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87630|回复: 954
4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5-2 14:26:00 发表
恭喜楼主以小的代价,通过自己不断的调整,达到自己满意的声音,这是真的HIFI乐趣.

抛开价位评价机器是不公平的,地球人都知道40-80平米经过声学处理的环境,200-500万的器材声音是近乎完美,想难听都是困难.但讨论那些......


十分貴的器材,我覺得好有藝朮味道,但須要高技朮調教才出好聲。
玩音響,金錢、技術調教、品味 三者缺一不可。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2#

要找些時間到茂名走走啦。
聽評論,看文字,是沒有意思。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3#

原帖由 what? 于 2012-5-3 3:36:00 发表
的确,纵观古今中外的唱机,基本没见到无抗滑设置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准,一种真理了。但这种理论一直无法令我自己信服,因为逻辑上不成立,也许是本人认识还不够,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但还是得说出自己的看法。
据我自己使用和观察其他朋友的唱针所见,排除外力所伤的情况,唱针会歪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向内歪,换言之也就是因为长期有股向圆心的力量,把唱针往圆心方向推而导致的。而抗滑设置则是把唱针往外拉,两股力量的作


what兄的觀點要嘗試一下,看看對聲音的改变。
請教what兄,就是有抗滑力与無抗滑力,對聲音有什么實際分別呢?有沒有經驗分享呢?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4#

原帖由 what? 于 2012-5-3 3:36:00 发表
的确,纵观古今中外的唱机,基本没见到无抗滑设置的,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标准,一种真理了。但这种理论一直无法令我自己信服,因为逻辑上不成立,也许是本人认识还不够,还没达到那个水平。但还是得说出自己的看法。
据我自己使用和观察其他朋友的唱针所见,排除外力所伤的情况,唱针会歪的,几乎清一色都是向内歪,换言之也就是因为长期有股向圆心的力量,把唱针往圆心方向推而导致的。而抗滑设置则是把唱针往外拉,两股力量的作

我唱臂的抗滑力已經教到好細,見了what兄的理論,又不防試試把抗滑力取走。
聽感是:又真係幾好呀!主要是細緻左,要再聽真D先!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5#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2-5-3 22:34: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2-5-3 21:52:00 发表
what? 的感觉是对的,只不过他没有说明白侧滑力形成的原因。
我以前就曾说过,这是颠覆传统理论观念的一个,只不过能够明白的朋友不多,所以没有讨论下去。


建议阿杰大侠开专贴讨论,最好有图说明,这样更直观。

抗滑力這問題有点難,就是外圈与內圈灣度不同,向心力應該不同的。
物理学問題,有沒有物理老師解答呢?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4 15:22:00 发表
因唱片槽纹最外圈至最内圈的圈周长行程长度是不同的;以前计算过最外圈的槽纹圈周长度比最内圈大约大 3 倍左右,因此侧滑力也同样是最外圈比最内圈大 3 倍左右。所以正确的抗侧滑力设置是应从最外圈一直渐变递减至最内圈才对(例如:最外圈设置了1.5g  抗侧滑力,当针尖至最内圈时抗侧滑力应是0.5g ),而不是一直固定在一个同样的抗侧滑力上。要实施这个功能就要视唱臂有没有这个功能,如 SM


張生你好, 對不起, 你是否寫錯(相反了)呢? 內圈的抗側滑力應該是大一些?? 圓形愈大, 圓周外圍愈近直線, 即外圈則滑力比內圈小,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7#

fever老師調唱頭的手法好精準,但眼睛就好疲倦,年紀大就好難啦!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8#

上週末終於找時問到茂名,看看食古兄的系统有幾勵害。
香港到茂名,車程好長,好辛苦,幾年前去過一次以後,就吾想再去。

今次fever老師強力推介,他更身體力行,陪我一起去,他今年巳經到訪茂名2次,每次都話食古兄的系统好勁,我未聽過是不會相信的。由黑胶到喇叭,價錢5-10萬,應該無可能達到fever老師的要求。

認識fever老師的人都知,他對音響的低頻及超低頻+分重視,系统出不到低頻,他就話垃圾,出到超低就話正。他說食古兄的系统好勁,我相信系统的低頻及超低一定好好。但食古兄的系统沒有加超低音箱,應該好難出到超低頻。幾千的音箱都有超低,好難使我信服。

其實我真的不相信他的系统可以播到TAS 主編HP的天碟,HP天碟要有天級的器材才可聽到天味,莫非幾千銀的盤臂,加幾千銀的喇叭可以出到天味,這是沒有可能的。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49#

decca 名錄音師偉堅信wilkison,大部份古典音樂錄音都有超低頻,fever老師常說:「聽古典沒有超低,是不好聽的」

聽古典3D感不夠,又是不好聽的。3D感即音樂要有『前後感』,要有『左右感』,『左右感』比較容易造,『前後感』就難好多。

聽古典有空氣感就更正,

有分離度,定位清楚,質感又強,又好一些

如果再有少少『音樂感』,那就一百分。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50#

跟fever老師討論過食古兄的系统,跟百萬元的系统有何分別呢?
我們有一個比喻:百萬元系统,是一個『選美』級數的美女,一出場就殺下食古兄的系统。但當你細心聽音樂,你會發現這位美女原來行动不便,是『長短腳』的,再細心觀察,又發現她一隻手有六隻手指。這些特點是否有問題呢?就見人見智。
有些人以為,系统貌如天仙、身材又正,就以經心滿意足,無須斤斤計較一些少缺点。
但有些人則相反,見到『長短腳』、『六趾琴魔』就立即批評系统是『垃圾』、『不聽得』。

食古兄你話你的系统屬於什么級數的美女呢?
音源: 盤臂VPI classic唱頭shelter 90唱放spectral DMC 10, 天進前後級211, spendor SP 7/1, 何氏超低一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