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走宝---环球首发日本压碟黑胶+黄贯中最新专辑<A小调协奏... [复制链接]

查看: 24402|回复: 141
101#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7 13: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bert2008 于 2012-3-7 13: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1 15:19:00 发表
不要走宝之三---陈奕迅<U87>

这张唱片如果您不是陈奕迅的FANS,可以走宝.在两位天......

感谢朋友的回复!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个U87至少是陈奕迅的第三张黑胶了。之前有英皇给出的粤语精选和环球时期的Listen to Eason Chan....
至于《浮夸》那首歌想请教的问题,还是等朋友听了之后再回复罢。
谢谢!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地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
TOP
102#

回复 98# Albert2008 的帖子

这首连续听了两篇,正常音量和加大音量下都正常。
TOP
103#

原帖由 sm163 于 2012-3-7 19:19:00 发表
这首连续听了两篇,正常音量和加大音量下都正常。

谢谢朋友的回复!看样子我那些喜欢Eason的朋友准备给这张黑胶买单去罢
对于这个世界你相当地古怪,对于我你一点也不奇怪……
TOP
104#

今天回家把邓丽君的这张黑胶和俺以前买的盗版CD比较了一下,老实说个人觉得基本没区别,只是媒体变化了而已,我觉得现在新出的黑胶敗就敗在后期的转制上,我怀疑这个黑胶基本应该是CD的数码格式压片为黑胶罢了,基本不会用原盘刻片了,最后的效果就是声音密度降低质感下降,可惜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5#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3-7 23:48:00 发表
今天回家把邓丽君的这张黑胶和俺以前买的盗版CD比较了一下,老实说个人觉得基本没区别,只是媒体变化了而已,我觉得现在新出的黑胶敗就敗在后期的转制上,我怀疑这个黑胶基本应该是CD的数码格式压片为黑胶罢了,基本......

我和你的听感相反,这张黑胶所缺的是通透,密度在我这都要好过正版cd。
TOP
106#

原帖由 sm163 于 2012-3-8 10:05:00 发表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3-7 23:48:00 发表
今天回家把邓丽君的这张黑胶和俺以前买的盗版CD比较了一下,老实说个人觉得基本没区别,只是媒体变化了而已,我觉得现在新出的黑胶敗就敗在后期的转制上,我怀疑这个黑胶基本应该是CD的数码格式压片为黑胶罢了,基本......

我和你的听感相反,这张黑胶所缺的是通透,密度在我这都要好过正版cd。
通透度我觉得是这样理解,本来这个录音就是一般的磁带录音而不是专业的录音,我理解通透度肯定是会打折扣的,原始录音已经不通透了再制作出来自然也不会通透,这个可以理解,我指的密度感不是和现有的CD相比较,而是和早期的黑胶或磁带这样的模拟音源相比较就感觉差很远了,感觉就是典型的数码转制效果,而且格式是CD格式,不是SACD或高清格式,你感觉和正版CD比较在密度上有提升也是正常的,可能是你的黑胶播放设备更高级有关系,但这样的差距有我所指的老版黑胶和CD的差距这样大吗?如果没这样大的差距,还是说明现在的黑胶的确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黑胶了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107#

原帖由 Albert2008 于 2012-3-7 18:2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7 13: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lbert2008 于 2012-3-7 13:5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3-1 15:19:00 发表
不要走宝之三---陈奕迅<U87>

这张唱片如果您不是陈奕迅的FANS


看來還是EASON的粉絲厲害,我的確沒有見到他之前髮行的黑膠.


关于<浮夸>的破音,和SM163兄的回复是一样的没有听到破音.至于你听的,可能是唱盘拾音过程产生的,一般情况下,转录黑胶要的是能听到内容,至于音效就往往马马虎虎,用几千元的唱盘拾音也不一定,所以,难以期待很好的转录效果.
TOP
108#

关于老版和现在制作的黑胶,听的越多,比较的越多,感觉差距越大.

以现代的制作技术,为何始终对比老版差了临门一脚,包括通透度,细节,高频的纤细,低频的弹性,中频的厚度,尤其是音乐表现力.个人感觉还是在最后的压碟环节.黑胶的鼎盛时期,一张专辑发行量有几百万张,现在最多几千张,就算一张赚100块,不过是十万块的利润.离开了市场利润的支撑,如何让厂家肯投入好的设备,投入多的制作成本,用好的物料.因此,黑胶文化已经是个历史文化,而且不可复制是个事实.


基于上面的想法,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又去收了三张邓丽君老版,做为备份.结果价格让我大跌眼镜,是2年前的一倍还多,也许明年后年还要见涨,而且我看到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加入黑胶行列,更是心有余悸.

其中一张是83年发行的邓丽君<ENCORE>现场纪念版,有兴趣的朋友,大家可以聊几句,听音的感受.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3-08 11:51:19
TOP
109#

这张专辑是宝丽金于1983年发行的现场录音版,这张唱片其实有三个版本:2张一套普通版,单张珍藏版,其中珍藏版又分带15周年红色标的和不带红标的.一张的珍藏版通常是贵过两张的普通版,尽管播放时间就相差一倍.音效就是珍藏版好过普通版一条街.

这张邓丽君的现场珍藏版,让我想起了福特文格勒1951拜鲁特的贝九,尽管是两个领域的作品,但是我相信在华语歌迷的心中,等同贝九在古典迷心中的地位.

邓丽君的现场版很多,这个82年1月9.10.11三个晚上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的演绎和录音是最好的,甚至好过东京现场版和新橋现场版等.

这简直不是一个演唱会,而是邓丽君和歌迷的交流会,是邓丽君小姐用心在向歌迷表露心扉.82年的邓丽君,我不知道在她个人的感情上是个什么阶段,也没有去考究.但从这张唱片来想象,应该是邓丽君小姐的一段感情空白或者失意的阶段,感情的投入胜过任何版本,让我们看到了邓丽君小姐的真诚,亲切,善良,温柔........她的歌喉,毫无疑问是她的艺术生涯的鼎盛时期,嘹亮,底气十足,感情充沛.


更多的感受,请到唱片里面去感受吧.
teresa teng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3/8 12:06:52 上传)

teresa teng1.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3-08 12:31:05
TOP
110#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3-8 11:2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sm163 于 2012-3-8 10:0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3-7 23:48:00 发表
今天回家把邓丽君的这张黑胶和俺以前买的盗版CD比较了一下,老实说个人觉得基本没区别,只是媒体变化了而已,我觉得现在新出的黑胶敗就敗在后期的转制上,我怀疑这个黑胶基本应该是CD的数码格式压片为黑胶罢了,基本...

赞同你的分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