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29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670707的帖子 [复制链接]

查看: 935532|回复: 2891
12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12-19 21:13:00 发表
前者讲起“贫亦乐”购买索尔蒂指挥的《尼伯龙根指环》,我现在已经极少打开它了,因为我轻易的购得克劳斯、克纳佩布许指挥的《指环》明白索氏的版本为何说“不是瓦格纳的《尼伯龙根指环》”了,此观点我是在15年前听人说起,冥思苦想十五载一旦遇上克劳斯和克纳佩布许,一切引刃而解。当我们的能力积累到程度,艺术有时就像窗户纸一捅而破。老哥,当我在电话中将其原委告知可能就15分钟;然而没有聆听的实证过程,就无法真切体

小弟有一套海廷克的《尼伯龙根指环》节选,5CD,还没开听,怕坐不了那么久,哈哈。。。
TOP
122#

回复 121# 山河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5 22:02:44
TOP
123#

讲一句可能会伤人或引起指责的话:我们在听唱片时,如果事先或在聆听过程中不做些功课,那么同一曲目收集不同版本意义有多大呢,或许您会说,体验不同感受,那么我请问:这种感受或感觉的来自哪里,依据又是什么呢?
TOP
124#

不同的唱片听过后,自己的听觉、神经告诉自己,几张唱片声音是不同的,我喜欢听A或B。
听之前做功课,了解两张唱片声音有不同,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去找这些不同?太累。
TOP
125#

回复 124#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先生说得好,这样是否会出现A、B之间类比,可是经典音乐作品就是具有多种演绎和诠释方式的可能性,也是其魅力所在,我们不防再深究该种演绎和诠释的意义所在或艺术思想性,如此我们可能会走得更久远、更深刻;谢谢!
TOP
126#

差异化不必要去类比、PK,各取所需不是可得双倍?
TOP
127#

回复 126#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删除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2-03-26 07:42:38
TOP
128#

呵呵,时光先生有点“懒”,正如其人其意。这个“懒”理所当然兰煲义的:一)
TOP
129#

回复 98,99# 670707 的帖子
全部收到了,非常感谢,非常实用。
本周六,日回去后一定好好比较听听。
TOP
130#

回复 129# richardqian 的帖子

各位好,先生好!qian先生我已将书复印一份寄给先生转交与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