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xxxxxxxxxx [复制链接]

查看: 24189|回复: 60
11#

箱子

玩hifi总是从音像店开始的,其实开始的原因是lp想搞对类似cav这么漂亮的箱子摆在厅里,好看,当然,我们都爱听音乐。

初识雨后也是在商家,听过几次,用过欧尼士、sudgen什么的,印象都蛮不错,当然超5给我的感觉最好,够大个嘛。
当时商家介绍的时候,认为雨后是一对适合于做背景音乐的箱子。当时就有些失望,因为我在口水歌之外,也听点马勒、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什么的,搞回来播不好,那可肿么办。
不过后来在二手商以及烧友那里听过,觉得不是的,它同样可以玩的很大动态。而且只隐隐感觉,只有有能力驾驭大动态的雨后,她在播放口水与小弦乐的时候也才会有足够的从容淡定。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有次与商家瞎扯,告诉我他见过玩的最好的雨后超5是在40多平的空间里,地动山摇。不过他说那个人预算20多万了。
雨后第二个为人所诟病是箱声。后来发觉这不是个问题,只有在控制力不足的前提下才会如此。
所以,想种豆得瓜是很难的。
在给那些老外的salesmanager写信问一些箱子理想功放的时候,他们总是告诉你要一定的功率作保障,看来这是多么的真理。
俗话说的好,人生最可惜的是两个事情:一是在肥沃的土地上不懂得耕耘,一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过分投入。所以准备较多的投入之前,确定自己箱子是前者还是后者是最重要的吧。
最后编辑amao1604 最后编辑于 2012-02-28 08:17:28
TOP
12#

避震

垫材的作用太明显了。
  曾经有这么个经历,在烧友家,将原来放在凳子上的功放与cd机拿到地上,垫上几块钱一个的黑檀钉,人声的口型就一下子回到正确的位置,整个系统的表现也淡定了。
  不过悲催的是,市面上垫材种类太多了。难道要一种一种试?
  闲暇时也试验了一些,包括挪威钉、黑檀木钉,还有棋子硬币大理石神马的,改变是有,作用基本不大。最后还是选择:回到正路。当然,在原本不是太稳的电视柜上搞块大理石,这个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背景宁静了很多。
   上了器材架的感觉是,以前所有乱七八糟垫材的尝试,都有点浪费,包括几百上k的xx脚钉。在一个本来就不是太稳的基础上,你搞神马都是浮云。
   音箱的架子也是。这不是来自自己的体验了,而是在一个神奇的店家那里。他只是将雨后的某一款箱子从垃圾木架放到君子脚架再放到还不是很匹配的sa架子上,带来的变化实在让人相信神马科学都是浮云,解释不了的重大变化。有个烧油在千里迢迢自提回一个xx箱子的原装脚架之后,在本来较为一般的系统上也搞出了淡定漆黑的背景,也让人惊讶。
    而现在最后悔的事情,是没有在玩之初就搞一个好脚架。否则可能玩的更爽一些。但是,现在如果再搞个脚架在家里,几个月出不掉老的,lp的脸色肯定不会好看的。所以上箱子,最好先直接搞定原装脚架。
    而曾经有一副漂亮的脚架放在我面前,我去没有去珍惜,因为卖家要先款。先款的咋么能够接受呢?

    而在我山寨的脚架上,也试过了其它很多种乱七八糟的垫材,甚至包括清风牌纸巾代替原来的垫片,在脚钉下面垫木板势头神马的。效果是有,但它更大的作用是在把箱子搬上搬下所起到的锻炼作用。所以我决定安心等个好脚架来完成退烧。
    这些体验带来的感悟是:要想器材发挥好,好好搞点正路的架子。当然,如果有很多的闲暇时间,瞎玩点也无妨,乐趣在过程里。
最后编辑amao1604 最后编辑于 2012-02-28 10:38:12
TOP
13#

原帖由 喜爱古典音乐 于 2012-2-28 11:37:00 发表
哈哈看到图了。很是不错!


