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听AURALiC ARK MX USB解码器!(听后感请到第六页54楼,14页新... [复制链接]

查看: 84552|回复: 149
11#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6-15 16:19:00 发表
驱动支持MAC吗?


暂时不支持MAC!官方网站是这样说的“Mac OS X的CoreAudio底层因为和Sanctuary主动USB技术有冲突,因此ARK MX目前不支持OS X系统。”
据说厂家在努力中,希望尽快可以支持。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2#

原帖由 hpstudio 于 2011-6-15 20:01:00 发表
应该不会,我在MAC用过几款USB接口了,包括RME、MOTU、ROLAND的几款


官方并没有提供MAC的驱动!我也希望他可以支持MAC因为我的音乐文件都在MAC机里面,为了今次的测试我也必须采用WIN7系统来播放。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3#

ARK MX听后感!

其实最近我都收到几台国产的数字音源产品,有播放器,有DAC,但是让我有冲动要去介绍给大家的确实不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数码味!数码味是很多“廉价”数码产品的死症!对不起,我是一个模拟派!我不喜欢那些让人不
适的数码声,首先要过我自己的关我再推荐给大家。

    初收到ARK MX的时候,其实我也没有抱着什么期望,毕竟是不到4K的售价。也因为珠玉在前,曾经听过Wiess的
DAC2,DAC202,还有我自己参考的PRISMSOUND等2-3万圆级的机器在先。不过既然网络红人,当然要一听为实。
    
    ARK MX在我的系统开声让我顿感意外,这台廉价的解码器声音居然如此顺滑,基本没有感觉到廉价数码器材的沙
石感,这种顺滑的感觉甚至乎与我曾经听过的英国之宝G08有几分神似,实在难得,单是这一点已经可以列为耐听行列。
声音的平衡度很好,总的来说声音挺标准的,不会刻意夸大某个频段,高频有点修饰的感觉,显得格外细致,这点在聆
听高格式文件时候特别突出,但是这个修饰出来的结果是舒服的,可以让声音更耐听。听KIDD姐唱歌发现ARK MX出来
KIDD姐年轻了口型也小了,而听“奥菲斯”则是多了份沧桑感,我觉得这是ARK MX的总体风格形成的声音特质,
因为ARK MX的总体感觉都是偏向清爽明快一类,声音并非厚重型,喜欢重口味的朋友请绕道,当然这个可以通过器材
的配搭达到相应的量感。听RR的《交响舞曲》这类型的大动态音乐,ARK MX能够表现出高格式带来的大动态优势,
从最弱到最强,都能细致地交代清楚,场面开阔,层次清晰。其声音中传达出来的声音密度感很高,是万元级数字讯源
才有的密度感。
        
    总的来说ARK MX的声音柔滑,工整,大气,音色较为淡雅,最关键是耐听,以声论价是超值的,而且可以支持24/192的
高格式文件解码,不到4K的价格还能够要求些什么呢?
最后编辑Willson 最后编辑于 2011-06-15 23:46:15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4#

原帖由 znd06 于 2011-6-16 5:49:00 发表
       我的感受与楼主不同,原型标配机的声音并不理想。之前在北京有一次试听,当时有DA2、DAC2、QB9等解码同场。并非那几款高价解码如何好,而是ARK MX标配机确实低频量感不足,实际高频也绷得较紧。不然他们为啥还要搞Mod版?
       但是经本人磨改后,还是达到可以接受的状态。PC-HIFI得以实现。这仅限于本人的DIY系统。


器材的周边配置对器材声音影响很大,如果对于一套低音不太丰满的器材,ARK MX很可能会低频欠些。在我的系统里面ARK MX所表现出来的声音也并不是低频饱满型,但低频分量感是合格的。交响乐中的低频该有的它都可以反映出来的。极低频的延伸当然不能和高级很多的器材比了。
但是高频紧的问题在我系统里面则没有。
最后编辑Willson 最后编辑于 2011-06-16 08:14:42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5#

试听使用心得

首先,建议各位已经拥有ARK MX的朋友都要换一条好些的USB线,USB线对声音影响实在大,用原机的我插上去听不到5分钟我已经忍受不了,声音涣散,缺密度。我这次用的这条古河GT2 1.2米售价才725元,这个投资对于这个解码器不过分,用上之后立杆见影,声音的宁静度,声音密度随即提高,数码沙石感也会大幅降低。
另外,有朋友提到,ARK MX对电源敏感,其实我认为所有数码器材对电源都是敏感的,玩PC HIFI没有好的电源处理好声是谈不上的。最基本你也要有个滤波器,进阶一点的最好有个再生电源处理器。无论你是多贵价的数码器材,电源的影响都是非常大。越精密的数字设备对电要求越高。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6#

原帖由 西柏坡 于 2011-6-16 22:02:00 发表
当咸菜的投入达到器材的50%时,应该考虑是否应该选择另一款器材了。


我测试中最直接关系到解码声音的就是USB线,而这条古河GT2才700来圆。
4K :700 =50%?这数应该怎么算呢!


线材是为了保证传输的质量,免受外界干扰,音响器材是一环扣一环的,薄弱的环节就会暴露出其缺点,这是瓶颈效应。
最后编辑Willson 最后编辑于 2011-06-16 23:55:35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7#

还有一点使用心得!

对于DAC类等数字产品,最好是常开,要想进入状态必须要让晶振保持在一定的稳定温度里才会好听,这时时基误差是最低的。我自己在家里DAC一直都是开着的,随时开机随时可以听了,不需要漫长的热机等待。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8#

原帖由 kevenxu12 于 2011-6-17 10:16:00 发表
我在用这个解码,如果用随机的线,那么声音在4000以内还是完全超值的.   但是我喜欢折腾,先后上了信号线,电处,电源线.应该说每次投入都是有回报的.所以这个机器看你怎么玩了.
或许有朋友说,周边投入了那么多,不如换了......


同意!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19#

原帖由 西柏坡 于 2011-6-17 9:53:00 发表
ARK还需要在电源上投资,如:电源线(包括内部电源线),保险管,电源滤波器,避震措施等,算下来超过50%很容易,但声音确有提升,素质一流(目前市场横评),说明ARK设计及工艺值得肯定,升级空间巨大,,,,,,


的确!这些都能够使锦上添花!但是最重要还是本底素质要有,要不做什么都是徒劳无功!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20#

原帖由 snoopy 于 2011-6-18 19:48:00 发表
原帖由 woow 于 2011-6-17 14:59:00 发表
3980是ARK MX普通版的标准价格。MDAC5:3880,   乐之邦MD30: 3980


至今也没有这三个的同台PK,可惜可惜。


有用家愿意提供出来PK吗?
了解最新的音响唱片资讯请关注www.hifi168.com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