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1年2月26日,北京,第四场雪,第一次烧友聚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6750|回复: 59
11#

  通过刚才试听,看来功放是正常的,再次接到西湖上,看看这次是否还异常。换箱接线,开前级,开后级……还是异常……经过5分钟的折腾终于发现,原来问题出在西湖的地线上。西湖的独特地线设计使靓歌后级不能正常工作,拔掉后,一切正常了。哈哈,开声,论贱!
  换成靓歌功放后,风格大变,速度快了很多,也通透了些,结相也变得精致了些,声音密度变高了,但是声场却变浅了些,然而最大最大的改变在于低频。我终于感受到了地动山摇的低频,坐在椅子上,我感觉到椅子腿儿跟着地面一起在颤抖。太可怕了,真是太可怕了,我有一种在拆房子的感觉,十分担心邻居过来凿门。相比CODA播放tutti,靓歌可以明显听到房间的低频驻波,猛烈的低频过后,我能清晰的听到4次驻波袭耳,而CODA却听不出来。我怀疑由于CODA的慢速,使驻波和箱声接在一起了,因此CODA表现出的声场和规模感都更大——也不知这算好还是算坏。
  听完风格完全不同的西湖系统,真不好评价哪个好,只能说各有各的特点,不过随后我们又进行了前后级的交叉组合,才得出了较为理想的搭配。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42:02
TOP
12#

  由于改变我对ATC印象的功放就是这套靓歌前后级,下面也轮到用靓歌前后级来推ATC7,是否能有比CODA前后级有更好的效果。
  首先是听人声,虽然换了快速的功放,小7仍然发出了参加聚会音箱中最厚声的中频。想跟ATC比中频厚度,哪怕是跟单元尺寸最小的7号,也不可能是同一水平线的。小7高频在这套功放的推动下,表现就灵动通透的多了。而测试低频的大提琴试音曲,极低频的“屁”声终于“放”出来了 ,不过挤出来还是有些费劲。其实这也与之前听到的靓歌推ATC19一样,ATC的截止频率比较高,低频下潜到一定程度就基本没有了。不过已有的低频足以满足绝大部分古典播放的要求了。就跟ATC搭配而言,确实靓歌前后级要优于CODA前后级的表现。
  接下来是黑胶(烧友)带来的摩改后的仿国都405后级,每声道一对摩托罗拉金封管,200瓦输出功率。因为只有单独后级,仍然使用靓歌前级,只把这个405换上去。说实话,开声前,真没把这个小东西放在眼里,但是一开声,我服了。这个405推动下的小7发出了在靓歌后级推动下相似度90%以上的声音!无论是三频表现、声场表现、解析表现、动态表现,它们相似的就好像是孪生兄弟一般。缘分兄也是忍不住喊出一句“不错啊!”看来民间真是藏龙卧虎啊,不仅广州有高手,北京也埋藏着高手。不过后来与黑胶交流,他说405还是跟靓歌后级有区别的,但是当天确实没有表现出来。无论怎样,这个摩改后的仿国都405以极低的价格表现出如此高的素质,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最后登场的功放是二总自己制作的合并功放,输出功率未知,用料未知。替掉前后级,上二总合并,论贱!此处省略二百四十七个字……最后二总合并功放被评为最绿色环保功放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41:18
TOP
13#

  NOTE3的第一次登场不够闪亮,尤其是让期待NOTE3的V2失望了。但这结果也在意料之中,NOTE3的主人也说过,这对NOTE3要用快速的前端才能发挥它最佳的实力。
  这次改由靓歌前后级来推动NOTE3,并且这次把被动单元的配重全都摘下来了。(据说是NOTE3的前主人告诉的,摘下来的声音更厚实更宽松)
  接好线,开声……终于出来对的声音了。中频厚润、高频剔透、低频紧致而不缺乏宽松感,总算表现出了这款NOTE3的真实实力。曾经在北京北方四海店听过日本胆机推NOTE3的声音,当时给我印象十分深刻——高频华丽,中频质感强烈,低频饱满而富有形体,速度快而犀利而紧致,声场层次非常清晰。而这对NOTE3的声音与北方四海那对NOTE3声音是不一样的,速度要慢很多,全频声音饱满很多,也宽松很多,声音偏暖偏厚。高频不像代理那对华丽耀眼,而是像涓涓清泉涌入心田,中高频过渡更加顺滑、自然、流畅;中频更加有韵味,虽然厚度不如ATC7,但是宽松而饱满的中频很容易把人抓住,虽然现在是用石前石后推动,但味道却有浓郁胆机或全频音箱的味道;低频下潜充分,凝重而不缺乏宽松,声音特点是中频风格的自然延续,衔接流畅,浑然一体。整体风格总结为几个字——宽松、饱满、浓重、灵动,绝对是一对就听不厌,十分耐听的箱子。为何这个老箱与新箱差别如此大,据说此箱前主人说,NOTE3经过长时间播放后(大约一年),声音会发生变化,从冷艳、华丽、紧致、犀利会变成宽松、饱满、浓重、灵动。还说去掉所有配重会发挥其最高水平。

IMG_7370.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3/3 22:40:06 上传)

