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昨天HK收获,与大家分享. [复制链接]

查看: 22433|回复: 125
11#

ROSSINI的那套就肯定要收啦,而且这样的价格是捡到了宝.

这些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如果经常去淘碟的人,就会觉得不便宜的,只能算合理的价钱.我就是不太喜欢收古典CD,否则有很多机会收到好东西.

香港的卖家的货品渠道有两类:
1)国外进货,包括互联网,零售价格比较贵.
2)本地货源,主要是垃圾佬收上来的.

又分两类:
A)直接从垃圾佬手上拿货的.货品很便宜,但是很杂,量大.容易捡到宝,好货往往出现就被人捡走了,时间差是半小时计算的.
B)经过识货的人从垃圾佬手上炒回来的.价格没有优势,但是好东西.这批货品或许又经过了几次倒手,到了店家价格就上去了.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2-10 17:48:36
TOP
12#

对于那些名声很大,货品玲琅满目,装修豪华的店,我是从来不光顾的.

我更喜欢淘碟,在垃圾中捡宝,事实上这样的机会在香港还是很多的.我也纳闷,怎么香港还有那么多古典头版黑胶,不是外国进来的二手货,是当地用家的二手货品,或者店铺销售的尾货,看价格标签就知道了.

年前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儿子,卖了他老爸的收藏,大概有2000张,全部是头版,少许单声道.被三个商家收了货品,.我有机会搞了50多张,包含大DECCA ED1,红标或者贴标大荷花,阴影狗等,均价在200-300元.后来又去买了几次,店家就是一口价,你自己挑,100-200元,到了最后是80-100元,不过这样的机会不多.
其中DECCA那张四季王,之前收的是橘标单声道,这次又碰到了ED1版,300港币,又怎么有不收多一张的道理?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2-02-10 18:02:53
TOP
13#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8:4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2-10 17:57:00 发表
对于那些名声很大,货品玲琅满目,装修豪华的店,我是从来不光顾的.

我更喜欢淘碟,在垃圾中捡宝,事实上这样的机会在香港还是很多的.我也纳闷,怎么香港还有那么多古典头版黑胶,不是外国进来的二手货,是当地用家的二手货品,或者店铺销售的尾货,看价格标签就知道了.

年前一个音乐爱好者的儿子,卖了他老爸的收藏


指挥,乐队都一样,封面是兰色的,大DECCA,应该是ED1,但是看了你这个封面就拿不准了,或许是ED2.唱片拿回去了,不在身边,无法上图片.

品相还可以,有气泡.我的唱片没有转让的,只有送给好友的.
TOP
14#

反正不是MUNCHINGER指挥的LXT2600那个版本,是之前的那个版本.你这个版本的封面没有见过的.
TOP
15#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08:00 发表
您要搞清楚:明恩格指挥斯图加达乐团在Decca演、录过《四季》一共四次,其中两次是立体声录音(一次是58年、一次是73年),两次是MONO录音(分别是57、58年);

有一个MONO录音,不知Decca当时发什么瘟,封面居然搞成与上面那张立体声(SXL 2019蓝框)一模一样,但是小提琴演奏家不同。

您说的是不是这张,SXL 2019普通版ED1?


就是这张,同时我的那张单声道橘色标也是这个封面.

你的这张封面就真的没有机会见到.是SXL2019同一个版本?

另外还有张LXT2600,是这样的封面.
4 season.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2/10 19:21:50 上传)

4 season.jpg

TOP
16#

张兄,你说的73年是这个版本吗?
four season 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2/2/10 19:26:32 上传)

four season 2.jpg

TOP
17#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2-2-10 19: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08:00 发表
您要搞清楚:明恩格指挥斯图加达乐团在Decca演、录过《四季》一共四次,其中两次是立体声录音(一次是58年、一次是73年),两次是MONO录音(分别是57、58年);

有一个MONO录音,不知Decca当时发什么瘟,封面居


谢谢张兄解惑,看来我是收了你说的同样封面的两张,单声道和立体声,但是小提琴手不同.

你的这张蓝背真是珍品.
TOP
18#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47:00 发表
70年代演、录的是这个。


明白了,谢谢张兄指教!
TOP
19#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10 19:52:00 发表
别客气!
指教谈不上,大家交流交流。


呵呵,不要客气,能者为师!

我听东西比较感性,不太善于深究,记忆力也不咋样,版本的区别走马观花,凭感觉来,所以无所成就.身边还有一个好友,对古典软件也是很精通,非常讲究,给予了我很多软件上选择的建议,所以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TOP
20#

现阶段不想收CD了,先把黑胶整明白先.

买CD总觉得少了点啥,份量太轻,塑料制品?不知道.反正对CD这玩意超过300都觉得贵了,黑胶500都觉得值得.

说句大实话,你再首版的CD,大部分也是黑胶多年后的再版,先不谈CD和黑胶的区别,就是母带的老化就是天王老子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当然,CD出现后的录音就有很多值得收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