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oda家访记(多图) [复制链接]

1#
来自美国的CODA属于比较有实力但很低调的一类功放,最近在国内各突然曝光频繁用家猛增。本人正处在寻找功放阶段,终于禁不住诱惑上了台coda的入门合并机csi。机器还没到家本地的朋友就预约试听,我只好学习老曹来个家访。先上点图给大家分享下我们的幸苦和快乐!!!(至于coda的结构和声音特点,改天另发帖和大家探讨。)
1005182059470981d60af6ef0b.jpg (, 下载次数:3)

先借个图大家看下机器外观。(2011/4/7 23:46:27 上传)

1005182059470981d60af6ef0b.jpg

10051820598adf33245185b887.jpg (, 下载次数:1)

后面的8个wbt我喜欢。(2011/4/7 23:46:27 上传)

10051820598adf33245185b887.jpg

FMYE}WCC1NW@RITITT{R4Q5.jpg (, 下载次数:3)

大家看看一个声道几对功放管?(大多数朋友都没查对,有玄机的)(2011/4/7 23:46:27 上传)

FMYE}WCC1NW@RITITT{R4Q5.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先来看看了解了解。
TOP
3#

coda第一天下午刚到就被朋友借去试他的cdm9nt。之前一天用krell 400xi推风格不是他喜欢的类型,差点放弃此箱。这次coda推出的声音他比较接受,打算留下9nt开始研究功放的事了。
7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7 23:59:10 上传)

71.jpg

67.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4/8 0:36:46 上传)

67.jpg

69.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6:46 上传)

69.jpg

7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0:36:46 上传)

70.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00:36:46
TOP
4#

第二天8点家访正式开始。
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07:36 上传)

2.jpg

3.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07:36 上传)

3.jpg

4.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0:26:57 上传)

4.jpg

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07:36 上传)

6.jpg

7.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0:07:36 上传)

7.jpg

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07:36 上传)

8.jpg

9.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1/4/8 0:07:36 上传)

9.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00:26:57
TOP
5#

继续传图
1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1.jpg

1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2.jpg

13.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3.jpg

1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6.jpg

17.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7.jpg

1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18.jpg

20.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25:58 上传)

20.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00:25:58
TOP
6#

顶下
TOP
7#

接着传!
2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1.jpg

22.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2.jpg

23.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3.jpg

24.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4.jpg

25.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5.jpg

26.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6.jpg

28.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8.jpg

29.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33:18 上传)

29.jpg

33.jpg (, 下载次数:2)

站着这位帅哥就是9nt的主人,中午没吃饭后赶到现场的精神可嘉!(2011/4/8 0:46:39 上传)

33.jpg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00:46:39
TOP
8#

家访完事才想起来:自己买的功放,还没在自己的系统里用过呢!
51.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51:53 上传)

51.jpg

49.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51:53 上传)

49.jpg

47.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51:53 上传)

47.jpg

48.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51:53 上传)

48.jpg

42.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4/8 0:51:53 上传)

42.jpg

TOP
9#

CODA和PASS这两台合并机,我同场PK过,也是推的804S。也用CODA的33.0和15.0前后级推过804S。呵呵。。期待LZ的听感!
TOP
10#

CODA和PASS这两台合并机都是美国产的高档合并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说下个人现场感受:coda场面,密度,动态,控制力,驱动力这些方面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pass这些方面在同级合并机中这几项并不差但和coda比就略显逊色。味道和平衡度方面两台机个有特色,coda的味道浓些有美化修饰的倾向,pass中性些相对的味道清淡点,至于平衡度方面两台机器都很出色不分轩轾。 pass朋友买的二手机成色也不错,coda我买的代理推广价样机(代理承诺终身保修)。
最后编辑mic1949101 最后编辑于 2011-04-09 06:46:58
TOP
11#

原帖由 mic1949101 于 2011-4-8 6:52:00 发表
CODA和PASS这两台合并机都是美国产的高档合并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说下个人现场感受:coda场面,密度,动态,控制力,驱动力这些方面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pass这些方面在同级合并机中这几项并不差但和coda比就略显逊色。味道和平衡度方面两台机个有特色,coda的味道浓些有美化修饰的倾向,pass中性些相对的味道清淡点,至于平衡度方面两台机器都很出色不分轩轾。 pass朋友买的二手机成色


