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老浦东
原帖由 luss 于 2011-4-2 17:11:00 发表我是说以下这句话胡说八道,呵呵,不是说你"大哥,人喜欢听的声音只能是正弦波,其它如方波、三角波不是人听滴东西、听多了会发疯滴!!! "
原帖由 luss 于 2011-4-5 3:21:00 发表回复 126# 老浦东 的帖子呵呵,你这可真叫"自打嘴巴"了.。不过我估计你没读过大学,或者根本没学过高等数学。 数学上,只要是符合dirichlet条件的周期函数都能进行傅立叶变换。物理上,凡是可实现的物理信号都符合以上条件,因此一切物理可实现信号都可以展开成傅立叶级数。哦,估计你还不懂,再简单点,一切信号都可以看成由一系列正弦波信号组合而成。这就是频谱分析的基本概念来由。因此,如果按照严格意义上的正弦波信号,那应该是单一频率的周期信号,所以音乐信号绝对不可能是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如果因为音乐信号是由一系列正弦波信号组合而成,所以非要说音乐信号就是正弦波信号,那么前面已经说过了,一切信号都是由正弦波组成。自然方波,三角波也不例外,他们与音乐信号在组成上完全一样,都是正弦波组合而成。 要搞PC-HIFI ,以上不过是最最基本的门槛,真要理解数字信号,什么是假频,什么是采样定律,还有数字滤波里的吉普斯效应等等,都得吃透才行,不过我估计你连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后面的更是天书。我看你搞PC-HIFI 只能靠嘴来吹了。
原帖由 Friday007 于 2011-4-6 10:35:00 发表首先,我不同意自然界声音中存在的,也有物理量能的就不能忽视它,人类的听觉与视觉一样在浩瀚的频谱范围中只是极其狭窄的一小部分而已,正因如此,我们才发明很多的仪器设备帮助我们感知那些我们听觉与视觉之外的频谱,早期CD机的音质不如人意,并非是频谱不足造成的,最近俺下载了很多所谓高清音频,从频谱分析可以看出(不是听出来的),大部分高清音频并不包含22Khz以上的成分,而很多人却趋之若鹜,用一个G的空间存放本该200M就能放下的东西,我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的朋友为了提高音质都研究到换电源线了,居然没兴趣了解一下自己听的是什么......其实我的主贴不是挑战人耳听力的,而是问高格式的文件一定含有高格式的内容吗?您的设备能够真正重放那些高格式的内容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些听感是从何而来的呢???
原帖由 luss 于 2011-4-17 0:32:00 发表这么说话有点不要脸哦!你认识我吗?从何而知我“只懂理论、不懂音响”?另外我以上的阐述,拿句是胡言乱语?又话何不好好说,怎么动不动就泼妇骂街似的辱骂,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