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几年前,从一个音响人的角度去看厦门,留下的一点印象。不全面,不尽详。
我第一次出远门去的就是厦门,那是1988年,我还在一个乡村中学教书的时候,那年期中考试后学校放农忙假,校长开大恩把全校老师带到厦门旅游。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旅游,虽然那个时候的厦门并不好玩,但还是有好一阵子时间回味。在日光岩上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台湾那边的一辆汽车在走动,在菩陀寺外看到耍把戏的用匕首穿过手腕若无其事,在集美看到那么大规模的旅游纪念品摊档,还买回了一本歌册和两盒音乐带。第二次到厦门已经是2002年了,应厦门杏子音响陈国俊兄邀请携家带口自驾而去。这个时候的厦门让我震撼,无论大街或是小巷都是干净的,甚至见不到破损的坑洼,这里的人都很自豪,自豪于自己的家园。这里还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全感,闲适的人群和闲适的气氛给了我们平静的情绪,事实上这里是全国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那一次的鼓浪屿上已经有了缆车,儿子首次坐上这种悬在高空中的车一路狂叫,引来每一车对面的人的注目,而那个宏大的海底世界,更让我从心里叹绝。收获最大的是那一晚的钢琴音乐会,首次领略了鼓浪屿音乐厅的钢琴音色,早就听说这里是世界上钢琴色彩最好的几个音乐厅之一,那次的声音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而音乐会演出的作品却已经忘记了,只记得是四位加拿大音乐家在两台钢琴上的八手联弹。
后来,就时不时地会到厦门,有时是音响的缘故,有时是音乐的缘故。2005年配合雨果唱片的老易到厦门大学开唱片和录音的讲座,2007年也和老易一起去考察福建南音的资源并录音,参观了刚建成的宏泰音乐厅,这两次都接触到了厦门浓厚的音乐文化气息,心底里对这个地方很是相敬。这一次,我利用周末连来三次,观察了联邦街音响市场和采访了四位发烧友,这一次让我通过音响的角度对厦门的人文有了更深的了解。
厦门是一个岛,这个岛还包括了另一个岛——知名度更高的鼓浪屿。鼓浪屿有一个叫“花时间”的咖啡馆,半土半洋的一处残楼,出奇的安静,有倚栏木桌、泡沫冒出杯沿的卡布奇娜、还有大量的有雅有俗的书籍。这里写着“时间是用来浪费的”,凭栏赏风,俗耶雅耶却是不必计较了,只收获了心宁气爽。这是我现在对厦门第一印象,一个可以用来浪费时间的地方。
厦门给我的第二印象是它干净的街路,不论大路小街,没有坑洼、不见灰尘,掩映着的树木也干干净净的,造就出一股不能沾污的雅洁气质。我想,这里应该是没有人会从车里往外弹烟灰的吧。
厦门有音乐岛之称,这里有一支由郑小瑛带领的高水平的“厦门爱乐乐团”,有三个音乐厅,鼓浪屿上的音乐厅的钢琴效果当世闻名,去年落成的“宏泰音乐厅”也是钢琴音色非常优秀的音乐厅。鼓浪屿上每户人家都有一台钢琴,而厦门的家庭钢琴拥有率远高于任何其他城市。于是,厦门又叫“琴岛”。
厦门的体育水平非常高,这里拥有一支超级足球队和一支CBA篮球队及一大群世界冠军,羽毛球运动非常普及,6年前我在这里见到的几个新闻同行车上都带着羽毛球拍。每年一届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已经成为厦门的一张名片。
还有,对厦门的印象,不能忽略了它强大的经济实力,这里的高楼鳞次栉比,这里的码头货积如山,这里的道路宽阔舒适,这里的街灯明亮辉煌。听说,街道工作人员总烦恼于费用花不完,社区该怎么美化都美化了,老人该怎么安抚都安抚了,还是难以完成花钱任务。虽是道听途说,却并非不可信。
至于我所熟悉的音响群体和发烧行为,最近拜访了四位烧友和了解了音响市场,留下了复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