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可以休矣 [复制链接]

查看: 31943|回复: 104
51#

卡拉扬数码勃拉姆斯2: see this LP quite often, rarely > $8 in New York area. Mine is $1.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1-3-2 23:58:00 发表
原帖由 jshakszx 于 2011-3-2 14:20:00 发表
一句玩笑话,别放心上,呵呵。卡拉扬数码勃拉姆斯2我买过一张120 RMB  NM我便宜掐了一个尖.

恭喜恭喜,这张片子可以值个100美元。捡到宝了。
TOP
52#

这也不奇怪。Gilels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的几张,网上都拍到150美金左右,我在德国的店里看到过几次,花不了几个欧元就拿下来了。数码时代的贵盘在店里捡到宝的可能性大一些,毕竟时间还不太长。
老卡的这套勃拉姆斯,06年的时候有卖到二百多块的纪录,而且不只一个纪录。最近一段时间价格下来了,但好品相的片子应该也有一百左右。这种新片子品相非常重要,差一点点区别非常之大。
我对价格这事早就淡定了。非常喜欢,等不了了,就下手。不那么喜欢,觉得没必要花大钱的,就等等。美国碟是便宜,但是在美国。我飞过去,加上机票酒店,碟的成本就不是一美元了。再说,好盘是不是会在那等我,还是一个大问题。好盘一美元,谁见了不拿啊,这都是给老Q你这种坐地户留的。
昨天收到了两张节前在美国买的盘,Szell在epic录的德九,还有一张傅聪。两张碟品相那个破,封面都是开口的,塞尔那张封套的原料都显露出来了,不小心还以为长了草。我看了看品相描述,他说是very good cover, NND,这下子还没法投诉他了。傅聪那张还不是westminster的原版,我当时没看清,气煞。
最后编辑老范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11:08:22
TOP
53#

价格是要淡定,怎么淡定呢?贵就不买,反正有足够的碟听。见到价格很高的“名”碟,心里痒痒的时候,多想想家人。Ebay很多卖家本来就是宰凯子的,对他们来说Nothing to Lose,价格是虚的,所谓虚位以待。勃拉姆斯这三张,真的不少见。我想收的碟,99%最后都低价如愿以偿了。有人肯定要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不能怪俺,俺站着、坐着、躺着,腰都不疼。在Ebay拍那么多钱进去,移民出来都够了。

Epic的那些碟,你要什么我给收着就是了。那玩意顶多两三美元,还挺常见。Gilels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纽约店贵的时候也就是8美元,普林斯顿一直在3美元以内。

我一直对纽约这一带大禾花价格低迷不解,很少有高于10美元的。现在有点理解了。大禾花,特别是早期的,压片没有同时期的英国那么优异,和同一录音后来的优秀再版比起来(德意志唱片公司正价再版品质有目共睹)音效和细节上并无优势。纽约店里的老烧也是这个意思,耳听为实。五十年代英国压片天下第一,六七十年代一直不错,RCA五十年代压片尚可(品质参差不齐),后来越来越差,逐渐成了垃圾,德意志唱片公司五十年代略差,但后劲十足。

等着挨砖。


原帖由 老范 于 2011-3-3 11:05:00 发表
这也不奇怪。Gilels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的几张,网上都拍到150美金左右,我在德国的店里看到过几次,花不了几个欧元就拿下来了。数码时代的贵盘在店里捡到宝的可能性大一些,毕竟时间还不太长。
老卡的这套勃拉姆斯,06年的时候有卖到二百多块的纪录,而且不只一个纪录。最近一段时间价格下来了,但好品相的片子应该也有一百左右。这种新片子品相非常重要,差一点点区别非常之大。
我对价格这事早就淡定了。
最后编辑qsyd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12:05:28
TOP
54#

得了,你就在这显摆吧。我要是像你似的,家门口摆着好几家唱片店,想啥时去啥时去,那我也30美金以上的盘不收。
DGG早期的盘不在于压片的问题,而在于录音理念。我不好说他们的录音好不好,反正和DECCA宽标的那种温暖醇厚不是一个路子的。上次我听了一个安塞美的宽标天鹅湖,那种感觉真的很好,是听DG的唱片所没有的。DGG的唱片我有好几套一个录音不同版次的,还是品相好的头版听起来更好。DG早期的单声道唱片,掂在手里沉甸甸地,很有质感。
DGG的最大好处是封面的印刷精良,质地优良,相比起来美国人真的是偷工减料。同样是六十年代初的唱片,DGG里还能找到好多粉嫩地小脸蛋,RCA或CBS的都变成没牙的老太太了。
相比起来,EMI/ELECTROLA的压片倒是有点问题,德版的和英版的是差一大截。
TOP
55#

原帖由 qsyd 于 2011-3-3 11:51:00 发表
价格是要淡定,怎么淡定呢?贵就不买,反正有足够的碟听。见到价格很高的“名”碟,心里痒痒的时候,多想想家人。Ebay很多卖家本来就是宰凯子的,对他们来说Nothing to Lose,价格是虚的,所谓虚位以待。勃拉姆斯这三张,真的不少见。我想收的碟,99%最后都低价如愿以偿了。有人肯定要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不能怪俺,俺站着、坐着、躺着,腰都不疼。在Ebay拍那么多钱进去,移民出来都够了。

