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谁能解释这件事?比老浦东的精彩!! [复制链接]

查看: 12314|回复: 70
31#

原帖由 shazi2000 于 2011-9-10 18:31:00 发表
关键是没有发声体?

查查离子喇叭的原理,不太复杂的.
TOP
32#

硬要根据现象乱说一通的话,是电磁感应现象。钢索是个回路,是肯定的,电波在钢索回路产生电流,电流在地球磁场中产生电磁力,电磁力在钢索上产生的作用和电波波幅有关,所以能听到AM了。检波也是提取波幅信号,线圈也能反应调幅波的大小波幅(磁场强弱),象喇叭工作一样,只是钢索(线圈)微弱振动。那个啥,拍砖…
TOP
33#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0 4:48:00 发表
[quote] 中国的调幅制式是535-1605Kc,这段频率耳朵是听不见滴!!!


所以任何给人听滴调幅收音机都必须经过“检波”,才能得到人耳朵能听到滴“音频”,这是念小学时俺滴老师教滴。



英明神武滴松香味同志可能是不念小学直接保送大学滴神童,耳朵里天生有个检波器,能从535-1605的超声波“火花”中“检出”音频。


哇哈哈哈-------------

呵呵...老浦东太教条了,没有检波就不能听见声音啦?
在传统收音机中,检波的作用不过是将含有双边包络调幅波的单边检波出来以便于后面电容滤除载波后留下单边包络信号供后级放大播出。但是本案情况我在10楼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载波信号本身就是导致电线头打火的直接信号电压,而该信号电压的幅度恰好就是承载广播信号的包络,信号电压的大小直接影响了电火花的大小,从而使电火花产生的声音正好反应了包络的特征(也就是广播声音),大家听到的就是受广播信号调制的电火花的声音。
TOP
34#

完全正确,再顶你一次!
TOP
35#

回复 30# 老浦东 的帖子

经我手修过的电视机数不清了!放电声和行频声是不同的。
TOP
36#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9-10 23:15:00 发表
完全正确,再顶你一次!

多谢您的支持!作为老无线电爱好者,解释这个现象应该不难,呵呵......
TOP
37#

就是塔吊接收到的随声频调幅的高压载波信号对地放电的结果嘛。发声体就是被电弧引爆的空气,电弧强弱随声音大小而变。其它塔吊接地良好,所以就没这个现象啦。
电声学核心探究实验室和音乐,艺术核心探究创意室

打造尊贵品牌    开创音响先河        http://289652502.qzone.qq.com/
TOP
38#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11-9-10 18:32: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10 16:57:00 发表
土壤里含有大量的半导体元素硅,可以说硅元素无处不在,这个还用“强调”告诉你才知道么?

松小弟,


有硅就成了二极管???


那岂不是用沙子把“牛”埋住就成了“发烧直流电源”???


还要提炼单晶硅干吗呀???


河里挖点沙洗洗就变CPU咯!!!


中国的大沙漠中硅可多捏,咋只有INTEL赚得盆满钵满???只怪中国太多你这样滴高手呀------------  

请问老浦东,是否了解晶体管的P-N结是怎样形成的吗?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9-11 1:51:00 发表
请问老浦东,是否了解晶体管的P-N结是怎样形成的吗?


嘿嘿,这个小儿科问题也要问答案???


“看你是用什么方式了,如果是金属金属接触的方式扩散形成PN结是很慢的,因为没有外加的能量给原子运动用。如果是采用高温加热的方式就比较快啊,拿硅举个例子,把P型掺杂的硅片(含硼)放在反映室里 通入 P源和氧气加热到870°C左右 反应六十分钟左右 就可以得到0.3um厚的N型半导体。这样就可以形成PN结了。”


当然是工厂生产出来滴。


靠太阳晒晒,雨打打滴自然界也有类似滴东西,俺们小时候玩的矿石收音机里就有一个。


莫非松小弟是玩腻了LP这种老破烂,想改玩矿石机了???


哇哈哈哈--------------------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40#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