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片速递! [复制链接]

2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2#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5/10/28 16:37:00 发表
看包装都好眼馋。。。。

估计现在唱片公司压力也很大,不好好干就要被乐迷淘汰。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3#

哥哥的包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5#

克利伯斯那张是贝小协和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克利伯斯在菲利普也录过勃小协,不过这里好像没收入。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原帖由 zhz116 于 2015/12/12 14:19:00 发表


这张照片左上角那两张唱片封面大家看出来是谁的作品吗?
第二张估计大家都知道,是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那么大家知道第一张是谁的作品吗?
这道题可能有点难,不过也相信论坛能人很多。:)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5-12-15 10:58:51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懂美术的朋友应该知道的。:)
这是古希腊卡拉美斯的《路德维希宝座浮雕》,现藏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
唱片封面的图案是采用这个浮雕的左边部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8#

唱片封面会撞脸,电影也会撞脸,张艺谋和姜文的电影都叫英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9#

网友的推荐:莉莉克劳斯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0#

网友推荐的现代音乐: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1#

网友推荐的温德里希档案录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2#

这些是温德里希在广播和电视的档案录音,不包括DG、Philips及EMI那些商业发行的录音室录音。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3#

帕尔曼和穆特的大包,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4#

原帖由 chrisspher 于 2016/3/3 15:04: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16/3/3 13:12:00 发表
帕尔曼和穆特的大包,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


穆特的那个盒子好老了吧。。。其实内容上来讲没啥特别的(因为其实穆特的东西绝版的不多,大多数高价也买得到,喜欢的人基本上第一时间也买了),装帧还可以。。。穆特这两年虽然发片速度慢了,但技术状态离退休还早了,以后肯定还会再出全集的。
多谢兄台的详细介绍。
这两个大包,两家公司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地位也确实如日中天。对穆特,倒也没有偏见。有网友在欧洲听她的音乐会,反映还是非常好的。不过,对穆特,确实有些唱片不太喜欢,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那套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确实明显不喜欢,也早早被大家遗忘。但是穆特有些唱片也很为大家所接受的,象卡门幻想曲,贝多芬小协,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小协等等,还有很多当代录音和现代录音。我觉得,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吧。穆特在DG的地位还是非常显赫的。她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和卡拉扬的合作有很大关系。古典音乐也是讲传承的,能够得到老卡欣赏和影响的音乐家也是很少的。

帕尔曼也肯定是今天最优秀,最顶尖的小提琴家之一。很多经典曲目,帕尔曼都有高水平的唱片。他的巴赫无伴奏非常出色,但是巴赫小协感觉又差一些。正是因为有美中不足,所以才正常吧。

以前有一个杂志搞了一个由音乐家来评选的世界最优秀的小提琴家的评选,就是由包括穆特和帕尔曼这些音乐家评选的,排在前两位的是大卫和海菲兹。我印象最深的是,穆特把大卫评在第一位。在前20名中,戈贝尔也入选的。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5#

BBC音乐杂志邀请了在世的一百位专业提琴家选三位对他自己最有影响的三位小提琴演奏家,下面是结果的前二十名和100小提琴家选择的名单。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6#

提到小提琴方面的书籍,一般我们都会联想到郑延益老先生的乐评,除了这本经典之外,英国著名音乐记者玛格丽特·坎贝尔撰写的《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也值得参考的,这本书是张世祥教授翻译的,值得关注。以下是介绍:


由英国著名音乐记者玛格丽特·坎贝尔撰写的《不朽的小提琴家》与《不朽的大提琴家》,在英语世界已经畅销多年。这位曾经为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等音乐家写作传记、长期为《The Strad》杂志与《独立报》供稿的女作家,显然并不满足于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当代的音乐版图,而这两本书就是作者呕心沥血对音乐史(特别是演奏史)进行钻研后的产物。正如作者在《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的“致谢”章节中所陈述的那样,她正是由于阅读了哈罗德·C·勋伯格的名作《不朽的钢琴家》与《不朽的指挥家》后深受启发,才决定将这一“系列”延续下去,并且确实出手不凡——弦乐的演奏史有着漫长的时间跨度,人物众多且关系错综复杂,“学派”的界限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因此要想以一本书的厚度来评点这浩瀚的人物群像,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新书 将目光对准近现代弦乐演奏者