确实如此,感觉相同。
TOP
12#

330瓦,8欧姆每声道
600瓦,每声道4欧姆
A类操作至5W
国家的最先进的,符合均衡音频输入音频质量的更大的好处远程控制的“分离”的表现。
前置放大部分来自科达05X设计,利用PGA2320数控精密模拟衰减器。 覆检委员会的音频组件升级包括电阻,黑门和Multicap电容器,电源供应器的前置放大器的高速整流器
科达CSX的精度进行校验偏差类的A / AB放大器的设计,与分立的JFET差分输入级,VMOSFET直流电压增益耦合到超宽带双极性输出的阶段。
全离散放大器场效应管差分输入级DC耦合到输出级超宽带双极
没有整体反馈
独立的磁带和处理器循环监控
重低音扬声器立体声输出
宽带,充分调节与EMI和RFI滤波电源线
10年保修/ 5年转让
设计,制造并在美国组装


5800美金


Rated Power: 330W/ch into 8Ω 600W/ch into 4Ω Class A to 5W @ 8
Bandwidth: DC to 100 kHz @ -3 dB
Distortion: Less than .04% from 10Hz to 20kHz at 330
Watts into 4-8
Amplifier Gain: 26 dB
Maximum Current: >150 Amperes peak per channel
Signal/Noise Ratio: >110 dB
Slew Rate: >50 V olts per microsecond
Damping Factor: >150
Input Impedance: 50k Ohms unbalanced 1k Ohms balanced
Power Supply: 2 kVA toroidal power transformer with separate windings for each channel. Dual independent rectification and 80,000 μF of power supply filter capacitance.
Dimensions: 17" W x 14" D x 5.5" H
Weight: 55 lbs
QQ截图未命名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4/8 9:49:22 上传)

QQ截图未命名1.jpg

TOP
13#

输出功率:220W×2(8Ω)   440W×2(4Ω)
频响范围:5HZ-100KHZ
增益:26dB
峰值电流:100A
阻尼系数:150
讯噪比:110dB
输入阻抗:50kΩ(RCA) 1000Ω(XLR)
尺寸(H×W×D):140×432×356mm
重量:25KG
TOP
14#

风度翩翩——评CODA CSX后级功放


时间:2010-05-20 20:32点击:134次


《新音响》2010年2月号,作者:张帆







TOP
15#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Coda CL前级和 Coda 15.0甲类立体声后级
时间:2010-05-20 19:29点击:200次
《高保真音响》2010年3月号,作者:马龙辉

