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77208|回复: 954
31#

這麼多說法,看來要說幾句了。尤其幾位老玩家的理論𣎴敢㫱維,容易從訛傳訛。

抗滑力一定要有的!!!對於一套靈敏度高的系統。

之所以要有抗滑力主要來自溝槽兩側對針尖的作用力之差,之所以有這個力差,是因為刻盤時,從外到內有一個水平側力在推動,形成一個向內針尖運行的軌道。這就是溈什麼針尖向內運動,而不是向外運動。相反,如果刻毋盤從內向外刻則針尖甴內向外運動,那麼抗滑力就應該向內拉。至於離心力的說法,由於速度低,可忽略。其實針尖受到的力,還有很多,摩擦力等,可以不計。


有經驗的黑膠燒友都有體會,如果不加抗滑力,除了聽感可以聽出,尤其一些幼細的針桿,正看會發現是歪的,例如EM丅,VDH,sHLTER,M丫SoNlc等。


當然一些靈敏度低的細針桿唱頭,對抗滑力不容易反映出來,還有低質素的唱臂也沒有那麼明顯,你的唱臂都不靈敏,其他都元從談




如果你發現不了抗側滑力對聲音的影響,恭喜你了,要麼你長了一對辜福的耳朵,要麼你碰上了省心的系統,對力
沒反應。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5-06 23:36:07
TOP
32#

細針桿改為粗針杆。
TOP
33#

明顯硬了,粗了,影響唱臂靈活性,別費功夫了。上CARDAS吧,才200元,實恵。
TOP
34#

回复 611# KCC123 的帖子

KCC兄,你這張ortofon測試唱片我也有在用,非常好,對測試唱機綜合性能很有作用,比用普通發燒片測試更准確,廠家的目的就是方便手頭無儀器測試的燒友能夠對唱機有客觀評估。能過的了這張唱片整體指標測試的唱機不多,讓質素低的盤,原形畢露!
TOP
35#

回复 627# 中山张 的帖子

张兄分析的很详细呀.
TOP
36#

就是因为侧压大,影响左右声道的声压平衡,信号还原等,才需要加个抗侧压力,平衡唱头针杆和针尖的水平受力.


不加抗滑力不是更加水平力不平衡?
TOP
37#

回复 633# 阿杰 的帖子

呵呵,阿杰兄,稳住先,钢盔的不要.

你的所谓的颠覆性抗滑力无用论,你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稍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黑胶烧友在旁边的大牙都要落地了,你还在精彩演讲.一付世人俱醉,独我醒的姿态.几个大家熟悉的黑胶网友都给你面子,不再讲这个问题了,你还不明白?

单声道你居然能够听出高把位和低把位左右声道的区别,这样的器材只应该天上有.这样的耳朵也只应该你阿杰有.提醒你一句,那叫声压的偏移.另外,你还真要搞清楚哪里是高低把位,玩吉他的初学者都可以给你准确的答案.

阿杰兄,我也没有钢盔,手下留情哦.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5-10 17:48:18
TOP
38#

我的想法和你刚好相反.

之所以左高右低,不是你说的左声道压力轻,右声道针压重造成的,相反,是V形槽里侧面(左声道)压力大,V形槽外侧面(右声道)压力小造成的,这个时候就要加上适当的抗侧滑力,就是向外拉的力,才能平衡.

经过这样的调教,那么亲爱的阿杰兄,你听到的就是剧中的单声道了,就不会左右声道不平衡了,就不会分叉了.当然,假如您的唱臂的灵敏度比较低,水平转动阻力较大的话,可能反应出来,就是侧抗滑力的作用不明显,甚至感觉是没有作用,毕竟侧抗滑力只有几克的力.那您整个唱盘系统的问题就大了,不是抗不抗滑的问题,而是唱臂的灵敏度太低的问题了.

哈哈,你慢慢琢磨一下吧.你这么有智慧的烧友,相信总有一天想明白的.
TOP
39#

隔岸觀臂!
TOP
40#

看来食古楼主有神功,几万打赢十几万的器材,那是真功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