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步接触PC HI FI、跟大家分享其中的苦与乐(感受篇)... [复制链接]

查看: 110853|回复: 341
31#

原帖由 zl2211 于 2011-5-21 7:58:00 发表
恭喜楼主走上一条大有前途之路。从PC到功放之前的东西可塑很强,大有文章可做。我现在用PC做音源全面超过CD,特别是播放高清文件。播放黑胶转录文件,黑胶味九足。楼主有时间就慢慢玩吧,其乐无穷。开始玩PChifi,接近或超越CD就满心欢喜。现在最吸引我的是,黑胶味越来越足。

呵呵!彼此彼此。仁兄说播放黑胶味九足,还有一成还没十足啊,说笑罢了。
刚刚下载了几个黑胶转FLAC的盘,有Diana Karall的Jazz人声等,待我慢慢品尝黑胶的味道吧!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2#

原帖由 znd06 于 2011-5-21 8:19:00 发表
PC音源搞好了,就是44.1的音频,并不输中档CD。实际在HIFI层面比高档CD甚至有超越。只是人们出于习惯更青睐传统“好声”。

这种情况有如CD与黑胶的分别,也是出于各人所好,喜欢CD的就不能接受黑胶的“炒豆”声,喜欢黑胶也嫌CD缺乏那种“原始”的味觉,实属见人见智。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3#

继续说一说pc hi fi 里的抓轨,就是说把自己现有CD 的cda格式,经过软件或eac抓轨转为wav格式,可令一些旧的CD里的音乐或歌曲等,尤其一些早期70-80年代录音的CD为例,我就试过把以下的CD抓轨转为wav格式,声音提升得较为明显的。至于技术我就不好说了,让那些有经验的高手来补充好了。
a 5.jpg (, 下载次数:7)

jpg(2011/5/21 12:05:44 上传)

a 5.jpg

a 6.jpg (, 下载次数:5)

jpg(2011/5/21 12:05:44 上传)

a 6.jpg

a 7.jpg (, 下载次数:3)

jpg(2011/5/21 12:05:44 上传)

a 7.jpg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1-05-21 12:05:44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4#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5-21 11:48:00 发表
我觉得好不好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录音的水准!昨晚听着听着一首曲子,觉得声音非常好,睁开眼看了一下,96k wma文件!这样一个低格式文件出来的声音不比那些24bt196k的差,近排也下了不少高清和LP转录,认真听一下有些录音也很一般,玩PC HIFI如果玩好了,什么文件都能播好!这样就可以找到更多的资源和自已喜欢的东西。

南海老兄说得很有道理。在这近一个月来日夜颠倒下载过程中,不管mp3、ape、flac等格式的音乐都实行“鱼翁撒网”,有殺错、没放过、毫不留情!
说真的有些mp3或wma格式的音乐,相比一些无损无压缩的音乐来得好听和自然,所以说无损格式不一定比经压缩的mp3或wma优胜啊!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5#

原帖由 南海十三郎 于 2011-5-21 13:02:00 发表
同感啊!所以我强调玩PC HIFI要硬件好才是真的好!
还有一个发现!今天把同一个文件拷到U盘上(U盘插在那片打摩过的USB卡接口)和硬盘上的文件同时进行声音对比,结果是U盘的声音比硬盘的更通透、自然,总的听感要硬盘好听。同理:把CD光盘抓轨后播放要比光驱直放好听!(TEAC光驱),其结果正是本人所料,原理是:每一个音频文件数据是一样的,只是在播放过程中数据传输受到了音染(经过电、元件、线材等)

呵呵!感觉玩pc hi fi 真的学问也不少的。老兄说到以上的情况对声音有所改变,我也补充一些自己的感受,搭配不同的功放不同的音箱,也一样出不同的声音,如石机的声音较清爽速度也较快,如搭配胆机听人声又是另一种味觉,我现在就是这样“双管齐下”的玩法,其乐无穷啊!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6#

原帖由 lchopin 于 2011-5-21 13:02:00 发表
原帖由 烟花三月 于 2011-5-20 16:16:00 发表
我也在用乐之邦01usd声卡,输出连接解码器用同轴线,但最高只能播放24/96khz的母带音乐文件。播放24/192khz的母带音乐没有声音,不知是什么原因?

以我的实际案例,应是同轴线的问题

仁兄可否介绍或解释一下。谢谢!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7#

昨天刚刚下载了3个古典乐盘,包括很多发烧友都拥有的“红衫仔”1与2、另外还有”柴可夫司基“的1812真炮声版,很久没买古典cd了,今次在pc中令我重回古典乐章的怀抱。刚才在试听一些爆棚的片断感觉不是味儿,再想可能是书架箱的关系。心里突发奇想,不如再搭配另一台胆机+座地箱听一下,是传神M3单声道(现在M6}+加拿大百里登双8吋座地箱,果然不出所料,整个音场壮阔不少,听1812非常有气势,那些炮声真是迫近胸前,有些血脈沸腾的感觉,看来收获不少啊!呵呵.......
hi fi 1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21 15:06:21 上传)

hi fi 18.jpg

最后编辑m.peng 最后编辑于 2011-05-21 15:06:20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8#

原帖由 ouwen 于 2011-5-22 12:24:00 发表
有一个小问题请教十三郎兄:USB线中间两根是传输数据的,外面两根是5V,为了避免电脑电源干扰,把USB 5V 电源切断只保留中间两根数据线,这样DAC是否正常工作,初哥问弱弱的问题

同好大家学习与交流是好事,起码长长见识,我也是初哥来的。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39#

原帖由 ouwen 于 2011-5-22 18:09:00 发表
犀利!十三郎兄讲得有道理,学习了,多谢指教。

博学多才的高人,我早已封他做偶像了。呵呵!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40#

今天在家埋头苦干,把另一台笔记本接上,准备对比一下台机与本本的声音怎样。
http://www.ctps.cn/photonet/userpage.asp?userid=M%D0%A1%B1%FB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