  对于一部声名显赫的器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会对它有一种赞誉的心理,一是由于它的名气在未使用之前就已经征服了你,二是它无可非议的优点足以掩盖它的不足,所谓瑕不掩瑜。但是,对于不知名的器材就不是这样了,你首先会挑它的刺,然后才对它给予综合评价,给他确定一个级数。假设,我们接触到一部知名度不高的器材,初次聆听就会给你好感,甚至被美丽的声音吸引,而且即使吹毛求疵也找不出太多毛病,此时你会作何感想。当然,你第一个想法就是要了解它,看看它是何方神圣,又属于什么级别。Coda就是这样一款放大器,它在国内的名气不大,但声音表现和制作品质都不亚于Mark Levencon、Krell等大品牌。
  即使是如雷贯耳的大品牌,他们都不乏自身的弱点,说好听一点叫做个性。这些大品牌对于自身的个性又都不以为然,他们处于列强的地位,没有人去指责它,也没有人敢公然地去批评它,因为这样马上会招来支持者的反对。例如Mark Levencon有些过于纤细而缺少感性、Krell粗犷而少细润、JEFF ROWLAND厚重而少凌厉,Cello张扬而少矜持,但他们都是人们垂涎的梦想,因为它们的威严和超人一等的品性的确不容侵犯。而Coda却是集结了所有优秀器材的优点,凭借它超级的分析力、松润细致的音色和强大的驱动力,让人聆听过后对它产生一种近乎完美的印象,以至不知如何对它进行褒贬,因为它的表现完全是自然的,它似乎隐形自身,与音乐的自然挥发融为一体,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由于引进较晚,Coda这个品牌在中国还少有人知,但在国外却有很高的知名度。它是美国著名的一线放大器品牌Threshold的主要设计者自立门户后创立的品牌,我想这样大家就不会陌生了。
  Coda的产品旗下主要有前级放大器、纯甲类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和合并式放大器十几个品种,主要点是采用Coda独特的“PrecisionBias”(精密偏压)技术,在小功率下为甲类输出,比如单声道的CX在50W以内都是甲类输出,高于50W至450W时就变为甲乙类。这样既可以保证放大器的线性工作,又提高了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在我听过Coda前后级和合并机之后,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可以用电子管机的音色、晶体管机的动态来形容。可以说,Coda的在设计上遵循了中庸之道,道法自然。不过,这次聆听的CL前级和 15.0后级是Coda纯甲类放大器,其重达50kg的后级放大器在纯甲类时输出为100W。但它仍然有一定的自调偏压,可在甲乙类时输出150W的功率,不过这种自调偏压的幅度较小,基本工作于纯甲类状态。
  CL前级和15.0后级属于Coda的高级系列,可以在15.0后级上看到它的标志 ——面板上方的北极星图案。这个北极星图案是白色透明的,放大器开启时,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芒,在室内光线较暗时,就像一颗北极星在闪烁。CL前级的外观也设计得非常精细,全铝外壳,面板两侧仍然设计成弧形的包角,这是Coda所有产品的外形特征。CL前级和 15.0后级的外表不够夸张,但是看上去很有重量感。实际重量也是很重,15.0后级比21kg甲类输出50W的Coda S5.5和23.6kg甲乙输出300W的CS足足重了一倍有余。15.0后级标称甲类100W,以它100A的峰值电流可以推动任何音箱,并且它可以实现甲乙类150W×2(8Ω), 300W×2(4Ω) ,还可桥接为单声道600W(8Ω),1200W(4Ω) 。
  Coda对设计布局和零件的选用十分严苛,包括高速电源系统、全新V-MOSFET电压放大级与超低输出阻抗。如采用Mills特殊规格品作为射极电阻,IXYS 高速整流子、Black Gate、RelCap电容、Vishay电阻、WBT和Vampire OFC RCA端子CL/ 15.0前后级几乎是不计成本的制作,因此具有大功率和低阻抗输出的能力。V-MOSFET差动输入与增益级拥有抑制噪声的优异性能,并具备稳定的直流特性,无需伺服电路就能拥有直接交连与平衡输入。通过精密的前端电路设计,回转率高达50V/us,具备良好的反应速度。其精密偏压技术,即使面对复杂阻抗特性的负载,也能保持线性的工作。在优异的线性和速度下,仅需极低的局部负反馈与低值的射极电阻,既可实现良好的失真特性,以应付复杂阻抗的负载。这就是为什么CL/ 15.0在任何时候都能自然从容地演绎音乐的细节与内涵的原因。
  CL/ 15.0在品质和价位上直追Mark Levencon等世界顶尖级的放大器,声音表现也完全可以与世界一流的优质放大器看齐。在本刊试音室,用CL/ 15.0搭配了EgglestonWorks TheNine、丹拿30周年等多款音箱,首先感到的是它自然从容的控制能力,可以说,使用CL/ 15.0你不必考虑它的推力问题,在任何时候他都不温不火,表现出一种对任何负载都不屑一顾的态度。CL/ 15.良好的控制力和速度感可以再现优良的低频,即使是顽固不化的ATC20或丹拿30周年,在演绎《三盲鼠》时,也可以深度表现出贝斯那宽厚而深沉的低音。
  CL/ 15.0的声音厚润略带温暖是一种较人性化的声音,虽然是大功率机,但由于控制有度,使得音色自然从容,声音饱满细腻,透明光滑。播放《天方夜谭》一曲,表现出优良的动态和张力,乐队层次清晰乐器的质感鲜明,音场和空间感也表现极佳。独奏小提琴一段表现出CL/ 15.0细致粘腻的中高频,其音色顺滑而流畅,透明而余韵悠长,美艳的琴音仿佛把人带入神秘的天方夜谭。我常用肖邦的《幻想即兴曲》来测试钢琴,用CL/ 15.0来播放,起首深沉的八度和旋、由强渐弱的琶音、快速流畅的旋律以及后面深深有力的八度下行分解和弦过渡都表现得十分动人,中间的一段抒情的慢板音色通透,泛音丰富,晶莹而有光泽,表现出优良的中频音色。CL/ 15.0的人声表现尤为出色,即使你不喜欢歌剧,《图兰朵》中柳儿那段咏叹调也足以令你心动。它的中频是非常迷人的,在加上它的均衡与全面就更让人爱不释手。它是一部很中性平衡的放大器,如果你需要在某一方面给予夸张,CL/ 15.0是做不到的,这也是唯一可以对CL/ 15.0指点的地方。你可以认为它缺少个性,但我认为CL/ 15.0在捕捉细节上的无私和表现音乐时的出神入化是最珍贵的特性。忠实地还原声音、完美地揭示音乐的本质是音响的最高境界。
  Coda这一品牌虽然在国内还不普及,但相信不久就会被普遍认知,它在设计、工艺、制作、声音表现上都是一流的,拥有这样一部放大器,在放大器这个环节上既可高枕无忧了。它是一部很全面的放大器,具有良好的搭配特性,只要你的扬声器系统是优质均衡的,他就不会令你失望,你只需把扬声器和音源选好,一套理想的音响系统便大功告成。

