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年初五线材组合大PK [复制链接]

查看: 6962|回复: 24
11#

软件选择穆特《卡门幻想曲》中的《流浪者之歌》和白头翁斯托科夫斯基《狂想曲》中的《我的祖国伏尔塔瓦河》,这两张碟一直以来是倍受发烧友的推崇,也常是各CD圣经或发烧经典的推荐名碟。之所以选这两首曲子作为测试软件,一是因为自己最熟悉,二是《流浪者之歌》可以测试出音色、高中低频及力度、细节以及组合对华彩乐段的表现力,三是取《伏尔塔瓦河》弦乐高音部、中音部和低于音部在乐队里的分布和表现、以及器材对各声部表现的平衡度,细节等。
P1050458.jpg (, 下载次数:6)

jpg(2012/2/2 17:39:58 上传)

P1050458.jpg

TOP
12#

组合一:扁平铜线+怪兽入门信号线。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高频段表现细腻,韧性较好,但中低频段表现一般,对《伏尔塔瓦河》的重放亦然。
组合二:金宝kimber kable 8TC+怪兽入门信号线。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高频段表现突出,形体感实在,华彩乐段的表现比上一组合要好。《伏尔塔瓦河》的大提琴部的声浪一阵阵由近向远现场感好。
组合三:金宝kimber kable 8TC+高度风。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高频段表现直白稍硬,缺温暖感,低频轻欠扎实,华彩乐段的表现一般,感觉琴手比原来站位后退了。
组合四:扁平铜线+高度风。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低频段表现扎实有力,高频段有光泽延伸好,琴声入耳,整体感觉马上不同,琴体稍大共鸣更好,松香味十足,琴手呼吸声可闻,华彩乐段表现有感染力。
组合五:扁平铜线+范登豪信号线。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各频段表现一般,感觉比上一组合差。
组合六:金宝kimber kable 8TC +范登豪信号线。在播放《流浪者之歌》时,形体感突出,琴手犹在眼前,高频有光泽琴声入耳,琴手呼吸声清晰可闻,华彩乐段表现富有感染力。
TOP
13#

不知那位兄弟高人见过用过那条扁平铜喇叭线?
TOP
14#

经过对比,组合二、四、六均有不错的表现,可以作为入门级之选择。《流浪者之歌》第二乐段华彩段的表现非常重要,如表现一般的组合你会感觉不出乐手或乐曲所要表达的含义,犹如在饮白开水食之无味。表现较优之组合则能听出其中的忧伤,座中有动情者则眼噙泪花,里面蕴含着一个民族的复杂感情。
对此深有同感的是,本人对影视剧很少有动情流泪,但听音乐却常常由衷的感动。记得一次上班路上,在车上等着红绿灯,“中国之声”正在播出《梁祝》公演50周年对作曲家何占豪的采访,当广播里响起熟悉的梁祝主题曲时,我不禁两眼发酸,久违了《梁祝》,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有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我真的很长时间没有聆听了,熟悉的旋律在心中久久回荡。
在对比《伏尔塔瓦河》时,组合二与组合六均有不错的表现,开头部分的小提琴拨弦形体靠前,高音部、中音部和低于音部在乐队里的分布和表现的平衡,细节清晰,三角铁宛若在你的眼角前方敲响,弦乐齐奏丝丝入扣,铜管乐的金属质感十足。这时候生出的想法是这套系统听交响曲是基本足矣。
TOP
15#

时间很快就过,初五从早上1010分开始到下午3点多,中间吃饭停了半小时,期间持续五个多小时。测试时要小心换线自不必说,全身心的投入在听觉之中,要进入那种非常理性的境界实属不易,两耳听闻的只是声、色、形,独缺其味,完全失却了音乐享受的乐趣,这种测试也真的很累人。请原谅我没能那么全面,没能对照音响二十要来一一描述,我只能对在试听过程中凭感觉到的或印象比较深刻的进行记录,其实也是很不全面,也以个人主观感觉居多。
TOP
16#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2-2-2 20:48:00 发表
线材这样PK,会造成很多冤假错案了,不太赞成!
龚兄所言完全可能,于我而言不试又何能知之。有时候,发烧就是穷折腾,其实这五个多小时的过程中亦因为音乐之美而不舍。
TOP
17#

这次只约了本单位一个同好,由于他是初烧,也给不出什么意见,其他人都忙。还有两条电源线再找时间试试。
TOP
18#

原帖由 aa52838 于 2012-2-3 12:41:00 发表
楼主应该在每条线写上价格这样才有可比性。
本人几条DIY线的价格不过几百,就不必提起了,乱烧兄的线由于没有想买也没问过,不过现在信息时代,aa兄上网一百度,什么价钱都会有了。
     个人感觉要认真对线材进行评议,人多了反而难以听得好听得准,也难以统一看法,最好不超过三个人。否则难免杂乱或人云亦云,当然人少了可能主观因素、个人喜好影响较大。各有利弊,欢迎拍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