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国内出不了像样的大部头音乐作品 [复制链接]

查看: 6611|回复: 35
21#

恕我孤陋寡闻,请教LZ近百年来西方出过何位音乐大师创造了哪几部伟大作品?
TOP
22#

回复 21# MHDT 的帖子

请注意像样二字,不要随意拔高我的话题。
TOP
23#

回复 20# 残剑831 的帖子

那么对于已达到或过了创作高峰期的"高手"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TOP
24#

楼主是站在西方音乐体系的角度在审视中国,很不公平哦。
其实梁祝之类的本身就是中西结合,不能算纯的国乐。
其实我国的戏曲保留下来的还是不少的,绝对博大精深,很多剧种不亚于且意大利歌剧!
TOP
25#

回复 24# fatelf 的帖子

没有贬低国乐的意思,本人对国乐中的箫和古琴也很有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西乐这个集合比中乐确实大得多。
TOP
26#

我以为

感性层面上:国乐还是偏于孤芳自赏,阳春白雪的多些,自说自话,实为文人墨客的高级享受。但也不是没有民风淳朴之作。我听得较少,孤陋寡闻。

理性层面上(或者技术层面上):国乐的音乐语言不是世界性的,记谱法不似五线谱那样得到很广泛的传播。五声音阶和由此带来的音乐上的强烈的民族性使国乐和其他种类音乐很难存在“接口”和“交汇点”

另外,您所问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其他民族的音乐体裁中,如阿拉伯音乐等。在西方人眼中,我们的音乐体裁都是是落后的。(他们不理解罢了)。

其实,在二十世纪下半页,古典音乐依然很难再呈现之前的辉煌。

达柳斯.米约,布里顿,普朗克,布乃兹,飞利浦.格拉斯,哈斯,还有个啥豪斯来着。。。试问这些近现代作曲家谁又耳熟能详呢?安迪霍沃尔(波普艺术大师)曾说:六十年代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感兴趣,七十年代大家都在自我抛弃,二十世纪整体上是吵吵闹闹,娱乐至上的。

焦躁,疑惑,不安,恐惧。。。近现代古典音乐音乐依我看来更接近迷幻乐,随着注意力的支离破碎,兴趣点的分散,我们更该讨论的是如何把有限的energy进行妥善管理,这个道理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TOP
27#

音乐界内在的表现是其中之一,外在也缺乏扶植和推介的动力,有多少家唱片制作商关注自己的交响作品的发行?
最后编辑lens1663 最后编辑于 2011-10-02 19:15:24
TOP
28#

简言之就是没有很好的艺术创作的环境,纯粹为艺术的也凤毛麟角,欣赏者素质与偏市场化的运作。。。这些都是形成“无大家,无大作,无内涵“的作品的主要成因。
TOP
29#

原帖由 神农 于 2011-10-2 17:59:00 发表
没有贬低国乐的意思,本人对国乐中的箫和古琴也很有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西乐这个集合比中乐确实大得多。


中乐是以汉文化为底蕴的音乐 和除汉文化以外的涵盖整个世界的古典音乐没有可比性 无论来源 欣赏方式 表情达意 差异认可....
TOP
30#

回复 29# 潇湘水云 的帖子

同一范畴的东西,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不是刻意割裂来看,有何不可比较的。旧瓶新装的中乐不也有很多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