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901902903904905906907908»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16858|回复: 9777
9041#

二套系统一起玩也不错。。。也想试试。。。
TOP
9042#

各位晚上好!

原帖由 聆听之乐 于 2011-11-23 19:07:00 发表
哈哈!通过学习知道没有十全十美,全面优势的系统了。。很多时候是妥协,因自己家的听音环境,听音内容,来选择适合自已的器材,再慢慢提升调校已达到最佳好声。。。。看了音展的那些百万级别的系统有感而发。。。


楼主触觉敏锐。赞
其实音响好声主要在于人,器材乃其次!

日常去别人处家访时发现和总结了这两个:

1、在五万元内的系统能搭配和调教出好声者不多。

2、在一百几十万或以上出来 “ 渣声 ” 的反而见多。

这是什么问题?

另外,再提多一项:世界上一切音响设备,只要它们离开其生产厂家的实验室后,一切只属 “ 半成品 ”;使其变成 “ 成品 " 就要靠使用者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23 21:40:03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043#

回复 9042# 中山张 的帖子

这是为什么呢?
TOP
9044#

。。。能玩好二套系统也是要有功力滴。。风格不同的《好声》调校出也需要有丰富的音乐素养,和对器材的熟悉。。。
最后编辑聆听之乐 最后编辑于 2011-11-23 22:03:21
TOP
9045#

回复 9040# 聆听之乐 的帖子

楼主,我等眼皮塔拉之时经历更多好声、见过传奇器材,到那时我们也会这样做的。
TOP
9046#

哈哈!有点意思。。
TOP
9047#

原帖由 聆听之乐 于 2011-11-23 21:39:00 发表
俺不是想左拥右抱,只是升级后的器材不想出,搭配着也能听听,放在合适的位置,也能发挥它的价值。。有点一点恋旧。。。


对音响系统,常贪新弃旧者是绝不会搞出好声来的。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1-23 22:00:5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9048#

谢谢张兄提醒。。
TOP
9049#

1.肖斯塔科维奇弦乐四重奏:包罗丁弦乐四重奏组
http://photo.163.com/674551951@qq.com/big/#aid=232064638&id=7358957322
2.贝多芬第:7、9、11、15弦乐四重奏:包罗丁弦乐四重奏组
http://photo.163.com/674551951@qq.com/big/#aid=232064638&id=7358927684
3. 贝多芬第:4、5、13、“大赋格”弦乐四重奏:包罗丁弦乐四重奏组
http://photo.163.com/674551951@qq.com/big/#aid=232064638&id=7358956943
喜欢弦乐四重奏的朋友绝不容错过,这三张唱片不是以好听评说,而是等你听过其他版本后,回头聆听上述版本,体会:“以透明的音色来营造音乐气氛”此话的含义(这句评语留以后人们明白)。
TOP
9050#

交响乐指挥大师中,能将一支乐队训练成演奏大型管弦乐作品时像室内乐队般,我在伯姆指挥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听到了(DG出品),而弦乐四重奏组中磨练到能发出透明音色的恐怕只有意大利和包罗丁了。我想原因可能在于:志同道合和学院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