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春游云南】……昆明站:再访时光车间……元阳站:畅赏天上人间... [复制链接]

查看: 56777|回复: 192
121#

回复 120# mylp 的帖子

对啊,摄影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此。
TOP
122#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2-20 16:45:00 发表
真的不错。摄影除了技术还要有敏锐的艺术眼光,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好题材,如那张《暮归》人物与牛群的动态;烟雾、光影、地面纹理表现都不错,就是右边的两个人物有点分神,试栽了一下交流交流。


《暮归》很有电影Feel!!
喜欢屎忽痕!喜欢乐爵士和艺术家私奔!更喜欢摄影!
TOP
123#

回复 117# mylp 的帖子

原帖由 mylp 于 2012-2-20 17:11: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0 17:02:00 发表
mylp兄太谦了!
数码机拍风光大景现使我很头痛的是:很容易出现局部 “ 死黑” 或 “ 死白 ” 和 爆光或暴光不足等问题!

确实,拍风光经常会遇到大光比的场景,即使是高宽容度的相机也搞不定,那就要借助渐变灰镜了,或者包围曝光。。

包围曝光有时可以解决一下问题,但大光比的情况下还是不太理想(特别是背光时)!
请问:使用渐变灰镜会不会使照片的细腻和层次感降低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4#

回复 119#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2-20 17:24:00 发表
还有张兄说的暴光问题,我的方法是高光不能过暴,阴部太黑可以后期补调,但过暴层次失去就无法补救了。大反差的拍摄可以用不同暴光多拍几张,留作后期加工。

对!
高光是绝对不能过暴的,但暗部出现死黑也是没有得救的,能补救一些层次感也没有了。
例如我拍的那张《富士山》就是典型教材了,神仙也没得救呀!真惨!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20 17:58:5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5#

楼主是摄影高手
TOP
126#

回复 124# 中山张 的帖子

系啊,所以要拍多几张不同暴光组合,以前玩胶片的时侯,有幸认识香港摄影大师张百根,学到不少暗房技术,强反差就用两张不同暴光的底片互补加工,现在数码PS就更方便了。照片的后期加工就和录音师的后期制作一样,完善作品的创意。
TOP
127#

回复 126# 南海十三郎 的帖子

晚上好南海十三郎兄!
我也知道多拍几张不同曝光的组合作后选,但是很多情况下不允许这样操作啊,很多抓拍机会是一刹那的,苏舟过后没艇搭呀!正如MYLP兄所说:“决定性瞬间,一枪致命,见血封喉,不可复制。”

现时小弟比较向往调整好相机后一按快门“ 咔咔 ” 成品那种快感享受!暂不想通过PS来重度加工和并图相片,最多是调教一下相片的亮度和对比度。我觉得通过PS重工后的相片比较生硬和欠缺自然感!

原来十三郎兄是从师过摄影大师,失敬、失敬!希望老兄日后多多指教一下小弟摄影技术。

请问:有没有一些关于摄影技术方面的相关书籍可参考?谢谢。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20 23:57:18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8#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20 17:40:00 发表
包围曝光有时可以解决一下问题,但大光比的情况下还是不太理想(特别是背光时)!
请问:使用渐变灰镜会不会使照片的细腻和层次感降低的?

这完全取决于滤镜的质素了,好的滤镜具有很高的通光率并且不会造成偏色,基本上不会影响原有的成像质量,而劣质的滤镜当然就蛋疼了。。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129#

原帖由 kpmlljq 于 2012-2-20 17:55:00 发表
楼主是摄影高手

不敢当啊!我这个“高手”=“眼高手低”。。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130#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2-20 17:24:00 发表
还有张兄说的暴光问题,我的方法是高光不能过暴,阴部太黑可以后期补调,但过暴层次失去就无法补救了。大反差的拍摄可以用不同暴光多拍几张,留作后期加工。

嗯,与胶片的曝光原则相反,数码曝光大体上应遵循“宁欠勿过”的原则,准确点说应该是“向右曝光”原则,所以在拍摄时习惯观看直方图是很有用处的,这是数码带来的便利。。
另外,南海兄是不是将“阴部”改为“暗部”好些呢?哈。。。
黑胶 • 摄影 • 茶——听觉、视觉、味觉盛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