  这两本书的领衔译者是赫赫有名的张世祥教授,已经81岁高龄的张先生是旅居澳大利亚的小提琴教育家,王晓东、文薇等著名小提琴家都是出自他的门下。事实也证明,这两本书的翻译在专业性上是毋庸置疑的,文字的流畅度也保持了高水准,只是由于人物的复杂性,如果对弦乐的艺术缺乏一定的了解,阅读起来依然有着不小的门槛。

  此前在华文世界,对小提琴与大提琴演奏艺术进行综述的书籍非常有限。能想到的大概有中央音乐学院韩里教授的《欧洲弦乐艺术史》(中国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以及张蓓荔、杨宝智的《弦乐艺术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前者侧重于研究小提琴作品风格的发展,后者则更多研究演奏方法与技巧的变革,然而对于弦乐艺术的最核心,也就是弦乐演奏家的阐述则少得可怜。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论是哈罗德·C·勋伯格的“不朽”系列还是玛格丽特·坎贝尔的“不朽”系列都更加受到普通音乐爱好者的欢迎,因为这些书籍都是通过那些一个个独具魅力、性格迥异的人物入手,为读者描绘一个更为广阔的演奏史发展图景。

  翻开这两本书,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错综复杂的人物谱系图。前者以科莱里、维瓦尔第与维奥蒂三位意大利人的“黄金三角”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而延续到埃奈斯库、维厄当与卡尔·弗莱什等近代教育大师,再到加拉米安与多洛茜·迪蕾等现代小提琴教育家;而俄国的小提琴教育家列奥波德·奥尔虽然也得益于“黄金三角”的传承,却在近代自成一派,开创了俄罗斯学派一个多世纪的辉煌。《不朽的大提琴家》中的谱系则相对简单,这份谱系将以弗朗西斯切罗为代表的意大利体系,与以施力克与罗姆贝格为起源的俄罗斯体系分别绘制,几乎所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提琴家全部囊括其中,当然其中也不乏马友友、秦立巍与倪海叶这些令中国读者感到亲切甚至自豪的名字。

  写作这样的“群像”书籍,最困难之处就在于如何分配极为有限的篇幅,并尽量将人物的经历与性格描绘得丰富,否则身处网络时代,倘若每个人物的介绍中“干货”的比例连维基与百度百科的页面都比不上,这样的书籍还有何价值?可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作者在创作这两本书时明显压缩了20世纪之前的篇幅。在《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中,仅仅用了7页就将科雷利、维瓦尔第与杰米尼亚尼等承前启后的人物一网打尽,而到本书130页时,奥古斯特·威廉密与列奥波德·奥尔等生活在20世纪初的小提琴教育家们就已经横空出世了。

  换句话说,作者用本书仅仅四分之一的篇幅就将20世纪之前的小提琴发展史阐述完毕,这样做的用意正是为了留给近现代的小提琴家们更多宝贵的空间。因为对于广大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如果没有20世纪初唱片工业的出现,不论是器乐、声乐还是指挥艺术的人物、发展与流派都根本无从谈起,正是因为有了唱片,一个个人物才能从文字中站起,跃然于耳畔。因此,在读完大约前四分之一的厚度之后,笔者建议本书的读者按照书中叙述的顺序寻找相应的唱片加以印证,一定能够对这些人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而在叙述这些人物时,坎贝尔充分发挥了她作为知名音乐记者的优势,许多内容都是来自作者第一手的采访资料,而这些内容正是本书不同于其他弦乐艺术史书籍的最大原因。比如当描写列奥波德·奥尔时,作者引用了她对奥尔的学生米尔斯坦的采访,“假如你问他某个乐段应当怎样演奏的话,他就会对你说,‘回家去自己想办法把它拉好!’从长远的角度来讲,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这样你就得发展你自己的演奏风格,你用不着去模仿任何人。”作者用这段采访充分证明为什么奥尔的众多学生们演奏风格几乎各个不同,而米尔斯坦这段生动的记叙,恐怕很难出现在一部学术性的弦乐艺术史中。


  这样的“追根溯源”式的采访在本书中还有很多,如作者在“致谢”中的记叙,教育家约瑟夫·津戈尔德教授向作者叙述了他与伊萨依最早的会面,而海伦·道琳则“提供了她对埃内斯库的追忆”。相比这些间接性的第一手资料,当本书的叙事时间轴推进到20世纪下半叶之后,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很多由她亲自采访过,并且在书中被密集引用。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作者依赖这样的视角虽然可以将人物描写得十分生动,但未必能保证客观,而这对于一部侧重点在于演奏发展历史的书籍来说显然是致命的。因此,作者在撰写此书时做了许多细致入微的功课,仅仅从每本书厚达数页、多至上百种的参考文献清单就可以窥见一斑了,这些书籍中有一部分是为人熟知的弦乐艺术经典名著,但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专业性极强的学术著作,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音乐记者来说,她为保证这两本著作的严谨性显然付出了惊人努力。

