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晶莹通透、空气感十足的高音效果应该是录音制作的造假产物。 [复制链接]

21#

LZ做个实验,自己现场带个卖去录音,录出来的完全和你听到的是2个效果。。。

录音和现场本来就是2回事。录音室能做的比现场多的多,我觉得LZ现在对录音的观点停留在70年代的水平。
TOP
22#

前几天我在小琴行听了八岁男孩拉小抚琴,听说拿了十级的,他在我们的小城曾拿了日本某汽车办的比赛冠军。听音面积不到30平方一共有几十小孩和大人,坐在前排的小板凳听真是难听的,高频刮耳,听的难受后来站在门口听,感觉好多了,高音不刺了,密度和擦弦的真实感比家的音响好太多了。记得曾在星海听过俞丽拿拉梁祝那真是震撼的,饱满丰富、强劲,高音是没刺的感觉的。但我的第一SACD配乐林合并二代推丹拿1.3SE常会听到有刺的感觉。
TOP
23#

原帖由 江龙桥 于 2011-3-1 10:47:00 发表
前几天我在小琴行听了八岁男孩拉小抚琴,听说拿了十级的,他在我们的小城曾拿了日本某汽车办的比赛冠军。听音面积不到30平方一共有几十小孩和大人,坐在前排的小板凳听真是难听的,高频刮耳,听的难受后来站在门口听,感觉好多了,高音不刺了,密度和擦弦的真实感比家的音响好太多了。记得曾在星海听过俞丽拿拉梁祝那真是震撼的,饱满丰富、强劲,高音是没刺的感觉的。但我的第一SACD配乐林合并二代推丹拿1.3SE常会听到
喜欢听弦乐,你就别选早年的所谓“第一”碟机。
TOP
24#

市场需要什么,录音师就提供什么。器材也一样。找自己需要的,听得明白就得了!
TOP
25#

以前听现场总是习惯性坐在十几至二十排的位子,有时候听独奏的时候心里暗想音色还不如一些高级的音响系统呢。曾经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东方艺术中心听Fabio Biondi和欧洲加兰乐团拉四季,为了和心目中的大师拉近距离,特意坐到了第二排Biondi站立位子的正前方,距离大师不到5米远。由此第一次在现场听到了远胜任何系统的音色,可以说晶莹通透、空气感十足都远远不能形容那样美妙的声音。由此我在以后的音乐会里,特别是有小提琴独奏的音乐会,会特意靠近拉琴者坐。也由此欣赏到了Frank Peter Zimmermann那把当年克莱斯勒用过的斯特拉底瓦里名琴Lady Inchiquin绝妙的音色。

但有一点,我至今在现场听不到,那就是很多音响系统里数人头般定位和分离度、超深的音场。现场的音乐听起来,音场高、宽都很好,但不深,乐器定位和分离度也没有音响里那么分毫必现。Jim Smith在他的HiFi论著《Get Better Sound》里称这个现象是为了提高玩HiFi的乐趣而添加的,以弥补器材在音质和音色上的损失。
TOP
26#

回复 1# 老石 的帖子

楼主要说的如果是音响器材选择与搭配问题,则需要探讨;举个例子:一张古琴唱片,一般器材能听到唱片中手指甲在琴弦上的滑音、琴腔的共鸣声形成的形体感,已经不错了,但是要能听到:演奏者激越时身体晃动、强音时单根琴弦的震动发出的余音,那就不容易了。我记得那些小提琴与钢琴大师门(如李赫特、奥伊斯特拉赫)增说过:作为演奏者技巧的难度不在于强音时音量大小,难在如何把弱音演奏得更弱。以此类推,我们的一套音箱系统如果不能做到明察秋毫,而轻易说:现场录音是真实的,有的唱片录音是人为虚假的。该观点是片面的。
TOP
27#

主要是我认为现在的唱片制作与器材设计都越来越突出表现高音乃至超高频的音效,甚至是过分强调了。
TOP
28#

原帖由 scfan 于 2011-3-1 12:30:00 发表
以前听现场总是习惯性坐在十几至二十排的位子,有时候听独奏的时候心里暗想音色还不如一些高级的音响系统呢。曾经有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东方艺术中心听Fabio Biondi和欧洲加兰乐团拉四季,为了和心目中的大师拉近距离,特意坐到了第二排Biondi站立位子的正前方,距离大师不到5米远。由此第一次在现场听到了远胜任何系统的音色,可以说晶莹通透、空气感十足都远远不能形容那样美妙的声音。由此我在以后的音乐会