呵呵,刚刚调整完不久,线什么的还没归置好,还得再搞个器材架。所以先委屈了两个增强电源了,凑活看看
TOP
14#

瞎说咸菜

记得有个理性的高烧者有云:烧到这个程度,就没必要再讨论咸菜无用论了吧。尽管没骚到他的程序,但窃以为灰常有道理。
实际上从玩上一对箱子,从陶街搞了条diy的喇叭线,就已经初步领略了咸菜的魅力。
当然,作为一部分人个人研究志向,咸菜无用论者存在似乎不无意义。就像n多年前达芬奇他们研究永动机也推动了动力学的发展一样。
我对咸菜的观念基本上接受这么一种观念:只要平衡通透的,在此基础上考虑音乐味。毕竟预算有限,不可能十全十美。能够达到基本要求的就ok了。初烧烧味道,往上烧就得烧点动态、层次、瞬态神马的了。
事实证明,这比直接追求味道是无比正确得多的选择。暂时忘记味道,按照透的方向调整,结果是带给你的平衡感使你的器材在投入不多的情况下能够更自然得重播更多类型的音乐。
这里不得不多谢谢007兄往往一针见血的点拨。

不过这个要求无疑过高了,原来以为几百块一条或一副可以搞定,但事实证明这完全不可能,上升到每条2k左右,才有了少得可怜的几个选择。
神!那肿么办,四个机器,就四根电源线,还有两对过机线。。。。我的后级,收过来每个才价值不到4k,已经给他们各自加了一个2k的增强电源了。难道酱油贵过鸡的情况要无情地在我系统中发生?
我要放弃了。
不过一次偶然的试验使得我告别了找几条几百块的想法,那就是朋友借过来一条号称2k左右性价比之王,hifi入门级的电源线,
天,把它给电源,其它部分全部鸡线;比500-1k价位内四根线分别给cd前级后级感觉明显要好,包括二根aq nrg5给后级。而且关键的是,前种方式带来的是很好的平衡感。所以,嘛也不说了,与其低端重复建设,不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搞有点档次的货色。其它环节,就用鸡线顶着。

也曾经想过diy,不过很快放弃了。
一个事情是diy了一根电源线,用的是至高已经忘记嘛型号的线加上百威头,花了500大洋,搞回来瞎玩着,味道比鸡线好多了。但是蒙蒙的。酱紫肿么行。味道不正啊,宁可不要,果断出掉。
另一个事情是diy了一个万隆信号线,采用买的万隆8n铜加cmc,搞了电烙铁自己回来做。这也是一位对线很有研究的高烧推荐的方案。
lp竟然很支持,因为她觉得男的搞点电工一类的东西还是蛮酷的,鼓捣了蛮久,吸了一些含铅的锡烟,终于完工了,效果还不错,至今在用。也花费大约500+大洋。不过还是觉得哪里有所欠缺。朋友拿过来一些低价diy的线,就咋也上不了台面了。哈哈,希望他们不会打我。
后来多收着一对万隆信号线,算是用最朴实的方式打通了四部机器。
所以还是好好尊重成品线制作者的劳动成果并因此多付费给他们吧。

万隆diy至经有5个多月,接受的唯一一根diy线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资深老烧友出的fever喇叭线,初听之下,能量感太足了,后来与同价位二手线pk了一下,在气场、起伏、延伸等方面完胜。尤其是木内和夫一对二手2-3k的线除了味道好一点点之外,其它方面与它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以至于朋友惊呼,这个价位内无敌。diy嘛,本来比厂线现价比要高一些的,否则咋混。那末,直接拿下吧,作为一个初烧,这对线应该可以顶三五年了,到那时候,即使木有人要,也就当折旧折光。
最后编辑amao1604 最后编辑于 2012-02-28 21:08:43
TOP
15#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2-28 20:24:00 发表
原帖由 sm163 于 2012-2-28 20:19:00 发表
曾经是雨后用家,顶一下。


SM163兄已经走上轨道啦.


