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避震梁 A168电源线、参考Ⅱ 喇叭线、Cobra油浸信号线、HD Ca... [复制链接]

查看: 106160|回复: 152
11#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3 11:07:00 发表
A168的声音非常合我的口味,声音异常饱满,但依然保持非常高度的透明和质感,通常器材饱满就会浑浊,透明就会轻薄,A168就两者所长兼收,饱满而通透,两端的延伸几乎毫无障碍,中频稳重有力,声音神采奕奕,让我听到不愿停。
避震梁的招牌3D音场依然熠熠生辉,人声的口型、乐器的结像都是不差毫厘,聚焦清晰,音场宏大细腻。
这样的电源线还能拨出来吗?!
除音响器材外,试将它插在电视机/投影机上,除一般画质的明显改善外,在深度感和层次感(欧洲式的)方面,也许可以给您意外的惊喜!请参阅: 李欧梵教授的音乐系统和黄金镀膜线材 (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vow3.html
若果全套音响系统的耗电量在220V 2000W以下,将这根A168用在排插上供电予全套音响/影音系统(在只有一条A168的情况下),应该会有更佳的效果!

有赖于这些线材和技术,多年来不但使我在校声方面可以有所成就,在各地参展,不论环境及房间的特性如何,都可以用一些相对价廉而实用的器材作展示,而取得相对较佳的效果和惊喜!(例如在2011白天鹅音展为某平价的进口数字功放模件提供《黄金镀膜》技术改良方案并用作展示) 谢谢两位前辈的介绍,请参: 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4220-4.aspx
老李飞刀
2011-09-03 23:30 好似在6楼,避震梁的房间的数字功放表现令人惊喜。
ray_ji 2011-09-0418:39 避震梁那个声音不错。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14 12:03:07
TOP
12#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2-3-14 11:29:00 发表
这根黄金电源线与其说是由我的acrolink 6n 4030电源线改造而来倒不如说是用6n多芯铜材做线基定制的,因为梁老师将acrolink自身的特佛龙外皮以及内部结构全部推倒,仅仅用了其线芯而已。声音的风格与表现我个人认为是带有鲜明美学风格的产品。如果喜欢直率中正监听风格的朋友我个人不推荐。反之,这条电源线的声音很值得关注一下。

虽然线基是acrolink的,但现在得声音风格与4030已经完全不同了。润泽,柔美,细致,明朗是这条电源线的基本风格,舒适唯美无压力是这条电源线的声音诉求。这条线的声底我个人认为有些许意式音响的风格,乐感不错,柔美舒适,音色明朗却不会夺目,显得比较温煦自然。中高频的余韵悠长,有一定的轻柔灵动感。延伸自然舒展,速度中庸,低频属于比较宽松的类型,下潜自然无压迫感。从风格上来看我认为该线属于气质型线材的范畴。


感谢残剑831评语:很准确,由于我和一班围内发烧友们长期偏好使用欧美的器材,和跟进欧美(尤其是欧式的贵气,但要强化其控制力、分析力和高低伸延的能力有不损其气质)的顶级线材发展作参考比较,所以即使是日制的线材,到了我手上经改造后就每每有了一股欧洲味。我从前一向不喜欢6N线材(请参阅: 漫话神经线 (一至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ap9m.html ; 神经线随笔谈 (一至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2a7230100dpvy.html ),但在单晶的成品线材初初推出之后,当年我个人虽嫌单晶铜线太HiFi、单晶银线又太滑(有点假),但都有潜质,经以黄金镀膜藤萝系甲》技术改良之后,便成为我的混编线材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强化其控制力、分析力和高低伸延的鉴听能力之余,更可强化其音乐感的鉴赏能力,尤其是我的顶级产品,在音乐感的鉴赏能力改善方面所占的比重更大。李欧梵教授认为:他换用我的优质线材之后,连演译都大有改善,故此所有唱片都应要重听一遍!

TOP
13#

原帖由 lwg 于 2012-3-14 21:51:00 发表
这电源线价格也挺给力的


来一款入门级的金线
IMG_2679c.JPG (, 下载次数:2)

入门级的金线(2012/3/15 0:26:02 上传)

IMG_2679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15 00:25:58
TOP
14#

原帖由 海阳 于 2012-3-14 19:11:00 发表
避震梁是发烧老前辈了,记得九几年仙岳就有避震梁的作品


谢谢老朋友的支持!来一张20年前仙乐音箱线的老照片
Magic Link c.jpg (, 下载次数:2)

仙乐音箱线(2012/3/15 0:37:19 上传)

Magic Link c.jpg

TOP
15#

原帖由 田园牧歌2 于 2012-3-15 10:07:00 发表
入门级的金线请报一个价,看看在射程内否


谢谢支持!再来一款入门级的出口金线
IMG_7089c.JPG (, 下载次数:0)

入门级的出口金线(2012/3/15 23:19:04 上传)

IMG_7089c.JPG

TOP
16#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4 13:08:00 发表
好的,非常期待!


