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051525354555657» / 48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1061#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4-27 22:47:00 发表
我也够牛的吧,能把音场竖起2米多高,论坛里好像没有这样写的吧,怎么没人说我牛呢?哈哈。。。

我屋顶上的小鸟飞来窗子外叽叽喳喳:“先生,你在屋里听音乐,帕瓦罗蒂的头发顶到我了!”
TOP
1062#

我们“学生”聊两句?古诗词两段: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一箫一剑走江湖,千古情仇酒一壶!两脚踏变尘世路,以天为盖地为庐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请八大人点评一下。
TOP
1063#

回复 1062# xin889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64#

回复 1061#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先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发烧友大都如此。
TOP
1065#

回复 1063# 八先生 的帖子

八先生今日心情好象有点沉重!“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无奈的叹息”,您无需太悲观,有党中央呢?再说,不是还有您讲道德吗。算了,这个不说也罢!那您说点别的?
TOP
1066#

回复 1065# xin889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67#

回复 1066# 八先生 的帖子

看来八先生健忘啊!(孔子的话可以不听,但老子的话必须听。!老子的《道德经》不是讲道德?(我宁可不听郭德刚的相声,也要来听您讲"发烧友的修养”),这又从何说起?恐您误会了!您的修养我是知道的,您细想就知了,我不过有所感而已,您别往您身上去。
TOP
1068#

回复 1066# 八先生 的帖子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八先生您好!!我一直想问以上两段话,核桃声何解?葫芦事又是什么事?挺烦的吧,不好意思,我的陋习啊!不耻下问。,盼告知
TOP
1069#

回复 1067# xin889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70#

回复 1069# 八先生 的帖子

是不是像广东话说的:丢鸭毛过海!!嘿,北京话?不好理解,文化差异吧!
TOP
1071#

回复 1069# 八先生 的帖子

哈哈,八先生看来您也是当老师的料!只有老师才会让学生大声念书呀!您看我像“梁山伯”还是您象?
TOP
1072#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4-27 23:04:00 发表
诚信邀请能把音场竖起高度超过音箱高度的朋友进来说几句。

以前器材搭配还不完善时觉得人怎么也站不起来,觉得老是坐在那唱,换了机架和CD机线材后就很明显了,坐在听音位置听,人声明显高于人耳的水平位置,相当于音箱的高度。还有就是音场高度和背景墙也有一定关系。
玩音响,就是玩细节!
TOP
1073#

回复 1072# 造韵 的帖子

说的好,声场就像一个健康人在唱歌,不管是点声源扬声器、声柱式扬声器、全屏扬声器等器材,我们在聆听时,应有场面感—两音箱之间是充满声音的,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何来定位感、纵深度;我是通过唱片听感告诉朋友们这个道理啊!
TOP
1074#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4-28 7:27:00 发表
说的好,声场就像一个健康人在唱歌,不管是点声源扬声器、声柱式扬声器、全屏扬声器等器材,我们在聆听时,应有场面感—两音箱之间是充满声音的,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何来定位感、纵深度;我是通过唱片听感告诉朋友们这个道理啊!

音场定位好不好?纵深度有没有入墙的感觉?和音响的整体素质,摆位,房间有很大关系!摆得好了,整个音场不止充满在两箱之间,音箱真可以“消失”了一般。
玩音响,就是玩细节!
TOP
1075#

原帖由 造韵 于 2011-4-28 9:32:00 发表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4-28 7:27:00 发表
说的好,声场就像一个健康人在唱歌,不管是点声源扬声器、声柱式扬声器、全屏扬声器等器材,我们在聆听时,应有场面感—两音箱之间是充满声音的,如果这一点做不到,何来定位感、纵深度;我是通过唱片听感告诉朋友们这个道理啊!

音场定位好不好?纵深度有没有入墙的感觉?和音响的整体素质,摆位,房

还有一个因素——唱片,录音正常的唱片是基础!现场录音、包括单声道录音,就不用担心声场的还原,音箱必定是消失的。相反,现在一些发烧碟(录音室单点录音、后期合成),声场比例不合理、声场不稳定而且同一乐器在播放过程中还在变化位置、音箱不一定消失。
TOP
1076#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77#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4-28 10:31:00 发表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4-28 1:17:00 发表
是不是像广东话说的:丢鸭毛过海!!嘿,北京话?不好理解,文化差异吧!

老师又世俗了不是?是不是器材声音不好,老师大叫"丢鸭毛过海",多巴胺分泌旺盛,声音就好了?
我说的那句"孔子的话可以不听,但老子的话

用古董号角吹过去!
记得用西电300B管子、西电麻布线!
TOP
1078#

回复 1068# xin889 的帖子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替苍生说人话!
鸟声、虫声、核桃声轻声入耳,
花事、鱼事、葫芦事诸事关心。
lp-33@hotmail.com
TOP
1079#

回复 1071# xin889 的帖子

古典说多了该换一下口味,为朋友们说一张黑胶《淡淡幽情》(邓丽君) 宝丽金唱片
这张唱片是邓氏经典唱片之一,同时也使不少发烧器材在此惨遭滑铁卢,原因如下:
1.第一曲《无言独上西楼 》是一首旧词赋新曲,以南唐后主李煜所赋之《相见欢》为歌词,表达了思念故国的情绪,考察器材难点在:
1.1乐队配器是:定音鼓、法国号、管风琴、电子琴、铁片琴、弦乐组等乐器伴奏;邓丽君在独白后乐队伴奏进入,铁片琴使乐队慢慢展开,弦乐组具有丝滑的透明感,好似蝉巾披在邓氏粉脖上随风飘荡,玉肌忽隐忽现;随着乐曲展开法国号的加入,法国号在F调所具有的木管的属性以体现温柔,浑厚的抒情意蕴;进入尾声时定音鼓、法国号、电子琴等乐器的齐奏,使得音场张扬、丰满,这时我们要注意定音鼓是在纵深位置发声、法国号体现出铜管乐的明亮、有力的音质,尽管如此弦乐组也不能被掩盖。
1.2 邓氏的歌喉:开始的独白:“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独白似从烟雨薄雾中由远至近传出,其声音恰似一位未经风雨、沧桑的贵妇在阁中独自吟唱。歌曲进入高潮部分后,让我们竖耳倾听邓丽君清丽的歌喉是如何穿破云雾、绕梁期间的。在这里我把邓氏的高音比作尖锐的玉器刺物,外表具有润泽度和骨质感,其穿透力不似金属锐利、光亮,一刺而破,而是经历阻力后靠其尖凭其韧破阻而出。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1-04-28 11:20:58
TOP
1080#

回复 1079# 670707 的帖子

未完待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