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烧友当如此!「转帖」 [复制链接]

查看: 5901|回复: 23
11#

有烧友补充道: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2#

回复 11# 33CX 的帖子

见楼主引用此言,有相见很晚之感,请先生适当时机能来好声之贴灌一下水,我们欢迎广大烧友发表好声之看法、意见;谢谢。
TOP
13#

看到台兄的发言不免有家访的冲动,但不是强访。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4#

回复 13# 33CX 的帖子

先生有所不知,好声一帖是众人辛劳和智慧结晶,本人对他深有感情;至于先生所言整合一事,能给参阅者带来方面自然是好,可是那些感悟毕竟不是我个人能力所及,没有大家的探讨和提示,我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只能让阅读者勉为其难了;感谢!
TOP
15#

回复 9# 670707 的帖子

老朋友啊,先生如此说来让小弟甚感惭愧。高山仰止。
TOP
16#

楼主,就不勉为其难了。你就辛苦一点了。将07先生的精华贴一一转贴于此。。。也算好事一件。。。。
TOP
17#

回复 15# mxtq 的帖子

谢谢先生,我想不花钱的说一些音响问题,我们知道听大箱子和小箱子有天壤之别;一般而言,听书架箱的人更注重于音色之美,因为小箱子发声单元口径和数量受限在还原大音场方面难以完成(无论是体积比还是数量比皆如此),尤其在播放大型管弦乐作品时会出现信息拥堵,出现:音场变形、乐器比例失真、乐器之间缺乏有序性、感觉箱子装不下所有乐器之声等等,故此,设计厂家会在音响设计音色上动脑筋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之需。一旦使用大箱子上则音场问题十分关键,大口径多单元就是按此要求设计,可是要在大箱子上做到音色和音场皆美投入必须跟上,然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乐器发声还原和音乐真实表现为基础,因为有些天价器材能做到大场面和带毒性音色,不要等我们认识事物真相时才会恍然大悟问题出在哪里。
TOP
18#

原帖由 33CX 于 2011-11-19 4:50:00 发表
如将我归为发烧友,则会自问属于何种类型?
我的想法是:我非器材发烧友,却拜他们为师,以求器材好声之道;我非音乐工作者,却从他们学些基础乐理知识;我非演员,却会偷窥他们排练和其中的窍门;我非为乐器演奏,却要了解乐器发声之理和技法;我非文学家,却想借用流畅的言辞将倾听音乐之感受告知于人;我非艺术家,却想学些音乐艺术评价和欣赏之法;我非哲学家,却想用理性、思辨、逻辑的方法分析问题。期待暮年,能有庖丁解

-------------------------------
很有见解!!!!!!!!!!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19#

07兄总结的非常到位,难怪有人要强访.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20#

回复 19# 八先生 的帖子

老哥如此抬举小弟,脸都羞红了,哈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