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勒的价值能因为几个指挥而改变吗? [复制链接]

查看: 10086|回复: 33
1#
     近日看了《音乐爱好者》中高屹的文章《马勒现象》,文中对当今世界的马勒热进行反思,认为现在的马勒热是被唱片业绑架了,我们应该坐下来冷眼重新审视马勒和马勒的音乐,其主要的论据是富特文格勒、卡拉扬生前没有完整指挥过马勒、切利比达克明确拒绝指挥马勒。        
        “我的时代会到来的”这是马勒生前的名言,马勒音乐之盛行于世,自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人的生死存亡,人与大自然,人与宗教以及人的爱情,我们都可以在他的音乐里找到了契合点和共鸣点,这是马勒的普世价值。
      去年是马勒诞辰150周年,今年是马勒逝世100周年,唱片公司出版纪念集,海量的版本正好是说明马勒的价值所在。如果一个作曲家在其身后默默无闻,只有零星的唱片发行,他的价值就得到体现?
      至于富特文格勒、卡拉扬、切利比达克没有完整指挥或不屑一顾,只能说明马勒是未来的同时代人。如果这些指挥活在当世,或许也会有马勒全集问世的。
          在当今这个年代,马勒的价值不会因为几个指挥而改变!
最后编辑0215 最后编辑于 2011-11-07 22:25:09
分享 转发
TOP
2#

难道要把马勒绑架给纳粹就对了么
TOP
3#

“卡拉扬生前没有完整指挥过马勒”
这是什么破论据?
分明有完整的第四、五、六、九交响乐、大地之歌、悼亡儿之歌、吕克特的五首歌。
论据本身就是错误的,更遑论论证过程以及结果了,简直可笑之至。
TOP
4#

而且卡爷把第九录了两次
http://t.qq.com/bach_and_mahler
TOP
5#

《马勒现象》什么也说明不了,一家之言而已。
TOP
6#

唱片业日薄西山,早已手无缚鸡之力,还绑架得动人?
感谢马勒吧!是他给垂死的唱片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它还能再苟延残喘一些时日。
不再出马勒新唱片之日,亦即唱片业死亡之时。
TOP
7#

卡爷如果再活十年,一定会录完马勒全集,说不定有的还会再录第二次
千 江 有 水 千 江 月    万 里 无 云 万 里 天
TOP
8#

我觉得,没有必要让每个指挥都一样,都一样就很好吗?呵呵。各有擅长,各有不足,互相弥补,姹紫嫣红。不是很美好,很正常的吗?

福特。卡拉扬,切利,虽然是伟大的,但仍然只是无数指挥家中很小的一部分,拿来说事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哈哈。
TOP
9#

福特生前也有演出马交的记录,某些曲目还不少。只是没有留下录音罢了,但留下跟迪斯考的旅者之歌。话说还流传一句著名的感叹。福特听完迪斯考的演唱后说,直到听到你的演唱才发现马勒的伟大。可见福特并不排斥马勒。
TOP
10#

原帖由 天堂之阶 于 2011-11-8 5:30:00 发表
而且卡爷把第九录了两次

录了三次,可能还不止。
据我所知的三次录音都是和柏林爱乐,79/80年的录音室录音、82年9月30日柏林爱乐大厅的现场录音是大家熟知的版本。还有一场82年5月1日柏林爱乐大厅现场录音由一家小公司发行,据说这场演出当天上午的排练异常精彩,卡拉杨在彩排完毕后说以后再也不可能有如此完美的表现了,果然当晚音乐会的表现就打了许多折扣。可惜排练是否录音或者录影至今还是个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