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折腾发烧焊锡的一点感受 [复制链接]

查看: 21708|回复: 74
41#

原帖由 海阳 于 2012-1-8 22:19:00 发表
吹气的说法是让温度快速下降,可以让焊锡里面不同的材料同时结晶,因为不同材料结晶的温度不同,这种说法我个人觉得不一定对,吹气也同时容易变成内外结晶不同变化大,吹气焊锡表面看起来不好看,没有光泽,我认为是外面结晶了里面焊锡还没有结晶,内外温度差大变成表面结晶有断裂引起。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不要吹气,原因不清楚,从眼睛看不吹气焊锡比较圆润光滑。
不管那种方法,焊锡尽量用少点,起到固定的作用就好,南海兄说得

呵呵,很同意海阳兄得说法。记得以前看过家电的一篇帖子。建议焊锡焊好后不要吹气,因为吹气后,表面的焊锡冷却凝固了,但是里面的焊锡还是热的,里面的焊锡还会继续冷却收缩。吹口气会让表面的焊锡和里面的冷却的焊锡脱层,也就是海阳兄说的结晶断裂。这样更容易造成不稳固和接触不良。所以一般还是建议让焊锡自然冷却为好。
TOP
4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43#

原帖由 有钱途 于 2012-1-9 17:02:00 发表
其实直观一点说,焊锡相当于机内原件之间的连线,能不用更好,用就用好点的

兄弟,你怎么玩,是你自己开心的事情,但请不要随意“直观”的上纲上线。点与线的概念还是先理清再说吧。
TOP
44#

回复 39# HIFI坚 的帖子

未试过,不敢讲。不过我加中意温度高滴。因为蛋机不缺厚度缺的系透明度和延伸。
TOP
45#

原帖由 闲聊音响 于 2012-1-10 11:34:00 发表
兄弟,你怎么玩,是你自己开心的事情,但请不要随意“直观”的上纲上线。点与线的概念还是先理清再说吧。

我是这样理解的,信号传输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流直接从一个元件流向下一个元件,但实际上,元件直接往往通过焊锡连接,信号经过焊锡之后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个改变是由焊锡结晶后的微观结构带来的,就像我们用线材来调整音色、声音取向一样。不知道兄弟是否认同?
TOP
46#

认同!
TOP
47#

      谢谢兄弟支持,其实大到机壳、输入输出牛,小到电容、电阻、接插件,都对声音有直接的影响,组合起来出的声音就像排列组合一样千变万化,这些微妙的变化让人着迷,很多人穷一生之才智也探索不尽!
   想不到我这点折腾焊锡的感受真的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引发了不少高论,也让我获益匪浅,再次谢谢兄弟们,也谢谢168这个好平台!
TOP
48#

继续折腾~
TOP
49#

原帖由 有钱途 于 2012-1-10 14:59:00 发表
原帖由 闲聊音响 于 2012-1-10 11:34:00 发表
兄弟,你怎么玩,是你自己开心的事情,但请不要随意“直观”的上纲上线。点与线的概念还是先理清再说吧。

我是这样理解的,信号传输最理想的情况是电流直接从一个元件流向下一个元件,但实际上,元件直接往往通过焊锡连接,信号经过焊锡之后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这个改变是由焊锡结晶后的微观结构带来

兄弟,让我感到有趣的是,你既然愿意认真“理解”其中的奥秘,那么就请花费些时间去“理解”一下相关的专业知识为上策,然后再来解析其中的奥秘才有可能。否则,这样的“理解”就成了凭空的“猜想”。
所谓“线材调音”的原理中,起码还有点利用“相移原理”的效应,看作为两点之间并联一个“非线性阻抗”的传输模型。而你的理解中,即便一个焊点也虚拟等效为一种非常规的“器件模型”,但却因为“短路”而成为空谈。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再说,如果有这样假设的一种“插入式”传输模式的存在,并且会对传输信号起到“激励与响应”的控制作用,那么,现有测试技术完全可以解析这样的信号变化原理,你完全可以等待实验科学的解释,不需要想入非非的浪费脑细胞,坐等技术成果的运用。作为一个消费者,你烧银子就是了,何必这么费力的烧脑袋瓜呢?哈哈,说说笑笑吧。不要太认真。
最后编辑闲聊音响 最后编辑于 2012-01-10 18:09:48
TOP
50#

好贴,谢谢分享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