主要参数:

Coda CL前级
频响范围:5Hz-200kHz
增益:18dB
最大输出:10V
讯噪比:100dB
输入阻抗:20kΩ
输出阻抗:50Ω(RCA) 100Ω(XLR)
输入端子:1XLR 4RCA
尺寸(H×W×D):76×432×305mm
重量:8.2kg

Coda 15.0甲类立体声后级
输出功率:A类100W×2(8Ω) AB类150W×2(8Ω) 300W×2(4Ω)  可桥接为单声道600W(8Ω) 1200W(4Ω)
频响范围:DC to-3dB @ 100kHz
增益:26dB
峰值电流:100A
讯噪比:120dB
失真率:<0.02% 10HZ-20kHz
输入阻抗:50kΩ(RCA) 10kΩ(XLR)
输出阻抗:0.03Ω 20-20kHz
尺寸(H×W×D):197×445×483mm
重量:50kg

全能小战士 评CODA S5.5合并功放发布: 2010-06-12 10:48 来源:影音中国


文/张宇森

  一台好的功放是不应该“挑”音箱的,推动音箱是功放的职责,工程师在设计功放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将可能面对的大部分类型的音箱。如果说,一台功放搭配一种类型的音箱效果十分完美,却在另一处败下阵来,我们只能说,这台功放很有特点,却不能贸然给他下好的结论。好的功放还应该不只在大音量的条件下让人听得舒服,还应该在任何音量下都呈现音乐的细节,不丢失高频和低频的细微部分。这么要求是不是太过分了?CODA S5.5在我们试听过后告诉我们,一点也不过分,它就是这么做的。

好东西需要发现

  任何好的东西都需要发现。早些时候,国内并没有多少发烧友谈及CODA,那是因为还未有代理,今年开始北京飞韵美音响将其引进国内,凭借其良好的品质逐渐在发烧友圈子中打响了名号。本刊也只是接触到它的第二款产品,之前是一款合并机CSi让人印象深刻。CODA来自美国,其创立者原先是Threshold的设计者,后来自立门户成立了CODA。至今,CODA拥有的技术实力不仅仅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而且为多个品牌代工,包括零配件在内的生产也能满足!

  此次试听的S5.5是一台纯A类立体声后级,但可以通过桥接转变成单声道后级使用。在纯A类时输出50瓦(8欧姆)功率,通过Coda专利的偏压控制线路,取得精确的偏压A类放大,在功率超过50瓦以后就采用AB类放大,4欧姆时候每声道输出100瓦,2欧姆时每声道输出200瓦,单声道桥接时每声道输出200瓦(8欧姆)/400瓦(4欧姆),每声道输出8安培电流和150伏特电压。采用60只50MHz的输出晶体管,除了机身上的按钮之外,还可通过遥控器选择平衡和非平衡输入。打开s5.5的机壳可以看到巨大的环型变压器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而双面镀金的线路板则显得十分精简,只有巴掌大见方的一块,但好东西却用上了不少,高电流电源系统、V-MOSFET电压放大级、Mills、Vishay电阻、IXYS 高速整流、Black Gate、RelCap电容等等。机壳的散热做得一丝不苟,厚重的机身经过阳极电镀处理,抗氧化能力强,为内部线路提供很好的屏蔽能力。由于是纯后级,并且是A类放大,因此机身的散热片比CSi合并功放大了至少一倍,并且由于没有增益级放大部分的线路,看起来,整个线路布局实在太简单了,就这么简单,有好声吗?接下来就是消除疑虑的时刻。

它有不容质疑的驱动力

  不用听,光看S5.5的电源供应和散热部分就已经知道它有不容质疑的驱动力。用Onix CD15做讯源,Cary Cenima 11a多声道控制中心做前级,用来推Elac FS189落地箱、Triangle Antal Ex落地箱、Physic Audio落地箱、Athom书架箱等众多音箱。没有任何悬念,当然是交足功课。各路音箱被S5.5这么一推动,高中低各频率段的声音都充分出来了,发烧友常常说的开放,大气的声音就应该是这么一种效果:高频够高,泛音够多;中频不弱化,音场不凹陷;中低频衔接顺畅,低频量感无法比拟,处处透露出一种威重、扎实的底盘。不要小看这纯A类50瓦的功率,大力王Pass Labs纯A类200瓦已经是顶级旗舰。S5.5在使用中还留有很大余地,若是真的遇到特别古怪脾气的音箱,又恰好要以大动态录音试听,S5.5会在功率输出要求很大时以甲乙类方式工作,功率又可翻番。系统播放《普契尼歌集》(由DG唱片公司于2009年9月最新发行的,收录了由多明戈(Placido Domingo)及乌玛娜(Violeta Urmana)等演唱的普契尼著名歌剧选段),多明戈那仿佛要刺穿云霄的高亢男高音正昭示着S5.5源源不绝的动力。在大动态来临时,还可继续开大音量,让S5.5带来翻江倒海的气势,而没有一点点可以听得见的失真,令人大饱耳福。


