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免费万能新“唱放”Adobe Audition 3.0 [复制链接]

查看: 12486|回复: 73
21#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2-2-6 18:36:00 发表
今天才有空听听,均衡处理得不错,但要注意录音时的电平,由于录的时侯是没有反均衡,电平太低不好听,但太高又容易出现高频过载,可以试一下用专业录音软件加上限幅或响度控制。我玩多轨录音都会采用。

谢谢试听。
今天上传了最新处理的《小城故事》(用的还是原来的那个录音,只是更新了均衡曲线)。欢迎再试听。
象这样的原始录音,我的原则是任何时候都能不过载。另外,限幅或响度控制是绝对不可以使用的,因为这种控制会同时改变了频谱特性,同等于换了个不知道特性的唱头了。软件均衡也就没有意义了。
TOP
22#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2-2-6 17:21:00 发表
那如此说来,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千把块钱的唱头就达到了W元级的唱头效果了呢?或是不是以后唱头的差别就在密度细腻度上了?音色就基本一致了?

W元级的唱头没有对比,不敢吹。理论上,可以做到一致(一张唱片只能录上一种特定的声音,应该一致)。高价唱头没用过,5K以内的,测试过有限的几个,它们的频响特性是有差异。MC头高频稍过量似乎是个普遍的问题。软件均衡的目的就是修正唱头频率响应不一致这个问题。实际上,知道了唱头频率响应,也可以用硬件来实现。名曰为某某唱头量身定做唱放。牛B吧。
TOP
23#

原帖由 avfline 于 2012-2-6 14:33:00 发表
这种玩法比玩器材更有意思

核心是
TOP
24#

是下午更新的。信箱里只有一个便是。
看来我们对一些术语理解不同。
TOP
25#

说的没错。比如唱头的失真,软件是较难处理的。本方法主要是处理唱头频响特性不理想的问题。
补充一点,录音时不用放音,所以转盘可以不受音箱的影响。
最后编辑开心果 最后编辑于 2012-02-06 20:39:13
TOP
26#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2-2-7 17:28:00 发表
新年好开心果兄!

您这玩法不错,把黑胶唱片的信息保存在硬盘上达到可无限次重播而不损唱片之优点。且通过该软件作存档后文件的音频曲线修正来改善前端唱放的不足;在实际意思上这个软件不能视为真正的曲线修正,只能视为一个混音软件。当您设定好软件的参数后它也会受到唱针和唱臂(如:VTA、针尖切入角)调整时的改变而使其音频曲线而改变(前提:同一针、臂、盘),不能达到在线式的曲线修正。另外,它只能起到如重新混音的作用不能对信息量起到提升作用,因此也是受限于针、臂、盘、唱片和唱放的品质和调教的影响。

玩黑胶系统和把黑胶唱片文件化,一台优质唱放和A/D转换器是小不了的,前端信息量小了,后端用什么软件来制作也是于事无补。

新年好,中山张兄!
欢迎指点。

由于我叙述不好,有些问题可能给你误解了。
1 本方法的“核心”是不用唱放的。所以软件不是用来“改善前端唱放的不足”,而是用软件代替唱放。用软件代替唱放的亮点是:完成普通唱放功能的同时,可以修正唱头的偏差(实际上,如果知道了唱头的偏差,也可以在普通唱放里加修正偏差的辅助电路。但更换了唱头或比较复杂的偏差时,修改软件参数比修改辅助电路要方便得多)。
2 本软件是可以做曲线修正的。但不是它的主要用途,所以精度还不太理想。
3 针、臂、盘的改变,对软件均衡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普通唱放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但要更改普通唱放的均衡曲线,比修改软件参数麻烦多了

同意对臂、盘和唱片的品质和调教等影响的观点。
唱头加普通唱放和唱头加软件均衡的比较,高价组合的没试过,低价组合的话,唱头加软件均衡胜出的几率要大得多。
TOP
27#

回复 50# 中山张 的帖子

晚上好。好些的唱放是指......
我是指K级的。

实际上,如果唱头本身的频响已经不准确了。除非特别定制或瞎猫碰到死耗子。否则其它什么唱放,输出都不精确了,就这么简单,道理是不是这样呢?
TOP
28#

大牌的产品也分等级的吧,2K的和2W的不可能一样的。
TOP
29#

回复 54# 中山张 的帖子

这是大家努力的方向。问题是,头上去了,盘、臂等也不能落伍,水太深了,慎重。
TOP
30#

回复 56# 中山张 的帖子

看各人的实际情况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