E
说得不错,要多想想家人才对,俺也是通过多年的收碟经验来看,觉得海外的黑胶存量太大太丰富了,根本买不完,随时有东西冒出来创造新低,所以还是多等等,反正手里的碟要听一个来回已经要一两年了,看见好碟不急不痒,随便甩出一个低价就可以了,如果都上Ebay去血拼不但很败家,而且长洋人志气,造成黑胶碟的虚假奇缺现象,更不利收碟。。。
留声机脑壳淘宝黑胶唱片店http://shop102175991.taobao.com/
网络室内设计http://www.shejiben.com/sjs/1126466/case/
TOP
56#

原帖由 qsyd 于 2011-3-3 11:51:00 发表
价格是要淡定,怎么淡定呢?贵就不买,反正有足够的碟听。见到价格很高的“名”碟,心里痒痒的时候,多想想家人。Ebay很多卖家本来就是宰凯子的,对他们来说Nothing to Lose,价格是虚的,所谓虚位以待。勃拉姆斯这三张,真的不少见。我想收的碟,99%最后都低价如愿以偿了。有人肯定要骂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不能怪俺,俺站着、坐着、躺着,腰都不疼。在Ebay拍那么多钱进去,移民出来都够了。

E

老兄,有时候真的别怪别人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里99.999%的人都住在国内,能够买到最便宜唱片的方式可能就是ebay。还别说绝大部分烧友可能不会英语,不会ebay,只能从国内商人处购买,还多了一层利润。你说ebay是宰凯子的地方,好像去ebay买东西的都是傻瓜冤大头。可是,国内朋友除了当冤大头,又能怎样呢?你这是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呢?
我自己从ebay买了大量开盘带,最近又开始买LP。不求名盘头版的话,也大把大把5美元以下的。我买过最便宜的LP是1分钱,从英国买的。因为从1分开始拍卖,没人要只有我要。看客们以为国外满大街都是便宜到死唱片,国内发烧友开始大骂JS赚黑心钱。可是别忘了,我们都在中国,就算人家把唱片送给你,不要你钱,中美人民友谊万岁,你自己出个运费总是合理的吧。嗬嗬,问题来了,如果是单独一张LP运回国内的话,先不考虑什么搞丢什么海关,就算安全到你手里跑不掉15美元。搞个十张八张一齐运,恐怕也要50美元左右。前提还是你要能够从同一个买家那里买到10张你喜欢的东西。
在美国买唱片是幸运的,老范在德国看到的情况也说明欧洲的LP价格远高于美国,我从01年到04年间一年少说也去欧洲10次8次的,虽然那时候没搞LP,但是经常逛唱片店买CD,偶尔看看LP的价格也都并不便宜。所以,你在这里秀幸福是可以的,每周贴好多照片,也不怕麻烦,呵呵。但是也请理解我们在国内的人也都不傻,我们也不想当冤大头,但是我们总不能为了买唱片而搬到美力坚去吧?美力坚也不让我们这种普通人移民啊,一般只接纳精英不是?
最后编辑kevinlove 最后编辑于 2011-03-03 19:30:56
TOP
57#

ebay上大把的欧美日韩东南亚的古典LP买家,我们不是唯一的傻瓜,we'll never walk alone。很多我们听都没听说过的流行音乐LP 或EP拍到几百美元的比比皆是,古典类绝大部分都只能算是白菜。这么看或者我们也只能是冤小头而已,大头有的是啊。
TOP
58#



这是可以听的好唱片。查了音乐家辞典,Helffer是专弹二十世纪音乐的专家,那他的德彪西应该是很好的。厂牌没见过,这是按不懂的才要买的原则拿下的。


德版的恐怕没有英版的效果好,但是先收下,当试音碟。最近实在是想换换系统。


这张著名的片子在唱片介绍里看到了很久了,据说合唱团可以数出人头来。等我系统搞好了可以听听。



HIFI Stereo的音效就是不一般。音场广阔、细节清晰,演录俱佳的好片。我发现从最近开始喜欢约胡姆了。



这张片子不算什么尖货,但是至少很难一见。我对这种里外三新的唱片就是忍不住想收。第一面是改编版的卡门,小提琴把女高音唱得很动听。以后卡门可以搞一个系列,乐队版的,现场版的,管弦乐的、打击乐的,都一块上。



拉赫玛尼诺夫的悲歌三重奏,曲目很偏门,唱片很难找。



马泽尔在DGG录的几张唱片音效都非常之好,非常的没有DG的风格。



理查斯特劳斯的小奏,没听说过,想听听。这片子都不多见。以后也可以搞个小奏系列。这次我还搞回一张Ravel的小奏。
TOP
59#



这是日本制造的45转唱片,发烧片。我听了一耳朵,果然声势不同。



这张是引进版,拿下的唯一理由是Marschner。听了一下,觉得有点盛名之下的意思。



这片子是廉价版,头版还是挺值钱的。



这张是买着玩的。回来一听,有一段是电影巴顿将军一开始,巴顿上台讲话时的那段军乐小号。别有风味。
TOP
60#

喜欢看老范贴子,我自己也出国淘过碟,不过次数不多,个人觉得淘碟的过程远比买到什么碟更有意思,虽然淘到好碟是去淘碟的无尽动力,但是能淘的让自己开心,起码感觉上就会很好,二是老范贴出来的LP的封面看着舒服,
还有就是海布勒的盒子我有,后面我又买了几张她的单碟,从听感上说单碟要远胜盒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