片压为准??  

以上了片压器后,再调盘底调节器,让钢珠刚刚接触到轴底为准。
快上片压器,效果非常明显。
还要再加个唱片垫。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