它有中性饱满的声音

  跟本刊上次试听的CODA SCi一样,S5.5也有着中性饱满的声音。无论清爽通透的Triangle Antal Ex,还是快速干净的Elac FS189,都被S5.5注入更多的活力,变得更加饱满,而本身的特点并不改变。用Triangle Antal Ex重播出女声依然透明高亢,钢琴高音键依然有水晶般的光泽;Elac FS189演绎的交响乐还是那样层次清晰,动感十足,打击乐的速度让火星四射。没有音染的表现让声音显得尤其干净,凝聚的乐器形体传达出更加逼真的质感。小提琴的擦弦没有甜得发腻的味道,反而似一杯素雅清香的花茶,越听越有味。廖昌永和蔡琴的浑厚中音更是浓密如初,细腻富有磁性的质感令不光是耳朵还包括皮肤也感到酥麻。总之在多数的乐曲中都饱含更多的能量和质感,令音符更加饱满。

百搭的全能小战士

  试听过程中我们还为S5.5更换了不少的搭档,First Music无源前级、Krell Evolution 222前级、Cambridge One播放器、Blacknote DSS 145播放器,这些随意的搭配都没有明显地改变S5.5的个性,它就是那么饱满、中性、大力。而且S5.5在音量增大时声音不失真,音量减小时高频和低频的细节不丢失,这点最令笔者满意。为系统配备一台无所不能的全能小战士,S5.5当是首先考虑的对象。
●总代理:智铭 400-706-8300
●定价:¥59,000元
●输出功率:A类50W×2(8Ω) ,可桥接为单声道A类 200W (8Ω)
●频响范围:5Hz~100kHz
●增益:26dB
●峰值电流:100A
●讯噪比:120dB
●输入阻抗:50kΩ(RCA) 1000Ω(XLR)
●输出阻抗:0.03Ω 20~20kHz
●尺寸(H×W×D):153×482×318mm
●重量:21kg

带您走进Hi-End的殿堂——新一代高性价比后级放大器Coda CS
时间:2010-05-20 18:29点击:145次
《高保真音响》2009年3月号,作者:潘志强

不要让放大器成为短板
  Hi-End音响的魅力是难以抵挡的。但凡是喜爱音乐与音响的,手头比较宽裕的,迟早会走上前后级放大器的道路。——这句话是不是太绝对了?不过确实是这 样的。就像我对卖价十几万的少数的天价两单元小书架音箱保留看法一样,我认为大多数发烧友会走上大音箱的道路。如果我有十几万元的预算买音箱,我会直接跳 过那些卖到十几万人民币的天价两单元小书架箱而考虑Eggleston Works、Rockport或者Wilson Audio等诸多的落地式音箱,它们的声音足够细致,但是低频段的量感、延伸和全音域的扎实表现是低音才6.5英寸的小书架箱无法望其背项的。
  说回放大器,很多合并机的音色不错,但是分析力和功率储备都比前后级差。就我的音响经历看来,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的合并机如Krell的FBI可以真正向高 级的前后级叫板驱动力。虽说决定一套音响系统的最关键的一环是音箱,但是音箱的使用毕竟和环境的关系很大,有时候环境限制了只能选择中小型音箱,那么,在 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在放大器上马虎点?那也不行,放大器永远都是重要的。或者说,音箱、放大器和音源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哪一个地方出现短板,都 会影响到声音最后的质量。我自己使用过老一代的B&W M805,也在朋友家里听过用全套顶级的Mark Levinson分体放大器和音源去搭配这对小箱子,效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小音箱的效率低,驱动单元的振动面积小,所以要用功率充沛的高素质放大器去搭 配它;大音箱就更不用说了,搭配小功率的放大器简直是小马拉大车。所以,好音箱是无辜的,放大器永远都要选好的!
  好的放大器标准是什 么?首先要音质好,素质高;其次要功率足够大,还有就是要稳定耐用。对于我等工薪阶层,我还想加上的一点是:价格合理,性价比高。
  说到性价比高的后级,我想起了以前我们《高保真音响》杂志曾经使用数年的美国Aragon 8008B后级。这台有“穷人的Krell”之称的机器据说是采用了名厂Krell提供线路,是当时非常走红的大功率后级,它的声音饱满厚实,速度极快, 解析力很好,驱动力非常出色,搭配很多音箱都很合适。这台后级的声音表现超过了不少同类型的后级,深得Dynaudio、ATC之类音箱的欢心。不过它的 声音没有Krell的细致,所以我一直建议为它搭配电子管前级放大器,线材也最好选用声音略显阴柔的类型,以便为它扬长避短。换掉Aragon 8008B后级之后,我一直期待我们编辑部能有一台表现全面,声音出众而且性价比较高的后级放大器,我们使用的监听音箱是丹拿,参考音箱还有 Eggleston Works等,这些都是需要有好的前后级才能熠熠生辉的音箱。不过我们这里经常有好的放大器送过来,最近我发现来自美国的Coda的CS后级放大器就非常 精彩,它既有8008B的充沛功率,驱动力出色,而且又比8008B细致耐听,声音更有品位,实在是值得推荐的一台好产品。同期一起送来的Lamm的 Model  LL2电子管前级与它搭配更是锦上添花。
                