希望到时把E版所有器材都接上我的顶级《黄金镀膜》线材试听
IMG_4885C.JPG (, 下载次数:0)

专用于巡回参展/示范的《黄金镀膜》音箱线(2012/3/16 0:15:04 上传)

IMG_4885C.JPG

TOP
17#

原帖由 田园牧歌2 于 2012-3-16 21:02:00 发表
好,那我订一条ReferenceⅡ PCOCC 信号线和一条入门金线喇叭线试听。
感觉产品价格跳跃太大。
请告知实际成交价和如何试听,谢谢。


上一张和Reference II PCOCC价位相近的Reference I音箱线,其实《黄金镀膜》线材型号较多,价位覆盖面较广,代理商可能需时适应。


又要供应贴牌外销,供货比较紧张,有时遇到热销型号脱销,可联系预订,相信代理商日后订货会有所改善。(同时成品煲线需时,而煲线机不足应用。)
IMG_2584c.JPG (, 下载次数:0)

Reference I 音箱线(2012/3/17 0:15:44 上传)

IMG_2584c.JPG

TOP
18#

原帖由 田园牧歌2 于 2012-3-19 9:05:00 发表
订了一条参考信号线、一条参考喇叭线,等待领略金线的独到之处。
静候佳音!

善意提醒:我设计的孖线分音音箱线的音箱端,注意高低音、正负插头都不要插错,因为设计上高音是高电感低电容,用金膜传输电流,低音是高电容低电感;如果高低插反了声底会偏薄,影响音色平衡。如果音箱是单线分音的话,就将音箱线的高/低音正(高音配用蕉插、低音配用叉插)、高/低音负分别并接在音箱端就可以了。

我的参展/演示秘诀:打孖用两对《黄金镀膜》音箱线,人声口型、乐器聚焦会更明确,高音纤细的更纤细通透,弱音泛音更丰富,中频更厚润兼稳重有力,低音更壮阔饱满两端的延伸更佳,3D音埸更宏大,重中之重的是音乐感也大幅提升,这效果是基于《黄金镀膜》线材的独特设计,缺点是多花一笔。效果会好像换了更高级的功放和更大音箱,效果非常明显。
IMG_2807c.JPG (, 下载次数:1)

2011年白天鹅音展所用的两对三线分音音箱线(2012/3/20 8:24:08 上传)

IMG_2807c.JPG

最后编辑避震梁 最后编辑于 2012-03-20 08:49:15
TOP
19#

原帖由 田园牧歌2 于 2012-3-20 9:37:00 发表
请介绍一下ReferenceⅡ喇叭线和Reference I 喇叭线的区别


Reference喇叭线和Reference I 喇叭线的区别
Reference I
混编线、双重的黄金镀膜》信号传输
及《藤萝系甲内屏蔽
Reference IISymphony
混编线、双重的黄金镀膜》信号传输
及《藤萝系甲内屏蔽
外加4黄金镀膜屏蔽
Reference I 原用于ODM出口,ReferenceII 原来用于演示、参展及自用,并只供应香港围内发烧友,最近才答应公开发售。据悉寄予阁下的一对曾于去年秋末,于高盈音响城的音响器材及线材公开此试活动(那时候未想公开卖),用作演示及比试,大胜贵得多的……请参阅附图。同级线亦有用于2010/2011年白天鹅音响展,只不过是打孖上而已,详情请参阅楼上76楼内容。
IMG_3929.JPG (, 下载次数:1)

公开此试活动中的ReferenceⅡ喇叭线(2012/3/20 19:46:36 上传)

IMG_3929.JPG

TOP
20#

原帖由 sdlwb金不换 于 2012-3-27 11: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8 12:57:00 发表
对比的是我一直用开的Venture silver blue纯银线,当时买的价钱约9000元。
试听搭配的是欧博R7播放器、麦丽迪WE2688胆前级、新德克20周年后级、惠普写八扬声器。
如果silver blue是80分,避震梁的参考就是90分。
最大的区别就是参考的定位、口型更加精准、精细,乐器


E的描述,我相信E版所測試的這一對Reference II信号线能仍未煲夠,所以低音強項未能有足夠表現。後來求證於大雅KeithKeith兄确认,信号线交线前只煲了约6小时,不是最佳效果,E版测试的Reference A168电源金线则經多次參展,經已熟透
金线的声底:一般开始就有一种相當吸引的貴氣,“煲”线耗时较长,一向是高级线的缺点,金线也不例外,最佳效果,約“160个工作小时后初步正式开声尤其高低音开始更“好声,以后越用越好,静候佳音


大雅现已购入煲线机,相信以后在煲线服务方面,会有大幅改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