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 / 14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0707的帖子 [复制链接]

2641#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3 18:00:00 发表
原帖由 意念 于 2012-3-13 17:0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eric 于 2012-3-12 22:10:00 发表
如果这个帖子只是两位聊天,建议在qq聊吧。

                                     恳请版主留情


[font=宋

eric版主英明,感谢保留此帖!
这帖是我每次进168必看帖。
我等一众小烧及音乐爱好者从此帖受益匪浅,没有进帖进行交流是因为水平不够,只能潜水看帖、不断学习,不进不代表没有参与。
望有更多的大师级烧友参与进来!
TOP
2642#

回复 2641# sanye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20:30
TOP
2643#

回复 2631# 古典包子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20:57
TOP
2644#

回复 2640# 670707 的帖子

先生,慢慢体会吧!“绝”!
感想;听音乐让人感动,换器材让人激动,带来的是冲动!????
TOP
2645#

回复 2644# 蛋黄 的帖子

老哥不妨再试一下《枉凝眉》中曲4“燕子”、曲9“多情总被无情伤”,听一下是否出感情。
TOP
2646#

回复 2645# 670707 的帖子

先生神了?《枉凝眉》中曲4“燕子”、曲9“多情总被无情伤”,聆听中。。。不可思义!
TOP
2647#

回复 2644# 蛋黄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22:59
TOP
2648#

回复 2646# 蛋黄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23:17
TOP
2649#

回复 2647# 670707 的帖子

一切皆在先生的“调试”中!哈哈。。。。
TOP
2650#

回复 2649# 蛋黄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23:33
TOP
2651#

回复 2650# 670707 的帖子

当初只知先生的用意现在体会到了良苦用心!一)
TOP
2652#

回复 2651# 蛋黄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19:29
TOP
2653#

回复 2651# 蛋黄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19:19:44
TOP
2654#

回复 2652# 670707 的帖子

各位晚安!先生再会。。。
最后编辑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2-03-16 23:15:01
TOP
2655#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2-3-16 23:04:00 发表
小弟如能像对待老哥这样友好、耐性,可能不会引起别人误会,呵呵;建议老哥线材之事暂时就这样将就一下,待以后器材进一步调整到位后再统一用上“蓝线”、脚钉、衬板、机架等;目前仅是“小打小闹”不能作数。

这是先生可贵之处;有所悟!甚感欣慰。。。谢谢!
TOP
2656#

回复 2652# 670707 的帖子

公元1926年3月17日
德国作家西格弗里德·伦茨诞生
1926年3月17日,西格弗里德·伦茨生于东普士马祖里地区的吕克。他曾加入希特勒的青年团,战争结束前夕被征入伍,在纳粹军队崩溃时逃往丹麦。战后在汉堡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1950年任《世界报》副刊编辑。1951年起成为职业作家。


伦茨在政治上主张改革,赞同社会民主党纲领,在艺术上主张艺术为道德服务,反对作家置身于社会现实之外,初期创作受海明威等人的影响。1951年第一部小说为《空中群鹰》。成名作《德语课》发表于1968年,是战后西德流行较广的小说之一。小说取材于画家埃米尔·汉森在纳粹统治时期被禁止作画的真实事件,引起舆论界的重视。伦茨的重要小说还有《与影子决斗》(1953),《激流中的人》(1957),《面包与竞赛》(1958)。1963年发表的《满城风雨》,提出了战争的罪责问题,表示了作者对过去战争的反思。他还著有话剧和广播剧。
TOP
2657#

回复 2652# 670707 的帖子

公元1912年3月17日
梅兰芳首演京剧《木兰从军》
京剧《木兰从军》是梅兰芳早年根据古乐府《木兰辞》改编的大型京剧。全剧共29场,分头、二本两次演完。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梅兰芳既唱旦角,又反串小生。剧中的花木兰六易服装,长枪扎靠,英姿威武。唱段以西皮为主,辅以二黄唢呐腔和昆曲。由《木兰辞》原文编成的昆曲《新水令》和《折桂令》的唱段,非常别致动听。1912年3月17日,梅兰芳在北京前门外西珠市口第一舞台首演《木兰从军》的头本15场戏。演员阵容整齐,轰动一时,使旦行本戏大放异彩。3月24日,原班人马续演了《木兰从军》的二本14场戏。当时这出戏的上演,对提高妇女的信心,鼓励妇女关心国家大事发挥了一定作用。
除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梅兰芳还扮演过运筹帷幄的穆桂英、破敌降虏的梁红玉等巾帼英雄。梅兰芳善于借鉴各方面知识来充实自己,提高演技。围棋就给梅兰芳扮演沙场女英雄提供了不少帮助。从纹枰的黑白争搏之中,梅兰芳体会到了胸怀韬略行兵布阵之妙,进而对他所扮演的调兵遣将的巾帼形象有了更深的理解。(LSSDJT.COM)
梅兰芳还爱好养花、绘画、武术。他注意观察花草的形状、色彩变化,从中得到启发,他的绘画也因此而别具一格。从20年代初,梅兰芳开始学画。当时的一些名画家都和梅兰芳有交往。为了演好《霸王别姬》等戏中的剑舞,梅兰芳亲自拜老武术家为师,学习太极、形意和剑术,他一生拳剑不离手,不仅强健了身体,还从中吸收有益的部分运用到京剧表演中去。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的一套剑舞已被世人公认为艺术珍品。
花草、绘画和武术不仅给梅兰芳的表演、服装、化妆等以直接的帮助,而且提高了梅兰芳的艺术修养,使他演的戏独具神韵和意境。梅兰芳演技高超,成为京剧艺术大师,是与他重视“戏外功”分不开的。
最后编辑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2-03-17 11:13:12
TOP
2658#

今天又收到论坛短消息,咨询670和蛋黄是否同一个ip,现公开答复,不是同一个ip。

各位早安,中午见。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659#

建议两位把这些说话放到qq吧。





您的时间在那里,您的成功就在那里!
TOP
2660#

168太宽松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