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Grimaud的勃拉姆斯协奏曲,发现环球当真是深谋远虑。趁着Grimaud跳槽的当口用一张貌似大制作把Grimaud的牌子给做做塌了。。。。
首先是2张共计100分钟的普通包装的CD,定2高价。呵呵~~DG以为现在是1998年吗?这是什么居心叵测的定价,就是zinmerman这样级别的任务来了也不一定担得起这种定价,明眼人都懂得。
乐团,貌似都是大牌中的大牌啊。。。。巴伐利亚广播先撇开不谈(实际效果差强人意),维也纳这只老狐狸会买Grimaud和Nelsons的账?第二个坑挖好了。
第三个坑——指挥。Nelsons最近确实比较火,不过驾驭勃拉姆斯?不够火候。更何况是带着两个他本身没有太多合作经验的大牌团。不知道是Grimaud的理解还是Nelsons的想法,似乎这里的勃拉姆斯就是慢速、无聊加沉重的拖拍子。。。
第四个坑——录音。录音表面上光鲜极了。但实际上暗藏杀机啊。勃一速度和结构被Grimaud弄得已经很无聊了。录音还特别侧重刻画了巴伐利亚的比较浓厚的暗色系音色,听着更觉得乏味。整个录音还非常无趣地把钢琴放在一个不太恰当的突出位置,更加突出了演绎丝毫不关注整体结构而沉醉于无关痛痒的钢琴音色、触键等局部细节的毛病。。。。要命的是琴选得也相当不好。。。相当不好。。。低音缺乏厚度,高音也没有穿透力。
上面几个坑未必都是DG精心设计的,说到底的软肋是Grimaud本身驾驭这两部作品还是有点差距的。不过DG放任这种差距,还在市场定价这么明显的问题上做了手脚。。。实在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