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高”:歌剧拯救者还是掘墓人 [复制链接]

查看: 6119|回复: 34
11#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2#

我的廉价系统放歌剧就很好听,同样是自我感觉。
TOP
13#

我的梦想就是搞一对喇叭花或4428来听歌剧的说!
TOP
14#

回复 13# 魔帅 的帖子

先生现在听何箱子呢?
TOP
15#

回复 13# 魔帅 的帖子

我认为在唱片中听歌剧,必须在大箱子中聆听,这年头虽然歌剧人不多,,我还是很想与你聊一聊。
TOP
16#

回复 13# 魔帅 的帖子

有些烧友在展示音响器材时擅长用发烧碟,但是试播歌剧唱片时器材的缺陷就暴露了;我们知道西洋歌剧不同用流行歌曲或口水碟,它需要大型管弦乐队伴奏,它不能像现在先录乐队后进人声这种多次灌录、制作的过程,因此它的声音比例是客观而又真实的,试想箱子不能做到宽松而又极具密度感,那么歌者与乐队的声音比例、重唱中歌者的定位、歌者与乐队的距离感、歌者固有的音色、歌者弱音与强音时声带肌肉的松紧感、歌者高亢明亮的高音冲突乐队的穿透力和飞翔感、歌者如诉如泣的颤音、连音、柔音所产生艺术感染力,等等这一切都需要调整到位的音响器材才能做到。
TOP
17#

动态!动态!动态!

频响和失真都是小儿科的技术指标,优秀的歌剧录音一上,蹩脚系统就会漏洞百出。
欢迎访问淘宝店:http://store.taobao.com/shop/view_shop-842906440f6f98c0679d50b162e7a065.htm
TOP
18#

回复 17# 老浦东 的帖子

是的,听过现场歌剧演唱的朋友肯定知道,歌唱者不使用麦克风,发音是圆润、清晰、富有穿透力,在这方面确实没几位烧友能做好的。
TOP
1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0#

回复 19# plczj 的帖子

是的,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歌剧界的悲剧,相比于“三高”,我更欣赏卡鲁索、吉里、克劳斯、贝尔贡齐等这些艺术大师的风格与歌唱艺术,可惜知道的人不多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