IMG_7370.jpg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57:09
TOP
14#

  在活动的过程中,缘分兄偶尔会流露出对CODA前级素质的怀疑,应缘分兄的要求,进行了CODA前后级与靓歌前后级的交叉搭配试听。CODA前后级的声音缘分兄应该再熟悉不过了,靓歌前后级的声音刚才也进行过了,两套组合声音特点差别很大,虽各有特长,但是也互有缺点。
  首先进行的是CODA前级搭配靓歌后级。因为CODA15.0是纯甲功放,靓歌后级则是甲乙类功放。纯甲类厚重甜美,相对慢速;甲乙类快速凌厉、质感强烈。这些特点也充分体现在这两个后级上。通过CODA前级与靓歌后级的混搭,可以充分印证,之前听到的CODA前后级组合和靓歌前后级组合,声音的区别七成是由后级声音特点决定的。CODA前级与靓歌后级搭配,整体还是快速的风格,但是通透度,高频延伸度却差了很多,声音总体感觉像蒙了一层布,鲜活感也随之下降。
  然后进行的是靓歌前级搭配CODA后级。此套系统仍然保持着宽松大气、声场宏大、厚重悠扬的特点。而换了前级后高频的延伸,整体的通透度与鲜活度,结相的清晰度都明显提升。
  经过混搭,大家基本一致认为,前级的改变基本上都是正面的提升,比较公认靓歌前级更胜一筹;而后级主要是风格的不同,这就看听音者的个人喜好了,CODA后级浑厚、大气、宽松、柔美,靓歌后级凌厉、动态、密度、细腻。
IMG_7373.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3/3 22:37:50 上传)

IMG_7373.jpg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37:45
TOP
15#

  不知不觉天都已经黑了,从上午10点半到现在已经6点了,大家听的也比较疲惫了。不过眼前的天龙2000AE,SACD机怎能错过,三宝兄为了拿CD机特地找了个拉杆箱,真是比我们几个卖傻力气的休闲优雅多了。拥有劲浪迷你乌拓邦的三宝兄,真是比我们多了好几分法国浪漫主义气质。不过还是鄙视一下三宝,说好带迷乌来,却最终没带,下雪也不是借口。罚他下次去他家家访管吃管喝管沙发。
  器材选用靓歌前级、CODA后级、西湖音箱做搭配,正好刚听完也省得乱折腾了,而且这样AB对比更明显。  天龙2000AE接好后,继续放刚才听的《天空》,人声的味道没有艺雅那么浓郁了,速度快了一些,口型及整个声场靠前了一些,而声场靠前往往会使整个声场变浅。天龙CD的密度与细腻度也能听出与艺雅的差距。
  然而这台天龙CD的亮点在于它是SACD机,三宝兄也特地拿了好几张SACD碟片,我们先后听了两张,一张为《老虎鱼合集》,一张为《穆特卡门》。老虎鱼一开声,明显感觉两端延伸、声音密度被明显加强,与普通CD确实区别很大,但是这个声音听起来总是觉得有点怪,有点假。就好像是前段时间上映的IMAX 3D电影《创战纪》,一下子进入到一个虚幻世界。虽然一些变得清晰了很多,细腻了很多,甚至视力听力都被强化了,但是这一切并不是真实。换第二张《穆特卡门》,感觉就柔和多了,延伸和密度同样是被加强了,但是要比《老虎鱼》真实的多。虽然如此仍然感觉声音有点怪,好像是拿着放大镜在看东西,听到的细节信息量很多,总有一点点喧宾夺主的感觉。
  虽然只听了两张SACD碟片,但是可以隐约总结出SACD技术是好的,但是能把这项技术运用好,还关键在于录音和制作的水平。

IMG_7371.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3/3 22:35:08 上传)

IMG_7371.jpg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35:08
TOP
16#

最终2011年北京烧友第一次聚会圆满结束。尤其感谢缘分兄的热情招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湖的威武~~
最后编辑ronaldli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22:33:32
TOP
17#

原帖由 anfield 于 2011-3-3 13:11:00 发表
刘汉盛也来了?哈

哪呢哪呢?
TOP
18#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3-3 13:36:00 发表
CODA的前级我们觉得实力并不是特别出色,好象是有点慢.
那台后级是甲类的15.0吧?15.0的声音也是比较厚暖的,不算快.33.0就要开扬通透多了.

找机会再听听33.0,等着缘分兄等价升级33.0
TOP
19#

原帖由 mravel 于 2011-3-3 22:46:00 发表
哈哈,转的挺快的~!!发烧需要交流
回头把群里交流曲目一些音乐话题也聊起来,光说器材和试音岂不单调。

黑胶快点把你对西湖的听感也搬过来啊~~
TOP
20#

原帖由 残剑831 于 2011-3-4 10:56:00 发表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3-3 13:36:00 发表
CODA的前级我们觉得实力并不是特别出色,好象是有点慢.

那台后级是甲类的15.0吧?15.0的声音也是比较厚暖的,不算快.33.0就要开扬通透多了.

这套前后级我也听过,个人认为coda前级素质一般,不光是慢的问题,声音的质感并不十分出色,中高频也缺乏鲜活感。15.0

残剑兄,好久不见,呵呵
鼓动缘分兄换33.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