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835836837838839840841842» / 97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27005|回复: 9777
8381#

霍夫曼编写的《论钢琴演奏》一书应该也不错,涅高兹《论钢琴演奏艺术》一书还是想办法找。封面图按一样就是涅高兹那本背景是蓝黑色的。
TOP
8382#

有人将吉列尔斯对于钢琴艺术执着精神用契科夫的话概括:艺术之所以优美和特殊,是因为艺术中没有谎言,在爱情、政治、医学中可以撒谎,可以欺骗人民与可敬的上帝,唯独在艺术中不能有任何欺骗。
TOP
8383#

回复 8382# 670707 的帖子

真谛是最值得细细品味推敲
TOP
8384#

回复 8350# 三皈依 的帖子

三皈依先生您好!
       好声真的很难,呵呵!否则HIFI技术也就停止不前了。
    不过,系统发出的声音声相比例的相对正确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系统整个声场并不大,但是在这个不大的声场中间各个发声体(人声和乐器)声相比例、空间透视等非常协调并有一定的分离度,我觉得这套系统应该是比较好声的。但是往往有很多朋友并不以为然,为什么?他觉得这个系统声音规模感不够强烈,不过瘾!面对同一个系统感受完全不一致,其实,也很正常。彼此关注点不同么。我们常看见有些画家喜欢画大幅油画,粗看远瞧气势恢弘,不过走近观察,细细品味很有可能感觉平淡、缺乏细节。达芬奇的很多油画尺寸并不大,如其经典名作《蒙娜丽莎》大概为77X53厘米。相比现在很多大型油画小得多了。但是它依然能震撼人心。呵呵!!!
  先生所言我个人甚有同感!!能听到音场与舞台的合理比例就是我们在现场的贵宾票位,此位还能清晰的听到各种乐器的间距感,参差感,形体感,空间感,规模感,微动感 。而在我们的系统上,要获得这种音响效果,除了听音系统器材本身的合理搭配,电源处理,空间处理,各种避震措施外,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音箱摆位。很多玩家忽略了音场与舞台的合理比例,大多是只听到舞台没有音场,就像坐在现场前排的效果。另一些只听到舞台太小音场过大,就像现场后排的效果。前者没有层次间距感,后者没有微动感,细节感。所以要听到贵宾票的效果就需要有合理的音场与舞台比例。
最后编辑xin889 最后编辑于 2011-11-07 19:50:42
TOP
8385#

回复 8375# 670707 的帖子

音响发烧是小群体的旨趣、爱好,非属任何行业,它处在专业音乐和音响器材二行业之间,然其为个人行为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与君伴随“好声”贴如今,回想当初三人揭竿而起高举“爱好音乐”之大旗,各位豪杰、师长闻风而纷至沓来,并持之以恒,可谓辉煌矣!你提及四个层次问题,它的实质要求我们器材、音乐双修,硬件有过程与段落,而音乐之学习、聆读是无限的,如使二者完美结合

先生;今晚是桃园再聚?哈哈。。。
最后编辑蛋黄 最后编辑于 2011-11-07 20:27:59
TOP
8386#

回复 8385# 蛋黄 的帖子

通过这次钢琴、小提琴大赛可知,比赛需要展示故而炫技而艺术家则注重音乐体现,由此介绍帕格尼尼主题变奏的改编问题:
“李斯特从帕格尼尼设定的公众表现范例中得益,而勃拉姆斯的兴趣则完全是作曲上,他把其中有名的旋律引用过来创作了一部具有古老传统的变奏曲。”
故此,音乐会上演奏家门将李斯特改编曲作为门面,而艺术家的里赫特却在偏远的农村高歌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因为他是音乐的仆人。
TOP
8387#

回复 8385# 蛋黄 的帖子

从德彪西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对德国浪漫主义传统的反叛。他坚持法国观念,一方面他是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领军人,另一方面他崇尚古典精神,努力探寻18世纪法国古钢琴音乐的体裁。…他大胆采用新颖的不同音阶,避免传统功能和声,设计新的和弦组合(四度和弦、加六音的三和弦、平行和弦)。但作重要的一点是排斥浪漫主义传统中激情和直抒胸臆的表达,他的音乐更加理性、超然,少了个人化的感情色彩,为后来的作曲家树立一个榜样。
TOP
8388#

回复 8384# xin889 的帖子

你好,老朋友。。。
TOP
8389#

回复 8386# 670707 的帖子

先生;是的“钢小”赛第二现场艺术家自始自终强调音乐体现,参赛者应理解演奏曲目的内涵。
TOP
8390#

回复 8382# 670707 的帖子

言之有理。。。值得品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