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思考与回想--布伦德尔vs古尔德 [复制链接]

查看: 4950|回复: 15
11#

   作为读者,听到这样一些话或许会有些吃惊。在大多数的钢琴家访谈录中,我们读到的
都是对另一些同行或前辈的赞美,或受到过如何有益的影响。即使不同意某人的演奏,也大
都是含蓄地表示,最多点到为止。像布伦德尔这样一位极具名望的钢琴大师对另一位声誉显
赫的同行,指名道姓地提出措词严厉的批评是极不寻常的。难怪他的对谈者梅耶说:“这真
是强烈的反应。”
    布伦德尔的这类指责在该书中至少有十处之多。他为了坚持自己的理念而直言不讳,使
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因为这不是出干个人的好恶,而是源于艺术观念上的分歧,他是
骨鱼更在喉,不吐不快。
    事实上布伦德尔不但听过古尔德的现场音乐会,他们之间还有过短暂而友好的交往,虽
然没有发展为长期的友谊,但彼此间也没有不和。那是在他俩都很年轻的时候,布伦德尔在
维也纳钢琴家斯科达的寓所偶遇古尔德并一起午餐之后,古尔德坐在钢琴家旁弹了伯格的
《奏鸣曲》。弹毕,布伦德尔向他指出他漏弹了一个附点节奏。而古尔德后来也向布伦德尔提
出他弹的贝多芬《奏鸣曲》作品第106号中多弹了一个八度音作为回敬。整个气氛一直都很
轻松。布伦德尔说:“古尔德非常迷人,长得很帅。后来在他写的文章里对我非常友善,对
我的莫扎特协奏曲的录音说了很多的好话。”尽管如此,并没有妨碍布伦德尔对古尔德提
出尖锐的批评。
    分歧的焦点在于对待作曲家和作品的方式,布伦德尔说:“我总是尽可能朴素而自然
地去看一部作品,而不是一开始就试图分析它。我既知道作曲的过程,便认为这种分析应
该是在与作品成为熟悉的朋友之后,而不是事先就强行把某种见解输入到作品中去。”而古
尔德强调的是“出新”,他常说,一件事如果不能做得与众不同的话,干脆别做。“已经有了
20张极其精彩的《华德斯坦奏鸣曲》的唱片,何必劳神再录第21张,如果没有新意贡献于众
的话?”古尔德的“出新”在布伦德尔听来,就是“出格”,是对作曲家的不敬和对音乐作品
的扭曲。
无知者无畏
TOP
12#

   那么布伦德尔与古尔德孰是孰非?艺术风格上从来只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新旧之分,
很难有是非之分。在这场论战中(严格说来不能算是“论战”,因为古尔德早已作古,毫无还
手之力),我们看到的是两位个性极强而又风格迥异的音乐家在艺术观念上的碰撞与交锋。
布伦德尔对于古尔德的激烈指责丝毫无损于广大听众对两位钢琴大师的喜爱和敬佩,相反,
如果没有这种争论以及因此而迸发的思想火花,整个乐坛就会变得毫无生气。
    钢琴家伊曼纽尔·阿克斯曾如此赞叹古尔德的演奏:“古尔德是一个把你带进他的世界
的音乐家,哪一方面都令人叹绝。多么有创造性!弹奏之精确也是惊人。”“他弹得那么恰到
好处,令人佩服。”他认为,古尔德与霍洛维茨一样,因其独特的音乐个性而成为最伟大的钢
琴家。每一位钢琴家,无论是否赞同古尔德的观点,都会在不同方面受到他的影响。
    事实正是这样。翻开任何一本关于钢琴演奏的书,只要出版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无
论是自传、回忆录、采访录或者随笔,基本上都可以看见古尔德的名字,他的影响确实无可
比拟。古尔德的传记作者佩奇说:“古尔德从其他钢琴家止步的地方开始他的探索。”他打
开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天地。
    或许布伦德尔自己也意识到对于古尔德的种种指责有些过火,因此他最后终究说了一句
好话作为平衡。他在该书的最后一段关于古尔德的话是这样的:“我必须提到古尔德在莫斯
科的现场录音。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为学生演奏阿尔本·伯格的《奏鸣曲))非但没有粗暴地
对待这首作品,而且是我所知道的最出色的演奏。”
无知者无畏
TOP
13#

有些演奏家把演奏作曲家的作品视作一种为作曲家的服务;另一些则把作曲家的作品视作自我展现的平台——演奏诠释的出发点和动机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演奏理念的大相径庭。
TOP
14#

强加或避免“个人感受”都同样是应该受到质疑的
TOP
15#

布伦德尔的曲目比较有限,主要是巴赫、莫扎
特、贝多芬、舒柏特,和令人对他的走向感到惊奇
的大量李斯特作品。他也演奏过一些勋柏格的乐曲,
他是目前所谓的“智力型”钢琴家的典范,他的崇拜
者最起码也把他看作当今的塞尔金与施纳贝尔的结
合。也有贬低他的人,他们认为他的演奏拘泥迁腐,
没有想象力。有人斥责他的李斯特作品演奏为无法
控制,因为他的声音坚硬,缺乏超级华丽技巧。然
而布伦代尔更感兴趣的是乐思而不是奏法,他的一
些想法赋f李斯特作品新见解。他摒弃了李斯特作
品演奏中的浪漫派概念并试图突出作曲者的预示性
要素—大胆的和声以及特别是晚期作品中的超世俗
的要素,这就是通过一双睿智的二十世纪眼睛所
看到的李斯特。

古尔德他个人的反常怪癖和他的钢琴艺术同样有名。
古尔德是个巴赫专家,为演奏巴赫而生,
他的手指能奏出充美匀称的音阶和免量适度的和
弦,是绝无仅有的善于勾划出巴赫乐曲的线条的人。
他的曲目自斯韦林克和伊莉莎白时代作曲家开始,
接着是巴赫、莫扎特和少数几首贝多芬奏鸣曲。然
后是个大的跳跃直到贝尔格、欣德米特、勋柏格和
一些其他现代作品。几乎所有的浪漫派乐曲他都不
喜欢。他撰写了几篇文章说明他厌恶英扎特和除
《大赋格,之外的一切贝多芬晚期作品。他演奏时手
臂位置极低,用扁平手指弹奏。他所演奏的巴赫具
有一种完全别出心裁的令人振奋的节奏和重音,他
是如此地使人信服,以致他单枪匹马就能迫使大家
对‘戈尔德堡变奏曲,、帕蒂塔、‘四十八首前奏与赋
格,及巴赫其他乐曲重新评价.无论古尔德的演奏是
否突出音乐学因素,他具有惊人的性格和生命力。
古尔德遵守他在事业初期所作的诺言,于三十岁左
右离开演奏舞台而去录制唱片和电视片。由于他的
钢琴才华的特点,也由于他对于已确认的东西的蔑
视,他成了全世界年肯钢琴家心目中的一位传奇人
物。他们广泛模仿他演奏巴赫作品的方式,甚至他
的习惯动作。
最后编辑hitom 最后编辑于 2011-11-01 19:18:55
无知者无畏
TOP
16#

这个帖子太值得看了,留个记号慢慢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