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johnleeh
原帖由 znd06 于 2011-4-19 6:07:00 发表 最近在北京参与了一个解码和音源的试听活动。有些感想,并无新意。 一是听音者的主观认识很个性,例如对某A/B对比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甲认为A细节损失严重人声器乐已然变味。乙则讲其人声口型小,声场位置高,优于B。说明个人的认知角度大相径庭。现场类似对立甚多。所以我常提建立怎样的音响观,了解一些基本原理对电声走向的影响还是必要的。
原帖由 八先生 于 2011-4-22 17:01: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4-21 11:39:00 发表八大山人叫朱耷,读DA,不是鹿茸的茸. 汉语拼音不熟,不如手写板来的快.我真有点臊眉耷眼了!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4-21 11:39:00 发表八大山人叫朱耷,读DA,不是鹿茸的茸.
原帖由 670707 于 2011-4-23 0:44:00 发表哈哈,约翰李先生也是夜神仙,看来烧友都喜欢过“夜生活”,哈哈。。。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