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11-2-27 17:54:00 发表
原帖由 hv4 于 2011-2-27 17:48:00 发表 支持E版,佩服E版的好脾气。 器材不过是个玩具,为个玩物弄到头破血流,不值当。 |
是的,无论有理无理,可以争论,但特别反对使用马甲攻击别人。
如果胡敏强以后使用马甲上来攻击别人,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我立即宣布和他断交。一个使用马甲的人在我心中就不是一个正派和可以交往的人了 |
你们发的贴子看到了,亏你们能想到马甲。
既然提到就稍稍说一下,我将我的工作室借给了朋友临时备课使用,朋友是烧友也是音乐人,是本论坛和音乐唱片论坛的资深潜水员,你们对音乐鉴赏错误的理解以至于他特意纠正,我知道这样做是无用的,你们自大为王么。
最后我再把他没来得及说的观点转说一下:
(1)音乐鉴赏和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关联度不大,但和鉴赏者的人生经历关联度大,取决于鉴赏者对音乐的感悟。
(2)很多中外作曲家也没有很高的文化,也没有到音乐学院学习,但他们的作品一样流传万世。国内的阿炳算个例子吧,国外很多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是为教堂和上流社会服务的,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底层,你们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环境远高于他们,难道他们的音乐不值得一听?
(3)即便是同一首曲子,不同的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指挥效果的差异也很大。指挥尚且如此,所以对不同的音乐鉴赏者,对同一曲子的理解会有较大的差别。
(4)不要牵强地把音乐作品鉴赏为音画结合,音就是音,画就是画,不是在创作电影。(我部分同意,可能太专业)
言及于此,怎么理解在于你自己。