同意,现场听音乐,摆位也很重要,不过摆的是听的人.
TOP
29#

回复 27# 老石 的帖子

我的观点是:搭配良好的器材播放发烧唱片容易,困难在如何将那些录音一般的唱片中信息量给展现出来,这个问题不是音场中的高音与超高音部分,即使用上单拿330、卡玛的钻石高音也不一定能做到,再次举例:你看11#发来的钢琴录音照片,如果是高级录音同样存在以下一般意义上的三个等级音效问题:
1.能清晰听到钢琴琴键的颗粒感;
2.能清晰听到钢琴琴腔的共鸣声;
3.能清晰听到榔头击弦声;
由此可见,发烧友们纠结、爱与恨的问题主要在音响器材运用与搭配上,诸多发烧唱片只是在音效上“亮”一点,真正的艺术演奏是不发烧的,但是我见过不少发烧友的音响器材用发烧唱片作为调校器材的标准,从而引起“不平衡”问题,然而像ATC、3/5A这类音箱是“病态的、扭曲的美”,我们使用时需根据自我标准与要求而慎重选择。
TOP
30#

现场的空气感是非常强烈的,高频的泛音绝对真实而明显!只是没有hifi器材发出来的那么贼高贼高的。呵呵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31#

这个是近距离录音,话筒放大,调音台与后期混响处理造成的

话筒架在乐手前面在20CM或30CM,高10CM低10CM那录出来的音色或空间感都不一样的,很多古典音乐名碟大多两只话筒在舞台前端,加上个别乐器会单独用话筒补偿,这样录出来的声音最接近人耳听到的也最自然

任何声音只要一经过录音出来就“失真”或“美化”了

不能怪高音单元,极品高音单元当然越能反映出录音本身的信息
只能怪越来越夸张的录音和越来越“先进”的合成录音
速度是音乐的灵魂......恭喜我越烧越退步..........
TOP
32#

原帖由 老石 于 2011-2-28 22:22:00 发表
因为高音乐器的基频并不高,泛音是很难听到的。

不明白
TOP
33#

习惯听hifi器材的烧友,乍一到现场,或许会觉得现场演奏“高频上不去,低频下不来”,没有自己的器材过瘾。
除却西电不是线!http://shop34851791.taobao.com/
TOP
34#

现场演奏是必然要听的,去年小提琴家穆特来沪,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奏一场勃拉姆斯钢琴与小提琴奏鸣曲,现场演奏不用ei麦克风,我坐在第二排聆听,穆特那把瓜内利名琴音色出类拔萃,钢琴演奏却差强人意;回家后将同期由DG发行该唱片进行类比,发现小提琴声色丝毫不差,幸甚!
TOP
35#

试想,如果作为音响设计师不懂录音,那后果可是......唉!!!
TOP
36#

我们在听唱片时也不难发现,奥伊斯特拉赫在EMI、DG、PH的唱片,其使用同一把小提琴时,它的音色也是相同的,故此我们才能知道其独特的演奏艺术水准,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将音响器材调整正确,这是烧友的正道。
TOP
37#

原帖由 yavis 于 2011-3-1 21:50:00 发表
习惯听hifi器材的烧友,乍一到现场,或许会觉得现场演奏“高频上不去,低频下不来”,没有自己的器材过瘾。

现场声音的优势在于声音的撑展、流畅和衔接的自然连贯,乐器声无压缩、听感不压抑。
TOP
38#

不是所有的高级音响器材为发烧友设计的,有些天价音响器材不是发烧器材,它作为奢侈品摆放在有钱人别墅中仅作为背景音响享受而异,不足为奇。
TOP
39#

回复 37# 时光车间 的帖子

“声音的撑展、流畅和衔接的自然连贯,乐器声无压缩、听感不压抑”,此观点赞同,我们的音响系统能做到这些,那么真实感就有了,可惜好多烧友在这一问题上惨遭滑铁卢,痛惜。
TOP
40#

音响器材还原现场声!这是不可能的梦想,也可以讲是人的贪念或奢望。
现场乐器是声音的原本,器材声音是我们需要的声音。
现场声是地里的果蔬,器材声是锅里盘里的小菜。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