  《不朽的小提琴家》一书初稿完成于1980年,《不朽的大提琴家》则于1988年首次付梓,两本书此后在21世纪初接受了作者的修订,添加了一些有关当今活跃的年轻艺术家的内容,如文格洛夫、格哈特与王健等。不过由于古典音乐行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量新锐艺术家无缘被写入此书,而书中记载的一些“希望之星”也同样由于种种原因而淡出了音乐会舞台,这也体现了纸质书籍在时效性方面所面临的无奈。(书评人 霄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7#

加丁纳的DG大包,30CD。曲目详见:http://www.prestoclassical.co.uk/r/DG/479104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8#

卡瓦科斯来过上海演出,你们有没有去看啊?:)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16-03-22 10:23:24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9#

李云迪的专辑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40#

李云迪谈肖邦(转载自搜狐财经)

15年前,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空缺了15年之久的冠军,那一刻,18岁的少年对未来没有过多想法,“拿到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可以放松休息一下。”

  今年,恰逢肖邦诞辰205周年,33岁的李云迪又回到让他声名鹊起的肖邦世界。9月11日,他首次录制的肖邦前奏曲全集《肖邦传奇》面向全球发行,“肖邦传奇”巡演也将陆续在中国、欧洲及远东地区开启。下月,他将以“史上最年轻的评委”身份重返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现场,并于明年发行一张收录两部肖邦钢琴协奏曲的专辑。

  “这是我对自己的回顾,也是对肖邦的敬意。每次演奏肖邦的作品,我都有一种朝圣的感觉。”戴着黑框眼镜的李云迪,手中拿着《肖邦传奇》的专辑,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唱片成品。

  这几年,李云迪专注于贝多芬和舒曼的作品。重新投入密集的肖邦计划,听着十指在琴键上弹出肖邦的旋律,对他而言有一种亲切舒适的熟悉感。他熟悉肖邦作品的结构与音型,“我很清楚他的语法、语气和整体风格,演奏肖邦很顺畅。”

  尽管肖邦音乐一直伴随他成长,见证他从默默无闻的少年成为国际钢琴家,但肖邦最重要的前奏曲却是他从未公开演奏过的。

  肖邦1839年发表的24首前奏曲是一套极富创造性的钢琴小品,作曲家舒曼曾说,“每一首精细微妙的笔触都有着肖邦的典型特征。”

  1838年,身患肺病的肖邦和乔治·桑离开巴黎的阴霾冬日,前往位于地中海的马洛卡岛屿疗养身体。以往阳光明媚的马洛卡岛,迎接肖邦的却是阴雨绵绵,当地人也不愿靠近这位患病者。身体的病痛和远方家乡华沙的局势动荡,令肖邦骨子里的忧郁情绪更加浓郁。在24首前奏曲中,他用大小调将24首小品间隔开,大调的明亮活跃与小调的感伤阴郁相互穿插,像是肖邦内心的两条明暗线条,既充满希望,又带着沉郁。

  弹了十多年肖邦,李云迪仍觉得肖邦前奏曲像是一块演奏家的试金石,“前奏曲的音乐性是复杂的,技巧也比较艰难。肖邦对钢琴的贡献非常伟大,他对钢琴键盘很了解,能把旋律与和声写得独树一帜,这也是肖邦音乐被大众喜欢的原因。”李云迪所谈的技术,并非像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那样大开大合的复杂性,而是从钢琴演奏上细致入微的细节掌控,包括音色、结构与分寸感的控制。

  肖邦完成24首前奏曲时,尚不满30岁。李云迪更愿意从年轻人的视角去理解肖邦内心,用“带有忧伤的活力去展现”。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李云迪将自己演绎的肖邦前奏曲全集比喻为家乡的川菜,“所有人说起川菜,都只有一个"辣",真正好的川菜,精髓并不只是辣,而是非常丰富的层次。”他不希望人们提到肖邦就是忧郁诗人的印象,他更相信,肖邦写出的前奏曲里有复杂多面的情绪,里面包含着丰富、年轻而积极的特征。

  对于下个月即将担任评委,他最好奇的是,那些参赛的90后演奏家会怎么理解肖邦,“同一个作品,每个时代的理解、想法和审美口味都不一样。我想听听90后的肖邦是什么音色,对技术的想法和诠释的标准是什么状态。”

  第一财经:肖邦的24首前奏曲,之前已经有过阿格里奇、波利尼等钢琴家的录音版本,你听过这些钢琴家的版本吗,更欣赏谁的诠释?