值得关注的Coda放大器
  说起Coda这个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比较低,但是提起美国著名的一线品牌Threshold(美国精神)放大器,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Coda正是 Threshold的主要设计者自立门户后创立的品牌,在国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Coda的产品不算多,旗下主要有前级放大器、纯甲类放大器、甲乙类放大器和合并式放大器几个类型,具体的情况可以上Coda的网站http://www.coda.cc查询。
  CS可以说是时下Coda最低端的立 体声后级放大器,之上还有CSX和单声道的CX后级,这3款产品都是甲乙类的,但是,比较特殊的是它们因为采用了Coda独特的“Precision Bias”(精密偏压)技术,在小功率下为甲类输出,比如单声道的CX在10W以内都是甲类输出,高于50W的话就则变为甲乙类。这样的话,既保证了聆听 弦乐、人声等作品时有动人的甲类音色,又能在重播交响乐或者低频强悍的发烧猛碟时有足够的功率储备,可谓非常称心的设计。
Coda还有S5.5和 S12.5两种纯甲类的后级,可以满足要求更高的选择。
  Coda的前级据说也很不错,不过这次我们使用的是时下走红的美国Lamm  Model LL2电子管前级。同样,这也是Lamm最便宜的一台前级,但是声音相当不错,声音相当工整、中性,而且高频又很细致润泽,富有空气感,没有某些电子管机 器的那种朦胧肥肿,让人对它们家的高级产品更加期待。
  Coda的CS后级个头没有想象中的庞大,对于一台具有300W×2(8Ω),600W×2(4Ω)的后级来说,CS后级的体积和重量都是轻量级的。它的 散热片好像略显单薄,不过因为实际工作时CS的发热量不大,所以这样的设计是没有问题的。 当我打开机器顶盖,看到它工整的做工和数量惊人的输出功率管之后,感觉它低调的外表下是有足够的底气的。
  CS的内部,最显眼的不是那只Keen Ocean品牌的2000VA环形变压器,而是位于两侧的密密麻麻的输出功率管。虽然是Coda的低端型号,但是CS依然采用了每声道10对功率管的强悍 阵容,注意,是每声道10对,两个声道一共有20对!这么多的功率管,光是挑选配对就是个复杂的事。CS采用的是著名的安森美MJL4302/4281功 率管,按照这个对管的性能,以每声道10对来做300W(8Ω)的输出,实在是有很大的宽裕度,这也就保证了工作状态的线性和低失真。也正因如此,CS后 级的峰值电流可以达到100A!
  CS的电源供应线路板是反过来安装的,但是可以看到每声道采用了4只Nichicon的10000 μF/100V滤波电容,两声道一共是80000 μF。和其他Coda的后级一样,CS 是一台平衡放大线路的机器,它采用MOSFET(场效应管)做差分输入,Bipolar(双极型晶体管)为输出级线路,无负反馈设计。CS同样采用了 Coda的独特Precision Bias(精密偏压)线路,在10W以内的输出功率以内为甲类放大,这让放大的信号维持了极低的互调失真(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与过零失真(Zero Crossing Distortion)。而当输出功率超过10W以后,CS自动滑向甲乙类输出,又保证了重播深沉低频及大动态音乐的高质量。由于采用了独特的“精密偏 压”线路,以及对元器件的严格挑选,所以Coda产品的保修期比不少放大器都长,希望在国内也是一样。
  试听Coda CS是个愉快的过程,期间我采用了多款音箱来搭配,既有灵敏度较高但需要放大器有较好控制力的Eggleston Works新款The Nine音箱,也有效率极低的ATC SCM20,还有采用难搞的Eton低音的两款音箱:SEK Fantasy(5英寸Eton低音)和SEK Solo(7英寸Eton低音),甚至包括了一对采用10英寸Seas低音的密闭式大书架音箱。CD机采用了Sim Audio的CD5.3RS和Meridian的588,以588为主打;线材是全套的TCM参考系列。

