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就这样入了黑社会:把玩 amari LP10 记 [复制链接]

查看: 376735|回复: 954
11#

回复 596# 无难 的帖子

请问通常是歪那一边呢?
TOP
12#

恕我见识少,还真没见过向外歪的。
我的建议是:在保证唱臂循迹能力的前提下,抗侧滑力是越小越好。
其实我真还没说过不要抗侧滑力,唱针都被外力拉歪了,还能保证唱臂循迹能力?
至少他不能顺利通过1812那16声炮响。
TOP
13#

回复 600# 中山张 的帖子

试听了单声道小提琴没有?
其实不单止《谷仓》,很多交响乐的唱片都有那个现象,起初还不唯意,以为这只是录音现场的本质,因为交响乐团乐器的编排,基本上都是左高右低。
直到某次听到了一张格罗米欧的单声道小提琴唱片...........
明显地听到琴的主体在正中,高把位略偏左、低把位略偏右,仿佛感觉到格罗米欧的左手在琴弦上左右翻飞。
单声道的唱片听出了立体感,过瘾啊......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片挥之不尽的阴霾。
是心理暗示作怪?是格罗米欧复活?还是真正的听感就是如此呢?
TOP
14#

我听的是耳机,其实大家都可以做到。
TOP
15#

回复 621# 中山张 的帖子

这些年来听到关于LP的谬论何其多啊。
立体声唱针怎么了?
谬论都说立体声唱针频宽高于单声道唱片,所以一定要用单声道唱头来播才够韵味,坑爹啊。
归根究底的原因,是立体声唱头面对相同的单声道信息,左右声道却无法还原一模一样的信息。
TOP
1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5-10 15:07:00 发表
请问:当时播放格罗米欧的什么LP?

就是这张10寸的唱片,你说是什么版呢???!!!
靠,我当时是带着耳机调测压,这么低档的错误我都会犯???
左高右低,明显就是侧压过大,就算是完全不用抗侧滑装置,也很难全范围满足要求。
这就是支点臂的死穴。
P508007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5/10 16:35:57 上传)

P5080075.jpg

TOP
17#

直线臂虽然没有侧滑力,但同样也会左高右低。
TOP
18#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5-10 17:16:00 发表
就是因为侧压大,影响左右声道的声压平衡,信号还原等,才需要加个抗侧压力,平衡唱头针杆和针尖的水平受力.


不加抗滑力不是更加水平力不平衡?

无语!!!
只能说你是我斗胆挨砖作出判断的一个。
(我没找到钢盔,翻出了以前的摩托车头盔,希望能顶一阵子,呵呵)
TOP
19#

就是因为左右声道的针压不一样,才会出现单声道唱片能够听出高把位和低把位左右声道的区别!
而且左高右低是左声道针压轻、右声道针压重所造成的,这种情况还加抗侧滑力的话,只能加重这种状况。
你肯定不能分辨针压大小对于声音的改变方向。
还有你要弄清楚侧滑力是如何形成的,才好总结你自己对于侧压的言论。
TOP
20#

这么简单的事情我还不会去尝试?
谁是听出来、谁是猜出来.........
我想大家会有答案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