  李云迪:我非常喜欢阿格里奇的演绎,音色的变化与气息结合得特别好,非常个性化,符合肖邦音乐大众审美听觉。虽然有些地方从谱面上正式对待的话可能会夸张一些,但还是合理的。

  波利尼的演奏很干净,音乐方面对我来讲过于僵硬了一点,但在技术上、谱面上的理解是很严谨的。还有科托的演绎,我认为音乐性是最强的,技术环节的表现或许是年代久远的原因,稍微有些欠缺,但并不影响他对音乐风格把握的特征。还有一个是莫伊泽维奇,演奏非常特别,比较小巧细腻,节奏也不快。另外阿劳的演绎,速度偏慢,但对旋律的处理比较像科托。科托太过于重视旋律,这也是他对肖邦理解的特征,科托对肖邦乐句的诠释,我觉得是排第一的。

  通过历代钢琴家的演绎,可以看出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着重点。我这张唱片,是我理解的前奏曲,也是我目前这个年龄段所呈现出来的对这套作品的看法。

  日报:已经有那么多钢琴大师录过肖邦24首前奏曲,你觉得自己能寻找到什么不同?

  李云迪:对于每一个职业演奏家来讲前奏曲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曲目,演奏肖邦首先需要把风格把握好。面对众多版本,我可以突破和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因为这已经是传承过很多代的作品。前奏曲的体裁基本上已经有了一个传统的展现状态,肖邦的风格就是哀伤的、悲愁的、具有英雄主义的,包括技术的风格、声音的控制、把握的层次,对演奏肖邦的钢琴家来说都是比较明确的特征。

  肖邦的音乐旋律性很重要,但结构性比较古典,要保持古典作品不能随意的“浪漫”处理。我在练肖邦的时候。音色是最复杂的技术环节,音色要靠耳朵、感知、以及手指的触键去表现,音色的控制是对作品理解的更深层次的探索,这是最难的,这也是肖邦作品练习时间最长的原因,要在音色、技术、音乐上达到三者平衡的状态,很难。

  我理解的肖邦前奏曲,首先要是积极的,前奏曲的音乐特性非常流动,不像叙事曲那样怀旧,它的律动性、结构都是变化丰富,音乐特征很年轻,虽然陈述的是比较忧伤的情绪,但是是作为一个年轻人的状态在呈现,所以要带有忧伤的活力去展现,这是一部很全面的作品。

  日报:整个24首前奏曲,由大小调相互穿插,你在两三天的录制过程中是一气呵成弹完的,怎么去感受肖邦的这种编排?

  李云迪:我把前奏曲当成是一个作品,没把它当成是24首。当然,练习的时候肯定每一首有不一样的地方。肖邦创作的时候,不管从调性还是结构上,就像奏鸣曲的四个乐章,对我来讲,比如演奏四首叙事曲,我会认为音乐的递进和发展具备完整性。你看肖邦的音乐很多都是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就像肖邦练习曲,每一首调性之间的衔接都有关系,连续演奏时就是一个完整作品。

  日报:前奏曲的体裁是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开创的,肖邦的前奏曲和巴赫之间有哪些关联?

  李云迪:那当然,巴赫和莫扎特对肖邦有很大影响,他的很多音型、曲式结构和创作灵感就是传承自这两位作曲家,根是完全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你听肖邦觉得很浪漫,但也不是很华丽的原因,他的曲式是非常古典的,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肖邦很注重旋律,但如果你去分析他的作品,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严谨的作曲家。

  肖邦在钢琴的发展上是最完善的,所以在全世界所有钢琴比赛中,只有肖邦是对钢琴最权威的考验,它的含金量、对钢琴家的考验,都是最高的。

  日报:有人觉得肖邦的作品很动听,但听多了会有点甜腻,你从演奏家角度怎么看?

  李云迪:我没有,我觉得肖邦的作品越弹越有劲。你要去仔细分析,其实他是很有意思的,就像弹巴赫和莫扎特一样,弹这个有这个味道,那个有那个味道,他写的音可能并不复杂,也不多。肖邦的逻辑性非常强,他绝不是一个凭感觉创作的人。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