出色的驱动力
  Coda CS后级首先让人满意的就是它充沛的功率储备,别看机器体积不太大,但是它的驱动力让人满意!除了ATC  SCM20因为其密闭式设计,以及低音单元顺性低、谐振频率较高,低频本身就有限以外,其他几款音箱都在CS的搭配下发出了超出以前认识的深沉丰满低频。 不仅如此,中频的密度也更好,全频的声音都显得宽松自然,失真很低,这也是高烧友升级玩高级前后级的原因:它们能为音箱“松绑”,带给您用合并机难以达到的效果。
  Eggleston Works新款The Nine音箱本身的灵敏度不低,但是,每边3个75mm的大音圈单元,想要控制好了也不容易。所以,用我们的Mark  Levinson 383搭配难免小马拉大车。在选购这款音箱之前,我听过Mark  Levinson 和Krell前后级的搭配,效果非常出色,但是拿到我们的听音室以后总觉得没有发挥到它的最佳状态。CS来了,再一次证明了即使是较高灵敏度的音箱,大功 率功放搭配也是很重要的。
  CS充沛的功率储备和良好的控制力能够让The Nine发出清晰快速的低频,也能让采用以速度快、低频量感少著称的Eton单元发出清晰而量感适中的低频,特别是采用7英寸Eton单元的SEK  Solo音箱,这只单元的低频虽然没有Scanspeak的18W8545多,但是声音的清晰度、密度和质感都远好于18W8545,CS能轻松地把 7-372这只Eton王牌7英寸的低频挤压出来,而不像一般的合并机只得到干瘦的低频线条,这让熟悉Eton单元的我也喜出望外。让我惊喜的不仅是CS 的低频量感丰沛,线条清晰,质感扎实,而且速度很快,毫不拖泥带水,具有高级美国放大器的一贯特色。我用CS推动The Nine或者采用10英寸的Seas单元的BAC-3密闭箱,播放Decca的老牌天碟《诺亚方舟》,整个录音的舞台感如此强烈,低频如此过瘾,真的是让 人感慨:这么多年了,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什么像这么精彩的录音还是不多呢?

声音细致而中性,透明中不乏温暖
  Coda的声音有一些Threshold的特色,那就是虽然功率大,但是饱满细致,透明而不显单薄,非常好听、耐听。
CS的个性不强,我还试着搭 配过一些国内外的前级,有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可以说CS都能够敏锐地反应出它们的个性来,显得非常中性。当然,试听中主要是采用Lamm的Model  LL2电子管前级。Coda的CS后级表现出色,这台前级也功不可没。
  CS好听,不仅在于它的声底雄厚,还在于它的声音细致,温暖,虽然 有300W的巨大输出,但是声音细致动人,毫不粗糙,我想这得益于Coda独特的Precision Bias(精密偏压)线路,在10W以内的输出功率内为甲类放大,这保证了在听弦乐、女声时的细致甜美音色。我用CS聆听了不少原来我不太爱听的巴洛克音 乐,如果放大器的声音不够细致,背景不够宁静,质感不够逼真,播放巴洛克是会觉得乏善可陈的。CS搭配温暖饱满的Eggleston The Nine音箱,得到的是层次清晰的乐队,质感饱满而且晶莹剔透的乐器音色,巴洛克音乐的那种古雅气质有了,但是又显得亲切可人。
  如果单说驱动ATC SCM20,我觉得Aragon 8008B后级还是更有优势,它的低频更加庞大雄厚,力道也更加强劲,低频更加权威;Aragon 8008B后级的声音也很温暖饱满,但是说到高频的音色和质量,Aragon 8008B是自愧不如的!Coda后级的音色要润泽、甜美和细致很多,搭配Lamm前级时,即使是播放录音非常考机器的弦乐,CS也能够得到高分。我常用 的那张Angeleri的小提琴超技小品是弦乐录音中的极品,试听Track 8或者9,小提琴的音色非常娇艳、水灵,提琴的质感和解析力非常不错,声音非常细致,但是并不单薄,弦乐中的极品录音啊。人声也非常饱满,而且气息的变换 捕捉得历历在目。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再一一细说了。