谢谢捧场。
请多指点。
TOP
16#

调音标准

顺着咸菜在瞎写一个
用什么来调音?
现在想来流行古典爵士都蛮好的,发烧碟几乎不听,就不知道了。
有些箱子人声好,有些弦乐好,有些爵士好。。。。
或许吧,但是有素质的箱子不应该偏食这么厉害,我相信。
调整完的基本感觉是,啥都好了很多。
在调整中出现此好彼坏的情况也有,但觉得应该是假象,比如做了某个调整,感觉人声变薄了,弦乐变好了。初想是那么回事,可是再听回去,会发觉可能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原来人声“厚”的原因可能是声音蒙,嘴型打不开。第二种是新的调整使动态音场啥的变好了,但使声音变薄了,虽然总体上好听了,实际上弦乐的形态感肯定要查。

另外有一个感觉是:低端追求味道的咸菜,可能主要是通过一些方式使得声音变蒙,导致声音软软的、好圆润,好温暖。
如果有声音的重播有高一些的追求,这个方向不应该追求。

以为雨后主要给一个慵懒的声音,我以为是不对的,这不是主要特点。最为重要的特点还是她所具有的较好重播能力。如果没了这个能力,神马味道都是浮云。
而我相信调音的标准就是尽量朝着重播的方向靠,这样也能够更本真的让雨后的独特味道自然流露出来。至于能调整到哪个程度,就看准备投入多少精力与金钱了。

虽然按照我自己的理解,人声与古典的变化基本上是不会背道而驰的,但调声还是两者兼备为妙。判断不好,就走错方向了。

此纯粹个人瞎扯!!
最后编辑amao1604 最后编辑于 2012-02-28 21:34:13
TOP
17#

原帖由 atcxzc 于 2012-2-29 14:30:00 发表
当玩音响在一些人心里舍本逐末地沦为社交活动时,为楼主还是专心音乐顶一个。


大哥过奖了。
其实我这个文章是写给与我一样预算不多,却想玩一下hifi的人看的,或许看完有点意思。
哈哈,其实其中大部分,都是从7哥还有你那里耳濡目染后,经过自己一点点实践的心得。
TOP
18#

空间

空间有意义吗?这个回答肯定是:必然的。
但是hifi真的需要很好的空间做前提吗?我觉得也不是的。
我书房太小,只好在L形的厅里摆,7x3.7连一个饭厅2.5x2.5(坑爹的设计啊,我要这么大的饭厅干什么),而悲催的是,只能摆长边,更悲催的是,只能摆长边短的那一边,也就是厅连饭厅那头。
这个空间谁见都说不好。
不过至今没做任何声学处理,也能够把tutti、贝九神马的完整地听下去了,虽然低频少一点,那也是不得不作出的牺牲了,至少木有驻波啊。
短边摆当然要理想很多,但就浪费了偶硕大的南向阳台带给我的光线与新鲜空气了。尤其是窗外如果下着雨,让它给《云中吟》或《箫中禅》的箫声伴奏,或者是现在春天里小鸟啾啾,与苏曼的《蝴蝶》合奏,也是很爽的事情呀。

或许正总是无比正确的007大哥说的那样,控制力做好了,对空间要求就少了。这句话应该可以给那些空间不好的初烧者一些启示吧。
而我认为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你不是很发烧,只是想更好地听一些音乐,又短期内不能改变空间。那就没必要天天yy理想的空间了,那是木有意义的,按照你的空间来精心调试器材,也是蛮有乐趣的。

当然,要hiend的标准,那我就不懂了,呵呵。
TOP
19#











全文完,上几张最近听的比较多的碟。
雨后真是个适合杂食的好玩具啊!
最后编辑amao1604 最后编辑于 2012-02-29 20:19:59
TOP
20#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2-29 9:0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mao1604 于 2012-2-28 9:37:00 发表
垫材的作用太明显了。
  曾经有这么个经历,在烧友家,将原来放在凳子上的功放与cd机拿到地上,垫上几块钱一个的黑檀钉,人声的口型就一下子回到正确的位置,整个系统的表现也淡定了。
  不过悲催的是,市面上垫材种类太多了。难道要一种一种试?
  闲暇时也试验了一些,包括挪威钉、黑檀木钉,还有棋


呵呵谢谢推荐。
前辈也在广州吧?有机会一起现场交流交流。看看神木的威力
有个朋友用它来垫电源座,据说效果狠不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