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713572|回复: 9777
41#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5-27 17:39:00 发表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5-27 11:06:00 发表
老师们指教一下,如何把歌唱者从1.5米拔高到1.8米?

为什么要从1.5米拔高到1.8米呢?
我理解基点是地面,从1.5米拔高到1.8米难道是"正确......

因为有听友在我这里听过后,说听帕瓦罗蒂唱歌!1.5米太矮了,1.8米还差不多。
TOP
42#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5-28 0: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5-27 22:0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5-27 19:4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5-27 17:3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5-27 11:06:00 发表
老师们指教一

这是一个听友听过后提出的,我只回答一句说:“我调整一下试试”。
而我这样讲出来,有两个方面的意思:
1、绝对来讲,假如“歌唱者从1.5米提高到1.8米”是一个命题,实现这个命题能有哪些方面的措施?
2、我对自己的空间、器材表现(仅仅一万价位的器材)的声场和还原比例很满意,但是不同的听友对声音及声场的理解和要求不同,相同点忽略,差异化可以分享和讨论。
TOP
43#

原帖由 红茶 于 2011-5-28 10:27:00 发表
这和仅仅一万价位的器材没绝对的关系,经验告诉我们这和高中低能量分配比例有关,和声学环境尤其是天花板发射有关。

1要提高声场高度需加强哪个频段?天花板要加吸还是增扩?
请老兄细表一、二!谢谢。
TOP
44#

一早出门去爬山,沐浴三个小时空山鸟语的悠扬和雨后山林的润泽。
太华古寺远眺滇池,中午华庭古寺斋饭。
回家睡个午觉,醒来一壶单枞,满口甘甜,正在听“台北爱乐电台”,一首爵士改编的《西区故事》后,现在是巴赫的一首康塔塔……

假期第一天,登高望远、小寐清梦、香茗斯乐,旁逸!悠哉!









TOP
45#

原帖由 红茶 于 2011-6-4 18:2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1-6-4 15:57:00 发表
一早出门去爬山,沐浴三个小时空山鸟语的悠扬和雨后山林的润泽。
太华古寺远眺滇池,中午华庭古寺斋饭。
回家睡个午觉,醒来一壶单枞,满口甘甜,正在听“台北爱乐电台”,一首爵士改编的《西区故事》后,现在是巴赫的一首康塔塔……

假期第一天,登高望远、小寐清梦、香茗斯乐,旁逸!悠哉!


来昆明定

烧水呀!煮茶呀!
TOP
46#

刚听完音乐会回来,煮碗鸡汤青菜面,来上晚自习啦!
法国青年室内四重奏--莫迪格里亚尼(Modigliani)!
舒伯特、德彪西、门德尔松各一首四重奏,风格各异,曲目动听、演奏精彩。
舒伯特的NO4/D46最为灵动婉逸,第四乐章与前三乐章相比,曲风跳跃式的变化呀!
现场的弦音共鸣是相当的饱满、撑展,我们坐后排角上,距离有点远,高音听感稍弱,但和音响相比,现场厚而自然、撑展的声音印象深刻得很呐。
昆明听众异常“热情”,每首四重奏一个乐章来一次热烈的掌声!!!一首四次呀!唉……
法国伙子不得不用中法友好式的腔调来了一声中文“谢谢!”
TOP
47#

原帖由 老龚 于 2011-6-5 10:40:00 发表
不久在北戴河听了一堂中央音乐学院一位教授上的课,教大家如何欣赏音乐,最后结论是“对一部音乐的理解是没有统一标准的,这主要是每一个人对音乐的联想不同”。

同意!
联想若都一样,音乐将会怎样!
TOP
48#

正在听889兄所赠的五张超冷处理的CD!
第一感觉声音的绵厚感很好,不知是原版的音效还是冷冻的功劳呢!
TOP
49#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6-7 23:06:00 发表
时光兄好!!我想有您的仙草之功吧!哈哈。。。

非常感谢!请茶!
TOP
50#

原帖由 xin889 于 2011-6-7 23:15:00 发表
时光兄有空试一试焊锡吧!把电子管管脚原来的焊锡用吸锡器拿掉,用我给您的焊锡试一下,原来厂家用的焊锡大都声音很“脏”!!这是最简单的升级。当然在器材别处也可以试。小心一点就是了!

明白,找空一定试一下“银油洗脚”大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