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聊一下对pc hi fi 声音的追求 [复制链接]

查看: 214469|回复: 599
11#

回复 52# m.peng 的帖子

原帖由 m.peng 于 2011-12-1 19:50:00 发表
张兄原来也是个中能手,以后要多请教了。你说的EMU是专业的声卡,在网上搜了一下价钱不一啊,相差悬殊太多,有真伪之分否?至于pc hi fi 能否干低高级转盘一说,个人认为应该还差一步吧,再多给它一些时间,梦想一定会实现的。呵呵!

晚上好m.peng前辈!
我也是懂小小而已,前辈太抬举了。

EMU的产品民用级主卡和主系统软件一般在2K~6K左右,这就因使用需要和要求而选择功能配置了。

如是手提电脑的话性能就没那么高了,只能使用USB、1394或网卡接口与手提电脑通信,这样就大打折扣了。EMU台式机用的系统很强大,连软调音台也有,并且配置差别也很大,所以影响价格的差别也很大。至于这么高端和高技术的产品暂时应该没有B货,至此我也没有见过B货。

现时,一台高端的台式PC HIFI 平台是可以干低大品牌的顶极CD转盘,并且干得他们很惨,至于干低过什么品牌就不方便说了。如是用手提电脑和MAC或使用USB、IEEE1394和网线作通信的话,就不可能干低它们了。

最厉害的东西还不是PC HIFI 呢,如是用上SC HIFI 的话,就连民用级的音源大哥黑胶系统也会很头痛啊。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1 22:15:4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2#

回复 54# m.peng 的帖子

原帖由 m.peng 于 2011-12-1 21:07:00 发表
又上了一课,不过似乎是“曲高和寡”未能普及,还是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较容易让人接受。

其实并非"曲高"的,如果用两、三W来组装一台高端PC HiFi的话,我睇十万内的CD转盘就会很头晕的了。呵呵。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3#

回复 60# Willson 的帖子

晚上好Willson版主!
哈哈!这个是新创意,也无须懂电脑。不知道取样和通道是多少的?
声音表现可以吗?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1 22:50:4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4#

原帖由 ahwaiman 于 2011-12-1 21:24:00 发表
想請教SC HIFI = ?
及使用EMU1212可否直出膽機?
如需經DAC出膽機, $5000有什麼好介紹?
謝謝

SC HiFi的名字是小弟改的,S=Sever,C=Computer的意思,即:使用高端服务器,最高速和性能的硬盘做阵列作载体,从而可制作超高格式的文件;但现时成本太高,还不实用。

1212能否直接接胆机,就要视胆机的输入阻坑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1 23:14:46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5#

回复 65# ahwaiman 的帖子

我的意思是输入阻坑。
最好用回前级,50K以上就可以。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6#

回复 57# tty123 的帖子

原帖由 tty123 于 2011-12-1 22:19:00 发表
这个话题值得探讨深入!
目前有这个想法:
配个没有任何风扇的主机,如AMD的E350APU,线性电源,找个PCI口的专业的数字声卡M-AUDIO DELTA1010(纯数字输出)或者emu 1616m 、RME AES16、RME AES32 、Lynx l22、RME 9632等
再接DAC
具体方法是否可行?
能否建议举例说明?

最好不要这样搞,因无风扇的主机运算能力不高才发热量不大。
既然,用上PC HiFi就物其尽用,加块高性能带HDMI的显卡,一同玩视频。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1 23:53:29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7#

回复 68# Willson 的帖子

原帖由 Willson 于 2011-12-1 23:31: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2-1 22:46:00 发表
晚上好Willson版主!
哈哈!这个是新创意,也无须懂电脑。不知道取样和通道是多少的?
声音表现可以吗?


声音绝对OK,用来录音的东西,声音让人放心,24BIT 192Khz或者DSD格式都有。

请问:容量有多大的?
但是不能玩视频喔!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8#

原帖由 maoshizi 于 2011-12-2 3:35:00 发表
小弟提醒下准备用台机PC玩的各位老兄,如果装了高端独立显卡的话,声音会大受影响,USB尤其严重,专业级声卡输出也难避免。小弟曾多番调整,换电源,线,加装外部整流,换主板,换内存,换显卡••••••折腾一个溜够,花的钱足够买台PC笔电加MAC了,却依然不满意。正要放弃PC的时候无意插了次笔电,一下明白了,台机内部电流太脏,笔电要好得多。如果非要用台机,试试只用板载显卡吧。最好是笔电,然后配装数字口声卡或界面。现在的笔电无论PC还是Macbook,很多都可通过IPAD控制,会好玩很多。
不过,有个使用经验想提醒各位老兄。越是方便,越容易使人浮躁,玩PCHiFi攒了许多好听的专辑后很容易边听边换,因为太方便而失去了欣赏感。小弟就犯过这个毛病,后来被老婆提醒,然后强令改回来的••••••

您好!
认同您这个经历。

问题主要出在:
1、电源,普通电源是无法解决您上述的问题,是否装了独立高端显卡,问题一样会有,只是严重与否而已;PC HIFI 想有良好的电源供给就要选用 “ 沉余电源 ”。

2、显卡,如果是使用由PCI-E 直接供电给显卡的话,您上述的问题就会有可能出现,这样会占用底板上的大部分电源,使其它板载用电单位供给下降(如:声卡);理论上底板插得越小东西下去会越好。但是使用外部供电而非PCI-E 供电的显卡,这些问题就不会发生。

使用笔记本也可以,但要求就不要太高了。
笔记本的几大死症:
1、声卡的品质太差。
2、内置硬盘性能很低,容量小,转速慢,Cache 小,硬盘内部数据传输慢,I / O性能底。
3、光驱很差:一般只是DVD - RW 或 DVD-RAM 等,用这样的 ROM 进行文件录入,会对文件产生至命性伤害,想有好的文件录入就难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2 13:25:41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19#

回复 73# m.peng 的帖子

原帖由 m.peng 于 2011-12-2 8:33:00 发表
原帖由 maoshizi 于 2011-12-2 3:35:00 发表
小弟提醒下准备用台机PC玩的各位老兄,如果装了高端独立显卡的话,声音会大受影响,USB尤其严重,专业级声卡输出也难避免。小弟曾多番调整,换电源,线,加装外部整流,换主板,换内存,换显卡••••••折腾一个溜够,花的钱足够买台PC笔电加MAC了,却依然不满意。正要放弃PC的时候无意插了次笔电,一下明白了,台机内部电流太脏,笔电要好得多。如果非要用台机,试试只用板载显卡吧。最好是笔电,然后配装数字口声

谢谢仁兄的经验分享,当初玩的时候也用枱机,后来嫌那个风扇的声音实在扰人,改用笔记本就方便与安静得多了。现在用的是2台笔记本作音源,枱式机就用来上网和下载无损音乐了。

您好m.peng前辈!
高性能的台式主机一定会有噪音,但优质的机箱和风扇,噪声是很细的。另外,不要把它放进听音房,用无线鼠标来操控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2 13:27:4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20#

回复 78# Willson 的帖子

原帖由 Willson 于 2011-12-2 11:33:00 发表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2-1 23:51:00 发表
请问:容量有多大的?
但是不能玩视频喔!


你买到的硬盘有多大他就有多大!可以自己更换


这样就不错了。

请问是用3.5寸,还是2.5寸,或是其它尺寸的硬盘?
硬盘接口是什么的?

音乐文件是怎样录进去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