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昨天HK收获,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22388|回复: 125
61#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2-10 19: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08:00 发表
您要搞清楚:明恩格指挥斯图加达乐团在Decca演、录过《四季》一共四次,其中两次是立体声录音(一次是58年、一次是73年),两次是MONO录音(分别是57、58年);

有一个MONO录音,不知Decca当时发什么瘟,封面居


谢谢张兄解惑,看来我是收了你说的同样封面的两张,单声道和立体声,但是小提琴手不同.

你的这张蓝背真是珍品.
TOP
62#

回复 61# jacky70 的帖子

是啊!
我最初见那张MONO,也以为是与立体声是同一演、录的MONO版,但看真小提琴手后才发现是完全不同的演、录版本,也不知道DECCA 当时为何这样搞法。

70年代演、录的是这个。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0 19:52:4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3#

回复 3# szlghyj 的帖子

这个半银圈内圈的是近十年内的再版啦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64#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47:00 发表
70年代演、录的是这个。


明白了,谢谢张兄指教!
TOP
65#

回复 64# jacky70 的帖子

别客气!
指教谈不上,大家交流交流。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52:00 发表
别客气!
指教谈不上,大家交流交流。


呵呵,不要客气,能者为师!

我听东西比较感性,不太善于深究,记忆力也不咋样,版本的区别走马观花,凭感觉来,所以无所成就.身边还有一个好友,对古典软件也是很精通,非常讲究,给予了我很多软件上选择的建议,所以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TOP
67#

哈哈!二位真的是高人啊,高深,我只有学习的分,一时还消化不良,想插嘴也插不上了。
TOP
68#

原帖由 发烧盗版 于 2012-2-10 19:47:00 发表
这个半银圈内圈的是近十年内的再版啦


的确是如兄弟所说的那样。
TOP
69#

原帖由 szlghyj 于 2012-2-10 16:28:00 发表
EMI的样品都能找到,不是一般的厉害.


那两张EMI 克路易坦指挥《柏辽仕和拉威尔》作品的电台版CD是碟商不识货乱卖的。
我也不小心再加不客气地捡了。呵呵

如果是四张EMI (蓝银地球)头版黑胶几年前在英国已要3000英镑。电台版的CD比头版LP还少得多。
这是其中的一张黑胶VOL:1。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2-02-10 22:00:2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70#

回复 69# 中山张 的帖子

3000英镑!看来收藏真是件不简单的事,脑力,体力,财力不可缺。黑胶,小弟是玩不了啦,我更感兴趣的事CD版本识别技巧,请张先生不惜赐教。我看,能否从第一张面世的CD开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