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9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好声是由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 [复制链接]

查看: 2897666|回复: 9777
151#

回复 588# 正天飞云 的帖子

我建议我听以下类型音乐作品:
1.人声,它是最好的乐器,是上帝赋予的,不可正真意义上的模仿;
2.钢琴,大师的音色是他的招牌,它是风格的世代传承,是特性不是个性(脚爪子永不可能);
3.小提琴,瓜内利与斯特拉迪瓦里琴已绝世,重器需天才及功力与艺术修养深厚的人拉奏,从而形成独特音色。
有了以上耳力再去调教器材,事半功倍。
TOP
152#

我的观点能得到诸位认可,甚是高兴!能够聆听演绎者现场表演是最好的,现场录音是记录和再造,存在着信号损失与添加,已故大师切利比达克生前拒绝录音,他对于罐头产品的厌恶从某种程度讲是不无道理的,即使这样EMI公司还是出版了一批大师生前录音,这其中有一张其指挥的莫扎特安魂曲,我认为是演录具佳的唱片。就录音角度讲,该唱片录音工程师采用客观主义录音方式,烧友们不防试听这张唱片,你会发现晚年时期的切利比达克是如何做到多声部作品的有机平衡,虽然不是发烧片,但是指挥家要求:
1.速度上的渐慢、渐快、突快、不过分的快等,节奏上的渐强、减弱、很强烈等;
2.各声部之间关系上呼应与协调,各声乐部分交替演奏(唱)时,管弦乐队不仅是伴奏也是声音的组成部分,管乐与人声的交流、弦乐与管乐的对答,管弦乐队为声乐部分的突强而做的铺垫,凡此等等;
同好们,对于这样一部绝唱的现场演奏,这些信息是唱片中有的,而我们的音响器材是如何表现的呢?
TOP
153#

回复 574# 聆听之乐 的帖子

楼主进来说几句吧,如有可能也邀上几位同好一起加入,我想我们不能为168开爱好音乐之先河,也能为其扩大音乐爱好者队伍,树立良好风气;因为我们为了听音乐而从几千元的音响器材走到百万元的器材,器材的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成为器材奴隶。
TOP
154#

我想楼主当初开出的帖子不是“好声是由音响系统的哪个环节起决定性作用的?”,而是“烧友们是如何更换音响器材”或者“烧友们是如何选着音响器材”,那该“有意了”!
TOP
155#

我在网上搜索一圈未见,回家后发给你。需注意该片对于器材要求还是较高的。
TOP
156#

回复 599# xin889 的帖子

我在网上搜索一圈未见,回家后发给你。需注意该片对于器材要求还是较高的。
TOP
157#

回复 609# xin889 的帖子

切利比达克指挥莫扎特《安魂曲》EMI07243 5 57847 2 8
TOP
158#

回复 629# xin889 的帖子

先生辛苦了,这么用心的做功课,希望帖子里的朋友多鼓励!
TOP
159#

回复 630# 造韵 的帖子

是啊,钢琴被称为乐器之母,小提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如何把器材调较得如实播放这两种乐器声音,我认为有三个等级:
1.能反映钢琴、小提琴乐器演奏的乐曲音符和乐器的形体感;
2.能反映斯坦威、贝森道夫、法奇奥里、瓜内利、斯特拉迪瓦里等乐器固有的音色;
3.能反映李赫特、米开朗杰里、布伦德尔、海菲兹、帕尔曼、米尔斯坦、格鲁米欧等大师演奏风格;
海菲兹是现代小提琴演奏家的代名词,大家都对他的技术赞不绝口,对他不同时期使用的两把小提琴提及甚少,一把是其年亲时使用的1740 年制德-吉苏-瓜乃利,另一把是绰号“海豚”的 斯特拉迪瓦里,请问诸位在聆听海氏唱片时是否注意过这点呢?同样有莫扎特专家之称的格鲁米欧,大家唱片中听到大都是他用1744年制造的德尔•吉苏 瓜乃利,但是他用"泰坦"的斯特拉迪瓦里录制的唱片注意过吗?
TOP
160#

我前面讲过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有位器材烧友说:他在器材中听到的竖琴声音拨弦的颗粒感非常饱满。我认为是有欠缺的,如果听现场你会发现演奏者的手指与竖琴比例要小得多,手指拨弦后产生的共振并在空气中的余音一定要连贯,不是过份强调手指拨弦的作用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