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2年香港首届音响展CD---当年的你的往事 [复制链接]

查看: 13479|回复: 51
21#

92年还在听磁带,但磁带放的歌都是买空白、花1元1首到个体商铺录的。一般都是谭校长、梅艳芳等香港歌星的歌!
93年后就开始听爱华台式镭唱机,开始购买翻版CD碟之旅了。
器材无止境,理性发烧是正道!
TOP
22#

92年咱在干什么.....................................忘记了,反正在听流行曲,哈哈....................................
TOP
23#

原帖由 wkf_1 于 2011-7-28 21:01:00 发表
《乐与悲》是BEYOND的那首吗?

WKF兄,这首歌是太极乐队的,WEA录制的.
TOP
24#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7-28 22:57:00 发表
92年还在大学,三洋双卡收录机听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利亚、黄河、梁祝……
95年参加一次试听会,CELLO推B&W801,有奖回答,得这张CD,曲目、录音都非常讨耳。
前久有空又去这个店家里看看(昆明仅存的十来家HIFI店之一),店家说500元回收。


时光兄的92年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的确听这些曲目比较多,我当时更加热衷于港台歌曲,只要是引进版必买,不管这个歌手是谁,是否听过.在学校里曾经有外系的同学慕名而来,找自己在电台里听过的歌曲,然后用TDK空白带翻录.

当年记得买过最贵的两张CD,一张是蔡琴老歌SANYO版,还有一张是香港金旋唱片的一张精选示范唱片.接触到的古典曲目有:卡门,四季,新大陆,命运,田园等这些大路曲目.

时光兄的这张老版CD也很好,曲目也棒.很奇观,这些早期的CD总是泛着娇艳的七彩光,现在的CD少了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工艺还是材料的问题.
TOP
25#

回首1992年,刚刚学校毕业,参加工作.当时对外面的世界知道的很少,接触的器材就更少
TOP
26#

92年我在新加坡的,在那里买过很多国外的电影音乐、爱情老歌、乡村音乐的CD,那时的CD都是70~100元左右,很贵的,唱片现在都还有保留。买进口的磁带大概20元左右,詹姆斯拉斯特,保尔莫利亚,曼陀瓦尼,还有类似大砧板这样的通俗古典磁带等等,进口和国产磁带累计一共买了有1000多盘,还很认真的编号,后来朋友借和几次搬家就大部分都没了,到现在只留了20多盘原版带以做纪念了,想想很是后悔呢,呵呵!还买过很多二氧化铬的金属带自己转录,现在还保留有5盘未开封的空白带。当时用的是一台夏普1600,带自动翻面黑胶唱机和双卡座,那也是很牛X的呢,还有自己配的国产的卡座、飞利浦cd机、国产均衡器、八达合并功放,有些牌子都不太记得了,那时的CD机都是1bit的吧?反正我觉得比较生硬不耐听。
其实当时发行的很多港台国内歌手的磁带还是挺好的,像侯德健邓丽君高胜美蔡幸娟等等的现在很多人还要高价收的呢。。。
敬畏規則,尊重對手,善待他人,禮遇客戶!
TOP
27#

纪念版啊
好东东啊
TOP
28#

回复 1# jacky70 的帖子

记得很多是雨果的出品,那时是用车佬12粒+单拿钻石做监听的。
TOP
29#

热泪希望LZ抓鬼分享!!!!!!!
TOP
30#

原帖由 閑雲孤鶴 于 2011-7-31 12:54:00 发表
92年我在新加坡的,在那里买过很多国外的电影音乐、爱情老歌、乡村音乐的CD,那时的CD都是70~100元左右,很贵的,唱片现在都还有保留。买进口的磁带大概20元左右,詹姆斯拉斯特,保尔莫利亚,曼陀瓦尼,还有类似大砧板这样的通俗古典磁带等等,进口和国产磁带累计一共买了有1000多盘,还很认真的编号,后来朋友借和几次搬家就大部分都没了,到现在只留了20多盘原版带以做纪念了,想想很是后悔呢,呵呵!还买过


闲云兄,光是磁带就1000多盘,当时我省吃俭用也就收集了大概300多盘.看来那时候老兄已经进入高温发烧阶段了,将近20年了,还能依然保持旺盛的热情,不简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