声音活跃,音场开扬
  Coda放大器的声音速度比较快,但不走极端;它的声音活泼开扬,节奏感很好,而且音场开阔,音场中乐器的层次清晰,有高级后级的特点。
除了声音 很好,CS的稳定性据说也是不错的。我没有长期使用Coda的经验,但是从厂家的比较长的保修期来看,厂家应该是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的。

Coda 产品值得关注
  说了那么多CS的好,那它有哪些不足呢?首先我觉得CS的低频权威感还是略欠一点火候。当然,这个是比较挑剔的要求了,作为 Coda家最便宜的后级,它 有这样的表现已经让人觉得非常满意了。我只是觉得,作为一台300W的后级,如果低频再庞大扎实低潜一些就更好了!其次,CS的声音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要 和更高级的Hi-End后级比较,它的声音还略为缺少一点高贵感。当然,我相信在Coda家的高级后级里能够找到这种感觉,但是既然是知无不言,那我也就 说出来了。CS本身的声音比较中性,不乏温暖,如果在这样的声底里在加上一点Hi-End后级的精致与密度,那就太好了。Coda同门的CSX就是满足了 有这方面需求的用家。CSX的变压器升级至3000VA规格,功率管的阵容相似,输出功率只比CS略大一点—— 330W×2(8Ω),660W×2(4Ω),但是换用了更好的镀金线路板和一些元器件的档次,所以声音的质量还有提高,适合要求更高的用户。当 然,CSX的价格也涨了不少。CS是Coda最低端的放大器型号,它的表现已经堪称优秀了,值得向升级放大器的朋友推荐;当然,在领略了它的出色表现之 后,我也更加期待体验其它Coda产品的兴趣。好东西需要大家分享,Coda的产品已经有代理引进国内,值得大家关注。

技术指标:
功率:300W×2(8Ω),600W×2(4Ω)
频率响应:5Hz—100kHz
失真:0.05% (10Hz—20kHz)
放大器增益:26dB
峰值电流:100A
上升速率:50V每微秒
阻尼系数:大于100
信 噪比:-100dB(A计权,1V输出)
输入阻抗:50kΩ(非平衡),1kΩ(平衡)
电源供应:2000 VA 环形变压器,80000 μF滤波电容
尺寸(宽×高×深):432mm×140mm×355mm
重量:23.6kg
最后编辑leslie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10:09:44
TOP
16#

CODA和PASS这两台合并机都是美国产的高档合并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说下个人现场感受:coda场面,密度,动态,控制力,驱动力这些方面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pass这些方面在同级合并机中这几项并不差但和coda比就略显逊色。味道和平衡度方面两台机个有特色,coda的味道浓些有美化修饰的倾向,pass中性些相对的味道清淡点,至于平衡度方面两台机器都很出色不分轩轾。 pass朋友买的二手机成色也不错,coda我买的代理推广价样机(代理承诺终身保修)。性价比方面没有可比性,为了不刺激朋友只好回家再偷笑吧。

呵呵。。我算碰见高人了!
最后编辑胡乱发烧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10:26:02
TOP
17#

原帖由 胡乱发烧 于 2011-4-8 10:14:00 发表
[quote]CODA和PASS这两台合并机都是美国产的高档合并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说下个人现场感受:coda场面,密度,动态,控制力,驱动力这些方面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pass这些方面在同级合并机中这几项并不差但和coda比就略显逊色。味道和平衡度方面两台机个有特色,coda的味道浓些有美化修饰的倾向,pass中性些相对的味道清淡点,至于平衡度方面两台机器都很出色不分轩轾。 pass朋友

路过只是看看。
TOP
18#

美国现在没有coda这个牌子的功放。
TOP
19#

原帖由 altec2006 于 2011-4-8 15:10:00 发表
美国现在没有coda这个牌子的功放。



不会吧,武汉的烧友国内未等到货最后由美国厂方直接发至他本人的!
TOP
20#

原帖由 altec2006 于 2011-4-8 15:10:00 发表
美国现在没有coda这个牌子的功放。


哈哈,CODA就是新德克,穷烧友,但是懂声音的人玩的东西.爱牌子的还是去买FM,高文,DARTZEEL等比较好.MARK,KRELL,世霸,ARC等给卖来卖去,都不知道是哪个名设计师做的没落贵族也不要去考虑了.

说到贵族,看到最新款的用上了履带式高音,不知道还是不是泰勒设计的了.
最后编辑johnleeh 最后编辑于 2011-04-08 15:37:14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