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黑胶之路>>欢迎你加入吹水 [复制链接]

查看: 97322|回复: 674
11#

一个侧滑力引来了这么多的讨论,看来烧友这个群体的确较真.理论完美的器材,声音表现未必完美.对理论探讨再多,还是要回到实践中来.有些理论是经不起实践的.


一句话:纸上谈兵无益,多听多比较是正道.
TOP
12#

原帖由 KCC123 于 2011-9-27 3:22:00 发表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26 21:47:00 发表
MM还是算了吧。

这方面我并不认同, 请问杰兄你听过有那几个直正高质的MM头呢? 能否列举一下?


阿杰兄最喜欢从概念上划分玩法的高低,这样不全面也不客观,各花有各花的香,存在就是合理.或者是你没有接触到好的,或者是你没有玩好.或者不是你的那杯茶.一棍子打死,不是一个老烧友的严谨作风和开阔视野.

阿杰兄的关于黑胶部分的经典理论:1)MC比MM好2)用升压牛不好3)正切臂比支点臂好4)磁悬浮唱盘最牛5)唱头盖可拆的比不可拆的好.6)惰轮盘的音乐味道来自于低频的音染7)***品牌的唱盘技术最先进.

这些我都不赞同.大胆怀疑你是理论至上.也不知道你自己调教的黑胶系统能去到哪里?网上交流这么久,也不知道你在高深的理论支持下,搭配了啥样的器材.不知道不愿意和大家分享,还是怕大家拍砖.如果说你是不愿意张扬的烧友,看你论坛上的发言,也不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比嘴巴功夫更重要.敢于把自己的器材摆在烧友的面前,听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面意见,都是提高之道.貌似接触到的广州烧友还真没有听说有去阿杰兄家访过.

168论坛上几位老友,不管是器材高班的周道前辈,还是坚持国产器材的ERIC版,他们的搭配都让烧友从不同的角度受益.我个人看法,不管器材是否高价,如果用心的去玩,即使是低价器材也有闪光点,尽管不能做到全面.

阿杰兄得罪啦.
TOP
13#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27 13:09:00 发表
jacky70看帖都不认真,该打PP。
早就说过我是一个泥瓦匠,高楼大厦没少见,自己睡在茅棚里。
你看到有那个富丽堂皇的宫殿是由艺术家一手一脚堆砌出来的?


愿意被阿杰兄打PP,预祝阿杰兄你这个泥瓦匠艺术家国庆快乐.
TOP
14#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1-9-27 13:24:00 发表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9-27 12:44:00 发表
阿杰兄的关于黑胶部分的经典理论:1)MC比MM好2)用升压牛不好3)正切臂比支点臂好4)磁悬浮唱盘最牛5)唱头盖可拆的比不可拆的好.6)惰轮盘的音乐味道来自于低频的音染7)***品牌的唱盘技术最先进.


哗,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可第5点有点不明白。
应该改为唱臂线直通


你翻看下自己的帖子吧,大概有这么一句话:可以拆装方便的唱头盖为什么要用固定唱头盖?是跟在我的帖子里的.

我和阿杰兄的对话就此打住,大家继续.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1-09-27 13:30:16
TOP
15#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9-28 21:57:00 发表
其实我有点想玩SPU,因为据说它是FR臂绝配,但是又担心那3g多的唱重把我的唱片刨坏了(¬_¬)


FR唱臂的绝配是他自家生产的唱头,能否有缘相见就是靠自己的运气了.

另外关于VDH的唱头,玩好的人的确不多的.破音,失真是家常便饭.他家的唱头由于极端的切割方法,纤细柔软的针杆带来了唱头的高林敏度,要求唱盘唱臂的精度很高,还有唱片的盘面的状态.很多烧友很注重搭配,可是在这个环节上就忽视了.这样的唱头就像是大家闺秀,吃的用的都是上等货色才能一睹笑容.这个观点在大家讨论VDH初期我已经聊过,可惜的是很多人宁愿相信只要好唱头就可以包值黑胶系统百病.

VDH唱头的老师是EMT,结构用料都很接近,EMT是专业唱盘用的唱头,唱盘的质素比较精密,容易搭配这样高灵敏度的EMT唱头.但是VDH基本原样照搬,只是针尖的切法是独家的.而把这样高精度的唱头用在质素一般的民用唱盘上,当然是笑话百出.如果你的唱盘系统没有一定的价位支撑,还是少碰为妙.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1-09-30 12:47:18
TOP
1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1 8:48:00 发表
看大家用文字表达,因各人的理解不同,会引起一些误解。下面的图比较直观。由图可知道,不同粗细的唱针,只要能接触到声槽中从A到C中的任一点,都能读出一样的信息。如果A点(附近)被磨损了,换个细点的针,读B点(附近)的信息,又是一张新唱片的感觉。如果B点又磨损了,再换更细的针度读C点附近信息。不过这里讲针的粗细是指它能进入声糟深度不同的粗细。和唱针读取高频信息所需要的粗细是有区别的。
[attachi


谢谢开心果兄的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不同唱头公司对于针尖的切割方法.只是理念上的不同.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针尖切割尺寸,对于读取信号的影响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不同转数的针尖切割尺寸相差很大,就很容易理解.

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同的唱片公司为什么可以执行不同的针尖切割尺寸.另外看到一个EMT的资料,描述现在的唱片的沟槽是比较90年代以前的沟槽通常是细小的,于是有针对性的开发了JSD5和JSD6.
TOP
17#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1-10-1 13: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1-10-1 12:30:00 发表
谢谢开心果兄的图,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不同唱头公司对于针尖的切割方法.只是理念上的不同.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针尖切割尺寸,对于读取信号的影响不是很大.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然不同转数的针尖切割尺寸相差很大,就很容易理解.

以前一直纳闷为什么不同的唱片公司为什么可以执行不同的针尖切割尺寸.另外

谢谢,,,明白了,对以后买唱头有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其实很多的理论探究,如果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言简意赅,比大篇章的文字罗列更实用.
TOP
18#

原帖由 LP 于 2011-10-6 11:3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Dr kuang 于 2011-10-6 11:01:00 发表
回复 599# markh 的帖子“我记得RCA当时卖6.99,水星卖3.99.碟基当然是RCA要好,但水星更抵食夹大件,很多唱片为保证动态,内圈基本用尽(很贴近LABEL了)。这点正反映了英国、美国听音的口味,比较LONDON和DECCA的唱片,相


LP兄讲的太好啦,有些底噪的确是可以接受的.例如我就接受卡萨尔斯的巴赫大无的底噪.
TOP
19#

原帖由 初爱黑胶 于 2011-10-6 0:14:00 发表
原帖由 LP 于 2011-10-5 23:4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初爱黑胶 于 2011-10-5 20:5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中山张 于 2011-10-5 20:55:00 发表
您好初爱黑胶兄!
老兄太抬举了,小弟只是略知一二而已。


老兄谦虚了。对了,请问您玩过o


在唱头上增加重量尝试下,未必花钱重新买唱头.

用铜制硬币,例如欧元.在钱币上钻两个和唱头固定一样的两个孔,盖在唱头盖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