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92年香港首届音响展CD---当年的你的往事 [复制链接]

查看: 14007|回复: 51
11#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7-28 22:57:00 发表
92年还在大学,三洋双卡收录机听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利亚、黄河、梁祝……
95年参加一次试听会,CELLO推B&W801,有奖回答,得这张CD,曲目、录音都非常讨耳。
前久有空又去这个店家里看看(昆明仅存的十来家HIFI店之一),店家说500元回收。


时光兄的92年很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的确听这些曲目比较多,我当时更加热衷于港台歌曲,只要是引进版必买,不管这个歌手是谁,是否听过.在学校里曾经有外系的同学慕名而来,找自己在电台里听过的歌曲,然后用TDK空白带翻录.

当年记得买过最贵的两张CD,一张是蔡琴老歌SANYO版,还有一张是香港金旋唱片的一张精选示范唱片.接触到的古典曲目有:卡门,四季,新大陆,命运,田园等这些大路曲目.

时光兄的这张老版CD也很好,曲目也棒.很奇观,这些早期的CD总是泛着娇艳的七彩光,现在的CD少了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工艺还是材料的问题.
TOP
12#

原帖由 閑雲孤鶴 于 2011-7-31 12:54:00 发表
92年我在新加坡的,在那里买过很多国外的电影音乐、爱情老歌、乡村音乐的CD,那时的CD都是70~100元左右,很贵的,唱片现在都还有保留。买进口的磁带大概20元左右,詹姆斯拉斯特,保尔莫利亚,曼陀瓦尼,还有类似大砧板这样的通俗古典磁带等等,进口和国产磁带累计一共买了有1000多盘,还很认真的编号,后来朋友借和几次搬家就大部分都没了,到现在只留了20多盘原版带以做纪念了,想想很是后悔呢,呵呵!还买过


闲云兄,光是磁带就1000多盘,当时我省吃俭用也就收集了大概300多盘.看来那时候老兄已经进入高温发烧阶段了,将近20年了,还能依然保持旺盛的热情,不简单.
TOP
13#

原帖由 zjm168 于 2011-7-31 16:06:00 发表
记得很多是雨果的出品,那时是用车佬12粒+单拿钻石做监听的。


是的,那时的雨果主要是原创录音,积极推广民族本土音乐,实在是功德无量的一件事情,当年HK唱片公司,龙音唱片公司都做的比较好.雨果了录音也很下功夫,老伍先生也是年轻力壮,携带录音器材,走遍大江南北,遍访高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录音.和现在的雨果炒冷饭,玩概念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ZJM168兄,92年就用上了CELLO调色板,够厉害的.不知道现在用到了啥样的高级器材,还是回归到了质朴的器材要求.
TOP
14#

原帖由 美貌的阿敏 于 2011-8-1 15:21:00 发表
92年我住6楼,有一天住在2楼的老板找到我请他帮看看音响,说他的功放不响了。我当然不加思索地就马上跟他去了。到他家一看“哇”我眼前的是尊宝落地箱,天龙纯功放、天龙CD机。我心里在想这要多少钱啊!我这个打仔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买得起啊!我当时就暗暗地下定决心,我一定也要买。从此,我埋头苦干拚命去挣钱,终于在95年开始踏上发烧路。


同样的经历和感受,看来发烧也是一个努力工作的动力,的确,人没有追求的话,是件可怕的事情.当然,我们发烧还是要理性发烧,毕竟音乐是精神世界的事情,面包牛奶也是必须的,尤其是我们这些步入中年的人,身上肩负了太多的责任.

经过了这么多年,美丽的阿敏兄,是否搭配了一套自己满意可以精心享受音乐,享受音响带来的快乐?欢迎让大家分享.
TOP
15#

原帖由 东方路人 于 2011-8-1 16:52:00 发表
93年第二届的纪念CD质量也保持了,但94、95年的就差了;94年的连介绍都没有,95年的是确是奇公司出的。


看来东方路人兄手头上都有这些陈年宝贝,不妨上图,让大家分享下.
TOP
16#

原帖由 micro 于 2011-8-1 20:02:00 发表
Jacky70兄能否抓轨分享给喜欢的烧友!万分感谢!

MICRO兄,没有问题,乐意效劳.

不过你要告诉我如何抓轨,具体操作方法,小弟从来没有搞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